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壁垒的构建如同在虚拟疆域布下无形的哨卡,正当团队为此稍感喘息时,一场来自自然界的狂暴考验,却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揭示了“洪荒”工程另一个脆弱维度。夏日的午后,天空骤然阴沉,浓厚的乌云如同墨汁般翻滚汇聚,沉闷的雷声自远方隆隆逼近。气象预报员早已发出强对流天气预警,但谁也没料到,这场雷暴会如此精准地“瞄准”第七研究所的核心区域。
就在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砸向地面,惨白的电光一次次撕裂天幕时,一道异常粗壮刺眼的闪电,如同天神掷出的利矛,直劈研究所新建的“河图”计算机房所在建筑顶部的避雷针!尽管避雷针成功将巨大的电流导入大地,避免了直接的物理摧毁,但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强度远超寻常的瞬时电磁脉冲,却如同无形的海啸,穿透了建筑外墙,席卷了整个机房。
机房内,指示灯瞬间乱闪,尖锐的警报声撕破了雨声和雷声的混响。数台正在全负荷运行、进行“白帝”气动数据模拟的“河图”子阵列计算机,屏幕骤然黑屏,散热风扇的嗡鸣戛然而止。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淡淡的、由臭氧和过热元件混合而成的焦糊味。
“断电了!”
“不止是断电!是Emp(电磁脉冲)!”电子专家看着手持式电磁场强度检测仪上那爆表的读数,失声惊呼。
电力工程师冲向配电柜,脸色铁青地检查着跳闸的保护开关和明显烧毁的浪涌抑制模块。机房主管看着宕机的设备,心痛得几乎无法呼吸,这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精密机器,此刻却如同被抽走了灵魂。
张彬在雷暴初起时便已警觉,当闪电劈中屋顶的瞬间,他体内九转不灭体气机自然流转,对那股瞬间笼罩下来的、充满毁灭气息的电磁波动产生了清晰的感应。他几乎是和警报声同时冲进了机房。
眼前的一幕印证了他最坏的预感。他立刻上前,协助维修工切断严重受损设备的电源,防止二次损害,同时沉声下达指令:“立刻评估所有‘河图’设备及附属系统的受损情况!优先抢救存储有核心数据的硬盘和内存!”
在紧张有序的抢救和初步评估间隙,张彬的目光扫过那些焦黑的浪涌保护器残骸,以及即便隔着机箱似乎也能感受到内部损伤的计算机单元,心中警铃大作。一次自然的雷击,其附带的电磁脉冲就足以让耗费巨资建立的计算核心部分瘫痪,若是未来面对敌对方刻意发动的电磁脉冲武器攻击呢?那恐怕不仅仅是机房宕机,整个“洪荒”体系依赖的指挥、控制、通讯、情报网络,都可能在一瞬间陷入黑暗和混乱。精密电子系统,既是现代科技的精华,也成为了其最致命的“阿喀硫斯之踵”。
“我们必须立刻启动针对性的电磁防护技术研究!”张彬在临时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对惊魂未定的电力工程师、电子专家和机房主管说道,语气不容置疑,“这不再是简单的防雷击,而是要建立一套能够抵御高强度、有意为之的电磁攻击的全面防护体系。”
他立即调动脑海中所有相关的知识碎片,结合现场受损情况,提出了最紧迫的加固措施:“为‘河图’机房、‘烛龙’控制中心、卫星测控站等所有关键信息节点,立即加装全封闭的法拉第笼,确保内部空间与外部电磁环境完全隔离。所有进出线缆,必须通过性能远超现在标准的、能够纳秒级响应的超级浪涌保护器和光纤隔离器。核心芯片和板卡,要考虑采用屏蔽涂层甚至局部法拉第屏蔽罩。”
避雷针安装工被紧急召来,根据新的要求重新检查和加固接地系统;电子专家开始着手设计符合张彬提出的严苛标准的保护电路;材料专家则被要求寻找或研制更高导电性和磁导率的屏蔽材料。
就在各项紧急防护措施如火如荼展开时,负责分析此次雷击详细数据的电力工程师,带着一份初步报告找到了张彬,脸上带着困惑。
“张总工,这次雷击有些……不太对劲。”工程师指着报告上的波形分析图说道,“根据闪电定位系统和我们现场监测设备的数据,这次雷击释放的总能量虽然巨大,但在极短时间内(微秒量级)的能量集中程度,尤其是其电磁脉冲的频谱特征,超出了我们记录的以往任何一次自然雷击的范畴,更像是一次……能量高度聚焦的释放。简单说,这次雷击的‘质量’,高得有些异常。”
“异常?”张彬接过报告,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复杂的数据曲线。自然界的雷电,其能量释放通常是相对随机和发散的,出现如此“精致”且能量集中的电磁脉冲,概率极低。
是巧合?是某种尚未被充分认知的极端大气物理现象?还是……如同之前聚变试验后出现的不明电磁脉冲、火箭发动机的非指令摆动一样,是某种未知力量或技术的又一次不经意的“触碰”或“测试”?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渐渐平息的风雨,天空开始放亮,但心中的阴霾却并未散去。这次看似偶然的“天灾”,其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人祸”的阴影?电磁空间的无声较量,似乎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