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卢安县通往杨树屯的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支盔明甲亮、旗帜招展的威严队伍。
为首的是一位面白无须、身着绛紫色麒麟补子太监宫服、气质阴柔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中年太监。
他身后跟着数十名精锐的御林军骑兵,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队伍中间还护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
这支队伍的出现,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瞬间打破了杨树屯的宁静。
村民们何曾见过这等阵仗?尤其是那些杀气腾腾、一看就是京城来的御林军,更是让他们吓得纷纷躲回家中,从门缝窗隙里惊恐又好奇地张望。
队伍径直停在了杨家那气派的五进大宅院门前。早有腿脚快的村民跑去报了信。
杨家上下听到描述,也是吓得心惊肉跳,不知是福是祸,慌忙整理衣冠迎了出来。
李忠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下马车,他目光扫过跪了一地的杨家人,尖细着嗓子,朗声道:“圣——旨——到——!杨天运、杨景曦,接旨——!”
杨老爷子带着全家,战战兢兢地跪在最前面,高呼:“小民(民女)接旨!”
李忠展开明黄色的圣旨,用特有的腔调高声宣读起来。
当听到杨老爷子被赐封“司农寺少卿”(正五品)时,老爷子整个人都懵了,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仿佛听不懂那话里的意思。
正五品的官?!他一个乡下老农,居然当官了?!虽然是个不用干活的荣衔,但这可是光宗耀祖,能写进族谱的大事啊!
巨大的惊喜冲击着他,让他浑身发抖,几乎要瘫软下去,幸亏旁边的杨大伯和杨二伯赶紧扶住。
紧接着,当听到杨景曦被册封为“嘉禾县主”,食邑五百户,赏赐卢安县城内五进大宅一座、皇庄良田两千亩时,所有杨家人,包括闻讯赶来的里正和少数胆大的村民,全都震惊得张大了嘴巴,发出了倒吸冷气的声音!
县主?!那可是皇室宗女才能有的封号!还有食邑!还有那么大宅子和两千亩良田!这……这简直是一步登天啊!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杨景曦,却显得异常平静。她恭敬地叩首,声音清晰沉稳,没有丝毫颤抖:“民女杨景曦,谢主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接下的不是足以改变命运的浩荡皇恩,而是一件寻常事物。
宣读旨意的李忠不由得多看了杨景曦几眼。他奉旨出京,宣过的旨意不少,接旨的人无论是狂喜还是惶恐他都见过,却从未见过一个乡下少女能如此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心中不由暗道:此女果然非凡,难怪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之事,引得陛下如此重赏。
宣旨完毕,杨家人激动又惶恐地起身。杨老爷子还在云里雾里,被儿子搀扶着。
李忠将圣旨交到杨景曦手中,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尽管看起来有些僵硬):“恭喜杨少卿,恭喜嘉禾县主了!陛下对杨家可是恩重如山啊!”
杨景曦微微颔首:“有劳公公远道而来。还请入内奉茶。”
李忠却摆了摆手:“茶就不必了。咱家此番前来,除了宣旨,还奉了陛下口谕。”
他神色一肃,看向身后的御林军,“这些御林军将士,是陛下特意派来,专职看守那祥瑞红薯的!在朝廷推广种植的旨意下达之前,绝不容许有任何闪失!现在,带咱家去地窖看看吧。”
杨景曦对于御林军的到来似乎早有预料,点头道:“陛下圣明,考虑周详。公公请随我来。”
她引着李忠和御林军将领来到地窖。看到那堆积如山的红薯,李忠也是啧啧称奇。御林军将领更是面露震惊,他们终于明白自己护卫的是何等重要的东西。
查看完毕,李忠对御林军将领吩咐道:“王统领,此地就交给你了。务必日夜看守,不得有任何差池!”
“末将遵命!”王统领抱拳领命。
杨景曦此时开口道:“王统领,地窖阴湿,不宜久待。可让我家人为军士们在旁搭建临时营帐,轮流值守。一应饭食热水,皆由我家供应。也可让部分军士入驻前院东西厢房,那里原本是亲王暗卫居住,现已腾出。”
王统领没想到这位新晋的县主如此细心周到,既考虑了弟兄们的辛苦,又安排了如此好的条件,心中感激,连忙道:“多谢县主体恤!末将代弟兄们谢过县主!”
李忠见状,眼中对杨景曦的赞赏又多了几分。此女不仅有过人才智,更懂得体恤下人,安排事务井井有条,实在不像个农家女。
安排妥当后,李忠这才放心地带着部分仪仗,返回县城驿馆歇息,准备次日返京复命。
而杨家宅院内外,则多了一支威严的御林军驻守,预示着杨家的命运,已彻底与国家的粮仓紧密相连,再也回归不到过去的平静了。
晚饭后,杨景曦将在家的众人集合到了会客厅。
“祖父,祖母,各位伯父伯母,哥哥嫂嫂们,咱们家如今也算是官宦人家,我想着惠及乡里,在村里盖个私塾。”
杨景曦不紧不慢的说着,“正好沈东家之前将仙客来的分红给了我,有五万两,可以在村里好好盖个私塾,并请两位秀才公来教书识字。”
杨老爷子听完杨景曦的话,连忙回应:“好!好!好!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就应该这样,如今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还有了官身,就应该让村里人也跟着沾沾光。”
“对对!你明天便去找德海跟他说这件事。”杨老太太也急忙应和。
杨景曦看着自家祖父祖母忙不迭的肯定,笑着点了点头,“我还想着让村里适龄的女孩子也上学,我在‘异世界’的时候,一位伟人说过,女子也顶半边天。常说男主外,女主内。可若主内者目不识丁,不明事理,如何能教育出聪慧明理的下一代?如何能打理好家中事务,让在外拼搏的男子无后顾之忧?
女子并非天生就该困于灶台与绣架之间,她们同样有才智,有力量,能顶起家里的半边天!让她们读书明理,是为了让她们将来能更好地相夫教子、持家立业,甚至如男子一般,有机会为自己、为家族挣出一份前程和体面!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好人生吗?”
杨大伯瞪大了眼睛,张着嘴,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着,仿佛听到了什么石破天惊、却又隐隐触动心弦的道理。他想起自己媳妇里里外外的操持,想起女儿景婳那出色的绣艺带来的荣耀……
“半边天?”他喃喃自语,憨厚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深深的思索。
杨二伯身体猛地一震,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
“女子也顶半边天?!”他下意识地就想反驳“牝鸡司晨,唯家之索”的古训。但话到嘴边,看着眼前神色平静却目光坚定的侄女,再回想她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惊天动地之事,那些圣贤书里的教条忽然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他的脸色变幻不定,震惊、困惑、以及一丝被强行撬开思想枷锁的剧烈挣扎交织在一起。
“半边天……”杨景鸿和杨景春低声重复着,温润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对妹妹胆识的佩服,也有对自身固有认知的审视和冲击。
杨景曦将家人们震惊、思索、挣扎的神情尽收眼底,知道这番话对他们冲击极大。她并不指望他们立刻完全接受,但种子已然播下。
而杨家内部的男人们,也因这句话,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他们固有的世界,被轻轻地撬开了一道缝隙,透入了不一样的光。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