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左统礼身材魁梧,身着武将朝服,虎目炯炯,一身杀伐之气扑面而来,他大步流星走上前来,朗声道:“冠军侯,四境将士早已苦守多日,伤亡惨重,却依旧士气高昂,就等援军驰援。
你此番举措,实乃雪中送炭,解了前线的燃眉之急!”
“左尚书言重了,守护大夏,乃是我辈之责,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晚辈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
我沉声回应,心中对前线将士的敬意更浓。
与左统礼并肩行了一段宫道,便在大殿门前道别,各自归列。
不多时,宫钟响起三声,浑厚悠远的钟声传遍整个皇城,昭示着朝会即将开始。
文武百官按照品级高低,依次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太和殿。
殿内庄严肃穆,金砖铺地,光亮如镜,殿顶之上悬挂着璀璨的宫灯,映照得整个大殿金碧辉煌。
龙椅之上空无一人,世渊帝久居深宫,不理朝政,如今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太子萧云离以储君之身监国处理。
太子萧云离身着明黄太子袍,端坐于龙椅侧下方的监国宝座之上,面容俊朗,神色凝重,眉宇间透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威严。
朝会伊始,各部大臣依次上前呈报政务,皆是例行公事。
户部尚书上前奏报粮草储备与各地赋税情况,言语间难掩忧虑,如今四境战事吃紧,粮草消耗巨大,各地运输线路又时常遭联军偷袭,粮草补给已是捉襟见肘;
兵部尚书左统礼随后上前,详细汇报了四境最新军情——北境蛮族骑兵屡次想突破防线,掠夺我大夏王朝资源,幸有镇北王坐镇,蛮族难进一步;
东境海族趁涨潮之际登陆,侵袭沿海城镇;
南境妖族蛰伏山林,频繁偷袭守军粮道;
西境部落叛军与邻国勾结,势力日渐壮大,边境防线已是岌岌可危。
吏部呈上官员任免名单,礼部汇报祭祀礼仪事宜,工部奏报城防修缮进度……各大臣依次禀报完毕,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气氛略显沉闷。
太子萧云离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沉声道:“诸位卿家,四境战事紧急,国难当头,若有救国良策,尽可直言,无需避讳。”
我见状,不再迟疑,迈步从武将队列中走出,躬身行礼:“太子殿下,诸位大臣,臣有本启奏!”
太子萧云离见是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颔首道:“冠军侯请讲。”
我直起身,目光扫过殿内文武百官,声音洪亮有力,传遍整个大殿:“昨日,臣已召集七大圣地、震天宗、呼啸山庄、道宗等各大势力的代表齐聚帝都,共商四境防务之事。
经彻夜商议,各大势力已然达成共识,愿意分赴四方,支援边境守军,与朝廷军队联手抵御联军侵袭,守护大夏疆土。”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皆是面露惊色,随即纷纷交头接耳,神色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欣喜。
要知道,这些顶尖势力素来超然物外,只奉帝王诏命,平日里即便是朝廷召见,也多是遣弟子前往,如今竟愿意主动派遣核心战力驰援四境,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大大缓解了前线的压力。
我没有停顿,继续说道:“各大势力虽愿为国出力,但臣以为,若无正式名分与相应职权,他们与四境守军配合之时,恐会因身份隔阂而生嫌隙,难以协同作战,甚至可能延误战机。
因此,臣恳请太子殿下,以储君及监国之身份,册封各大势力的领头人为‘大夏护国使’,授予他们临机决断之权。
使他们名正言顺地与边境守军主将统筹作战,节制麾下势力弟子,更好地凝聚战力,共抗外敌!”
我的话音落下,整个太和殿瞬间陷入死寂,落针可闻。
众臣皆是一愣,脸上的欣喜之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错愕,不少人更是面露凝重,纷纷看向我,眼神复杂。
要知道,册封爵位与官职,素来是帝王专属之权,即便是太子监国,也需谨慎行事,更何况是册封“大夏护国使”这般前所未有的职位,且册封对象还是各大势力的领头人——这些人本就手握重权,实力强横,若再获朝廷正式册封,手握兵权,日后是否会尾大不掉,成为新的隐患?
更重要的是,我此举看似是请旨,实则是直接提出册封之请,隐隐有越俎代庖之嫌,已然触及了朝堂的规矩与底线。
短暂的寂静过后,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大臣们纷纷交换着眼神,神色各异。
有人面露担忧,认为此举过于冒险,恐引火烧身;
有人面露不满,觉得我年轻气盛,不懂朝堂规矩,竟敢僭越行事;
也有人面露迟疑,虽认同此举能解燃眉之急,却又顾虑后续隐患。
太子萧云离的眉头也微微蹙起,显然也没想到我会提出这样的请求。
他沉吟片刻,目光先落在我身上,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缓缓说道:“冠军侯此次平安归来,又能召集群雄共赴国难,实乃大夏之幸,本宫心甚慰,先在此恭贺冠军侯凯旋。”
他先是避开了册封之事,转而恭贺我的回归,既给了我颜面,也为自己争取了思考的时间。
随后,太子萧云离目光转向六部尚书,沉声道:“诸位尚书,冠军侯所请,事关重大,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吏部尚书杨遥率先出列,躬身道:“太子殿下,臣以为,冠军侯此举虽有不妥之处,但亦是为国着想。
如今四境告急,联军势大,仅凭朝廷军队难以支撑,各大势力战力雄厚,若能为朝廷所用,实乃雪中送炭。
只是‘大夏护国使’一职前所未有,且册封对象皆是各大势力领头人,恐需谨慎斟酌,以免日后尾大不掉。”
兵部尚书左统礼紧接着出列,朗声道:“太子殿下,臣以为可行!
如今前线将士伤亡惨重,急需强援支援,各大势力的加入,能大幅提升前线战力。
‘护国使’乃是临时册封,待战事结束后,便可收回职权,无需担忧权势泛滥。
且有了正式名分,他们与守军配合起来也更加顺畅,方能更好地杀敌报国。
此时国难当头,当以大局为重,不必拘泥于常规!”
户部尚书也上前说道:“太子殿下,粮草军械方面,户部虽有压力,但只要能守住四境,保住大夏江山,臣定当全力调配,确保前线供应,绝无二话。”
礼部尚书则面露迟疑:“太子殿下,册封之事乃国之大典,素来需帝王亲自主持,如今世渊帝久居深宫,太子监国虽有权处理政务,但如此重大的册封,是否需先请示陛下?”
他的话音刚落,宁国公赵不让便出列反驳:“礼部尚书此言差矣!
如今四境告急,军情如火,片刻不容延误。
若再派人请示陛下,往返耗时,恐延误战机,届时悔之晚矣!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监国理政,便是代行帝王职权,为了大夏江山,册封‘护国使’有何不可?”
众大臣见状,也纷纷上前发表意见,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提出折中方案,殿内争论不休,气氛热烈。
太子萧云离端坐于宝座之上,耐心倾听着众臣的议论,神色平静,没有丝毫急躁。
我静立一旁,没有再多说什么。
我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由太子与大臣们共同商议决定,我只需表明我的立场与诉求即可。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太子萧云离抬手示意众臣安静,殿内瞬间恢复了寂静。
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
但如今大夏王朝已是危在旦夕,四境防线数次告急,百姓流离失所,若再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恐江山不保。
冠军侯召集群雄,实属不易,若因名分之事导致各大势力心生不满,不愿出力,那便是因小失大。”
“‘大夏护国使’一职,虽前所未有,但特殊时期当行特殊之法。本宫以为,册封之事可行!”
太子萧云离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拟旨,册封七大圣地、震天宗、呼啸山庄、道宗等各大势力的领头人为‘大夏护国使’,授予他们临机决断之权,可与四境守军主将协同作战,节制麾下弟子,粮草军械由兵部与户部全力调配,务必保障前线供应!”
“至于诸位卿家担忧的尾大不掉之患,本宫亦有考量。待战事结束,‘护国使’之职自动撤销,职权收回朝廷。
各大势力若能立功,朝廷必有重赏;
若有人敢借机作乱,违抗朝廷命令,朕必将联合各方力量,予以严惩,绝不姑息!
再则本宫相信冠军侯,我相信诸位大臣也是相信冠军侯,哪怕父王端坐与此,也依然会赞成这个决定的!”
太子萧云离的一番话,既坚定了立场,又打消了众臣的顾虑,殿内众臣闻言,皆是躬身行礼:“太子殿下英明!”
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躬身行礼:“臣,谢太子殿下!
臣定会即刻将旨意传达给各大势力,让他们安心奔赴四境,早日荡平联军,还大夏安宁!”
太子萧云离点了点头,温声道:“冠军侯辛苦。
如今内忧外患并存,帝都的安稳也至关重要,朕听闻你打算肃清城内妖邪奸佞,稳固后方,此事本宫亦全力支持。
若有需朝廷配合之处,冠军侯尽管开口,六部定会全力协助。”
“臣谢太子殿下信任!”
我再次躬身行礼。
朝会结束后,众大臣纷纷向我道贺,称赞太子英明,也佩服我的胆识。
我一一谢过,心中却已开始盘算后续事宜——即刻拟写旨意,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四境各大势力;
同时,与云破阙等人汇合,制定清查帝都妖魔鬼怪和奸佞之人!
喜欢我在异世做个逍遥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在异世做个逍遥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