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油丁腈橡胶的成功合成,如同打通了重型机械液压系统的任督二脉,首批采用新密封件的液压缸在恶劣工况下持续运行数百小时,拆检后胶圈依旧弹性十足,只有轻微磨损痕迹。实验室的捷报与化工厂的产能月报几乎同时送到张彬案头。
塑料薄膜与高效农药带来的农业变革方兴未艾,各地扩大生产的申请报告却像雪片一样飞来。张彬看着报告末尾附带的原材料需求清单——乙烯、丙烯、苯……这些基础化工原料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个个成倍增长的数字。他知道,那家小化工厂利用电石气路线的简易生产法,已经触及产能天花板,并且成本高昂。这些碳氢化合物的最佳、最经济的来源,始终是石油。
与此同时,石油工业部送来的月度简报,用平实的语言描述着各大油田正开足马力,但新增的炼化设备仍然难以满足下游化工厂、以及规模日益扩大的交通运输领域对燃油和化工原料的渴求。能源,特别是便于储存和运输的液态化石能源,其瓶颈效应已初现端倪。
张彬站在研究所顶楼,望着远处城市轮廓线上零星竖起的工厂烟囱。九转不灭体带来的敏锐感知,让他仿佛能“听”到这片土地之下,工业血脉加速流动时对能源的剧烈吞吐声。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有一个统揽全局的战略。
他直接向更高层打报告,请求召开一次涉及能源、工业、地质等多个部门的联席会议。报告很快获批。
会议在国家计委一间朴素的会议室举行。与会者有眉头紧锁的石油部部长,有面前摊开巨大电网图纸的电力规划总工程师,还有手指间夹着粉笔、随时准备在黑板上画出地质构造的老地质学家。
张彬没有客套,开场便直指核心:“各位,当前的化工突破和工业增长,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能源供应,特别是石油及其衍生品的供应,即将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关键一环。我们必须立即制定并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
石油部部长沉重地点了点头:“张工说得一针见血。我们正在全力组织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勘探和开采大会战,但地下资源分布不均,开采难度不小,新增产能需要时间。”
“时间不等人。”张彬接过话头,他走到会议室前方的大型地图前,手指点向东北和华北的几个区域,“对现有油田,我建议立刻推广使用我之前提供的‘数字化地震波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简化版本,优化钻井布设,提升采收率。同时,针对复杂地质构造下的钻井难题,我可以提供新型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的设计思路和烧结工艺要点,它能有效对付坚硬岩层。”
石油部部长的眼神亮了一下,这两个技术方向他早有耳闻,只是具体细节一直掌握在张彬主导的少数项目里。如今张彬主动提出推广,无疑是雪中送炭。
“但这只是解近渴。”张彬话锋一转,手指从北方的油田向南移动,最终停留在代表未来能源的某个预设点,“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是我们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过渡,但它并非终极答案。它的分布受制于地质条件,它的燃烧带来环境压力,它的供应……可能受制于国际风云。”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凝重:“我们必须把目光放长远。真正的未来,在于可控核聚变。‘烛龙’示范电站的建设必须加快,这是第一步。与之配套的,是覆盖主要负荷中心的高压输电网络规划,必须立刻启动,同步进行。”
电力规划总工扶了扶眼镜,接口道:“张工,我们初步设想是建设一条五百千伏等级的交流输电试验线路,连接示范电站与东南沿海工业区。但变压器、断路器、尤其是长距离输电的稳定控制,都是挑战。”
“技术问题,逐一解决。”张彬肯定地说,“变压器绕组绝缘材料和铁芯结构,我可以提供改进方案。电网稳定控制系统,需要引入基于‘算筹’计算机的实时监测与调度算法,这个由我来协调。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个孤立的电站,而是一个未来可以无限扩展的清洁能源网络的雏形。”
老地质学家在黑板上画着地壳结构图,补充道:“张工的战略眼光,我完全赞同。寻找更多油气资源是保障过渡期安全的必要手段,但把宝全押在化石能源上,绝非长久之计。聚变能源,才是真正取之不尽,且能让我们彻底摆脱能源束缚的根本出路。”
会议明确了方向:一方面,集中技术力量,支援现有油田增产增效,保障过渡期能源供应;另一方面,全力加速聚变示范电站建设,并立即着手规划国家高压骨干电网。
就在会议结束,众人准备离去时,石油部部长刻意放缓脚步,等到其他人走出会议室,他才靠近张彬,压低声音说:“张工,还有个情况。我们海外情报站的同志传回消息,某些掌握着大量油田的国家和跨国资本,正在秘密接触,似乎想通过控制产量来操控国际油价。如果我们对外依存度未来增加,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张彬目光一凝,点了点头,没有多言。这个消息,印证了他内心更深层次的担忧。能源自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安全问题。
回到研究所,夜色已深。张彬意识沉入系统。
“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超深井地应力实时监测系统设计图,高温超导长带材(铋系)初级制备工艺手册。】
签到获得的物资再次精准回应了需求。地应力监测系统能极大保障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安全,而高温超导材料,则是未来实现更低损耗、更高效率电力传输的关键技术储备,虽然现在只是初级工艺,却已指明了方向。
他走到窗前,远处工地上,“烛龙”示范电站的轮廓在探照灯下若隐若现。一边是深埋地下的黑色黄金,关乎眼下的生存与发展;一边是模拟太阳的璀璨之火,决定未来的高度与自由。这条能源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但他必须带领所有人,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