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匹塞

首页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极品姑爷生死狙杀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天下枭雄诡三国神武太医俏女帝楚臣职场沉浮录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全球战国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匹塞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全文阅读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txt下载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9章 崇祯召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崇祯四年的初春。锦州城外的冰雪尚未完全消融,但风中已带上了一丝湿润的暖意。经过王靖远近乎严苛的整训,五千王字营已然脱胎换骨。军容严整,号令森严,士气高昂,虽未经大战检验,但那凝练如一的气息,已让任何窥视者不敢小觑。

然而,就在王靖远埋头练兵,巩固防务之际,一道来自京师的八百里加急谕令,打破了锦州的平静。

崇祯皇帝,要召见他。

谕令由一名面容肃穆的司礼监太监亲自送达参将府,措辞虽不失皇家威仪,但那“即刻启程,不得延误”的字眼,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紧迫。

消息传开,刚刚平静不久的锦州城再起波澜。赵大锤、石锁等人第一时间聚集到参将府,人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将军,此时召见,是福是祸啊?”张老栓捻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袁崇焕被磔的阴影依旧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皇帝的心思,如同塞外的天气,说变就变。

赵大锤更是急得直搓手:“皇上该不会是听信了什么谗言吧?将军,要不……俺带兵护送你入京?”

“胡闹!”王靖远沉声喝止,面色凝重,“天子相召,岂能带兵?你想害死全营弟兄吗?”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纷乱思绪。崇祯在这个当口召见他,无非几种可能:或是听闻他练兵有成,欲亲自考察,委以重任;或是朝中又起波澜,有人弹劾,需当面质询;亦或是,仅仅是为了彰显皇权,敲打他这个手握重兵的边将。

无论哪种,这都是一趟无法回避的龙潭虎穴。

“不必慌乱。”王靖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陛下圣明,召见边将,亦是常理。我王靖远行事磊落,忠于王事,有何可惧?”他目光扫过众将,“我走之后,锦州一切照旧,由栓叔总揽政务,大锤、石锁、狗剩分管军务,谨守洪经略将令,不得有误!”

“将军……”众人仍不放心。

“执行命令!”王靖远语气斩钉截铁。

众人见他心意已决,只得躬身领命:“末将(卑职)遵命!”

遣散众将,王靖远独坐书房,开始细细准备面圣事宜。他需要梳理辽东局势,准备应对皇帝可能的垂询,更要思考如何在这个敏感时刻,既展现才能与忠诚,又不至于引来猜忌。

夜色渐深,书房内烛火摇曳。王靖远正对着辽东地图凝神思索,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伴着淡淡的草药清香传来。

林秀儿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无声地走了进来。她将药碗轻轻放在书案上,目光落在王靖远略显疲惫的眉宇间。

“将军,此去京师,山高路远,需保重身体。”她轻声说道,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比平日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

王靖远抬起头,看到她手中还拿着一个看似普通的灰色布囊。

林秀儿将布囊递上:“这是民女缝制的一件护心软甲,内衬了些许提神避疫的草药。京师人多眼杂,望将军……时时贴身穿着,莫要离身。”

王靖远微微一怔,接过布囊。入手微沉,触感柔软却带着韧性,针脚细密匀称,可见缝制者的用心。他打开囊口,一股混合了棉布和草药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其中隐约可见几味安神醒脑的药材。这并非什么神兵宝甲,却比任何铠甲都更让他心头触动。

他看着林秀儿,灯光下,她清澈的眼眸中映着他的影子,那里面有关切,有担忧,或许,还有一丝未曾言明的牵挂。

“秀儿……”王靖远心中暖流涌动,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多谢。有心了。”

他珍而重之地将护心甲收入怀中,贴肉放好,那带着她掌心温度和草药清香的柔软触感,仿佛瞬间驱散了几分前路的寒意与不确定性。

沉吟片刻,王靖远从怀中取出一个用软布仔细包裹的物件。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支样式古朴,却打磨得银亮生辉的簪子,簪头简单,没有任何华丽纹饰,却透着一股岁月的沉淀感。

“这支银簪,是我……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王靖远的声音带着一丝穿越者提起“过去”时特有的复杂情绪,他将其递给林秀儿,“我此去京师,归期未定。此簪留于你处,见簪如见我。锦州……和这里的一切,就托付给你了。”

他没有说更多,但眼神中的信任与托付,重若千钧。

林秀儿看着那支看似普通,却承载着特殊意义的银簪,又抬眸看向王靖远那双深邃而坦诚的眼睛。她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微颤,缓缓接过银簪,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银质很快被她的体温焐热。

“民女……定不负所托。”她垂下眼睑,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将军……早去早回。辽东百姓,锦州军民……都等着将军回来。”

她没有说“我等你”,但那句“都等着将军回来”,已然包含了所有。

王靖深深地看着她,点了点头。

三日后,王靖远只带了十余名亲兵,轻车简从,离开了锦州,踏上了前往京师的道路。他没有回头,但能感受到城头之上,那道一直注视着他离去方向的、沉静而坚定的目光。

一路无话,快马加鞭。越是接近京师,王靖远的心情越是复杂。他看到了沿途凋敝的村落,面有菜色的百姓,以及关卡处愈发严密的盘查。这个帝国的心脏地带,同样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终于,风尘仆仆的王靖远抵达了北京城。高耸的城墙,熙攘的人流,彰显着帝都的繁华,但那繁华之下,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躁动。

他按规矩入住驿馆,沐浴更衣,等待着宫中的召见。

次日,宫中有旨,宣参将王靖远平台觐见。

跟随引路的太监,穿过一道道宫门,走过长长的宫道,王靖远的心绪反而渐渐平静下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调整着呼吸,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平台之上,晨光熹微,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初升的朝阳下泛着金色的光泽,却驱不散这深宫高台之上的凝重气氛。

年轻的崇祯皇帝身着常服,负手而立。他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挥之不不去、如同这北京城春日风沙般的忧色,眼底深处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与疲惫。几位阁臣与兵部要员肃立两侧,官袍肃整,神情紧绷,目光复杂地齐刷刷落在正稳步走上平台的王靖远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仿佛每一次呼吸都需格外用力。

“臣,锦州参将王靖远,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靖远走到御前适当距离,整了整并不存在的衣袍褶皱,旋即按规行大礼,声音洪亮沉稳,在寂静的平台上回荡,姿态恭谨至极,头颅低垂,目光落在身前冰冷的金砖地面上。

“平身。”崇祯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挥之不去的疲惫,如同久经磨损的丝帛,却依旧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仪与高度。他微微抬手,动作间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甚相符的沉重。

“谢陛下隆恩!”王靖远应声而起,动作干净利落,旋即垂手侍立,眼观鼻,鼻观心,姿态谦卑,但腰杆挺得笔直,显露出武人特有的风骨。

崇祯皇帝踱近两步,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上下打量着这位来自前线的将领。王靖远的面庞被边塞的风霜刻下了痕迹,肤色黝黑,但一双眸子却亮得惊人,透着沉稳与坚毅。“王卿,”崇祯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朕闻你在锦州,练兵有方,屡挫虏锋。前线奏报,朕亦曾披览。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有名将之姿。”皇帝的赞誉带着试探,目光紧紧锁住王靖远的反应。

王靖远心头一凛,深知天威难测,谨慎回答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锦州小挫敌锋,此皆赖陛下天威浩荡,将士们浴血用命,臣不过恪尽职守,尽人臣之本分而已,实不敢居功。”他的话语谦逊,将功劳尽数推予皇帝和士卒。

“本分?”崇祯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气莫名。他转过身,望向平台之外层层叠叠的宫殿脊兽,背影显得有些孤寂,“如今国事艰难,中原流寇肆虐,如蝗如蚁;辽东未平,建虏虎视眈眈,实为朕之心腹大患。朕夙夜难寐,所思所想,皆是社稷安危。”他顿了顿,霍然转身,目光再次灼灼地盯住王靖远,声音陡然提高,“朕想知道,以你之见,辽东之事,何时可定?朕要听你的实话!”

这个问题,如同出鞘的利剑,极其敏感,也极其危险。说快了,是轻狂无知,邀功媚上;说慢了,是畏敌如虎,庸碌无能。平台上的几位阁臣,如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也都屏住了呼吸,眼神闪烁,等待着王靖远的回答。这不仅是问策,更是一场对忠诚、能力与胆识的考校。

王靖远感到后背瞬间沁出一层细汗。他心念电转,脑海中飞速闪过自己对明末局势的认知、对后金内部矛盾的了解,以及对现有军事力量对比的分析。他知道,按部就班、老生常谈的回答,无法打动这位已然焦头烂额的年轻皇帝,也无法扭转大明在辽东的颓势。必须下一剂猛药!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平台上凝重的空气都吸入肺中,随即抬起头,目光坦然,迎向崇祯皇帝审视的眼神,那目光中带着无比的坚定,甚至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朗声道:

“回陛下!若朝廷能始终信任边将,不从中制,粮饷器械保障无虞,不使前线将士饥寒交迫、械劣弹缺,前线将帅得以专心御敌,不必担忧朝中谤议、后方掣肘!如此,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愿以三年为期,必为陛下,收复辽东全境,犁庭扫穴,献俘阙下!”

“三年?!”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不仅崇祯皇帝猛地怔住,身体微微前倾,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连两侧一直保持沉默的阁臣与兵部要员也都瞬间哗然,面露惊容,彼此交换着震惊的眼神!如今辽东局势,自袁崇焕事后,能勉强守住宁锦防线已属不易,朝廷每年投入巨额辽饷,却难见大功。收复全境?而且是三年?这简直是痴人说梦,狂悖至极!

“王靖远!你好大的口气!”一名须发皆白、身着绯袍的老臣忍不住踏前一步,出声呵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可知军国大事,非同儿戏!辽东经营多年,耗费钱粮无数,尚只能维持守势。你区区一参将,安敢在陛下面前口出狂言?三年复辽,凭何保证?若届时不成,岂非徒耗国力,贻笑天下?!”他是兵部尚书,深知其中艰难。

王靖远却毫无惧色,面对重臣的斥问,他身形挺立如松,目光依旧牢牢迎着崇祯皇帝那复杂而锐利的审视,声音愈发铿锵有力,如金铁交鸣:“陛下!诸公!非是臣狂妄无知,信口开河!建虏虽强,然其究其根本,不过一隅之地,人口寡少,内部亦有纷争,贵族倾轧,并非铁板一块。其地处苦寒,资源匮乏,久战之下,其国力必疲!反观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亿万,据有坚城利炮,若能摒弃旧弊,编练新军,革新战法,稳固防线,步步为营,挤压其生存空间,同时外联蒙古诸部,晓以利害,断其臂膀,内修政理,巩固根本!三年之内,必可见功!此绝非虚言!若不成,臣甘当军令,愿献此头于军前!”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决绝。这不是空口白话,而是基于他对历史走向的了解和现实实力的评估,给出的一个极具冲击力,却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的承诺!

崇祯死死地盯着他,眼中光芒闪烁。三年复辽!这个许诺,对他这个被内忧外患折磨得心力交瘁的年轻皇帝而言,诱惑力太大了!他需要胜利,需要这样的强心剂!

沉默,在平台上蔓延。几位阁臣还想说什么,却被崇祯抬手制止了。

良久,崇祯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好!王卿有此壮志,朕心甚慰!朕便信你这一次!”

他转身,对随侍太监道:“取尚方宝剑来!”

片刻,一柄装饰华贵、象征着无上权威的尚方宝剑被呈了上来。

崇祯亲手拿起宝剑,郑重地交到王靖远手中:“王靖远,朕赐你尚方宝剑,许你便宜行事之权!望你牢记今日之言,秣马厉兵,早日为朕平定辽东!”

“臣!叩谢陛下天恩!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王靖远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宝剑,心中亦是波澜起伏。这柄剑,是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催命符!

觐见结束,王靖远捧着尚方宝剑,退出平台。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再无退路。三年之约,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督促着他必须更快,更强!

他没有在京师过多停留,谢绝了一切宴请和拜访,次日便带着亲兵和那柄象征着皇权与压力的尚方宝剑,踏上了返回辽东的归途。

怀中,那件带着草药清香的护心甲紧贴着胸膛;心中,那支托付出去的银簪和“早去早回”的叮嘱萦绕不去;手中,是决定他未来命运的尚方宝剑。

喜欢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带着霸总去逃荒,我造反称王了!倾城大小姐爱上我海贼之疾风剑豪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九霄天庭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龙舞九天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诡仙族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神霄赵十八传奇新婚夜,废物老公他站起来了刀与剑的征程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血月临,僵尸出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霸天龙帝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
经典收藏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三国群雄乱舞绛色大宋国宝的文明密码宋神宗的新宋我的帝国弗利兰画河山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惑世歹妃种田之天命福女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在大唐搞农庄皇帝好多啊大唐第一将在下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明末改革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山河红颜赋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七星大罗盘吴三桂称帝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大明执政官墨苏传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 匹塞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txt下载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最新章节 - 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