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的行动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却在358师内部荡开了一圈圈无声的涟漪。
第二天,三家集以及周边几个重要据点,气氛明显变得有些不同。表面上,士兵们依旧操练,百姓依旧劳作,炊烟依旧在清晨和傍晚准时升起,混杂着柴火和饭食的气息。但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便能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通往“狼穴”兵工厂的几条隐秘小道上,明哨没有增加,但路边砍柴的樵夫、地里除草的农夫,眼神却比以前锐利了许多,他们的手总是离身边的柴刀或锄头很近。兵工厂内部,几个原本存放杂物的偏僻窑洞被悄然清理出来,门口挂上了“危险!严禁入内!”的粗糙木牌,里面却空无一物。而真正核心的装配车间和那台宝贵机床所在的位置,外围多了几道看似无意堆放、实则构成简单障碍和视野遮蔽的木料和麻袋。
在“育才谷”,负责文化教员管理的干部挨个找那些新来的流亡学生和技术人员“谈心”,话题从生活适应、工作感想,不经意间会转到对当前时局的看法,对根据地政策的理解,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不着痕迹的审视。
师部参谋处和后勤部门,则接到了一份由方立功亲自签发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限期提交一份“人员特长与思想动态摸底报告”,理由是“为即将成立的联合教导队及应对严峻形势做好人才储备”。这份通知合情合理,但要求之细致,涵盖范围之广,还是让一些心思敏锐的人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些变化如同春日里悄无声息蔓延的藤蔓,并不张扬,却实实在在地收紧着内部的篱笆。
楚风坐镇师部,像蜘蛛稳坐网中央,感受着每一丝传来的震动。他面前摊开着方立功刚刚送来的、关于史密斯昨日活动更详细的记录,以及“谛听”从不同渠道汇集来的、关于内部人员异常动向的零星报告。
“……史密斯与被服厂厂长谈话四十七分钟,详细询问了棉花采购渠道、库存周转周期,甚至对印染颜料的耐洗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下午与上海来的工程师王某、李某接触,谈话内容涉及美国工业标准、机床精度,对方多次提及‘发展空间’和‘个人前程’……当晚,史密斯随从曾试图接近我通讯班驻地,被哨兵以‘军事禁区’为由拦阻……”
方立功念着报告,眉头紧锁:“师座,这美国人,手伸得是不是太长了点?他到底想干什么?”
楚风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在评估。评估我们的经济潜力,评估我们的技术底子,评估我们的人才价值。更是在寻找……可以下手的缝隙和能够被撬动的杠杆。”他拿起另一份“谛听”的简报,“看看这个,后勤处一名负责统计的干事,最近突然对‘流通券’的发行准备金制度表现出浓厚兴趣,多次向金融科的人打听,而他在三天前,曾因公务与史密斯有过短暂照面。”
“您怀疑他……”方立功脸色一变。
“怀疑只是开始。”楚风打断他,“没有证据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孙铭那边有消息吗?”
仿佛是为了回答他的问题,孙铭如同影子般再次出现在门口。他脸上带着一丝长途奔波的疲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师座,有发现。”孙铭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股冷冽的气息。
楚风和方立功立刻看向他。
孙铭走到桌前,没有坐下,直接汇报:“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在‘狼穴’外围布控,并散布了‘核心项目受挫’和‘与美方合作取得突破’两条矛盾的消息。同时,对近期所有接触过核心区域、以及与史密斯有过间接接触的人员,进行了秘密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交叉监视和行踪比对。”
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小的、粗糙的草纸,摊开在桌上。上面用炭笔画着一些简略的符号和线条,以及几个被圈出来的人名。
“我们排除了大部分目标。但有一个人,行为出现异常。”孙铭的手指点在其中一个被圈了两次的名字上——“机要室,译电员,赵德明。”
“赵德明?”方立功努力回忆着,“他好像是……三个月前从战区司令部机要部门‘交流’过来的?平时沉默寡言,工作还算认真。”
“是的。”孙铭点头,“就是这个人。第一条‘项目受挫’的假消息传出后,他表现正常,甚至还在食堂抱怨了几句兵工厂不争气。但第二条‘与美合作突破’的消息,是今天上午才通过非正式渠道在小范围流传开的。”
孙铭的眼神锐利起来:“就在消息流传开不到两个小时内,赵德明以‘头痛’为由,提前离开了机要室。他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镇子东头那家唯一的、也是我们暗中监控着的‘兴隆杂货铺’,买了两包哈德门香烟和一盒火柴。”
“这有什么问题?”方立功疑惑,“杂货铺是公开的,买东西很正常。”
“问题在于,”孙铭语气不变,“第一,赵德明平时只抽最便宜的‘大刀’牌,几乎从不买哈德门。第二,他买烟时,与杂货铺老板,也就是我们锁定的一个疑似日伪外围联络点负责人,有过短暂的眼神交流和一句看似无关的闲话——‘今天天气不错,适合晒被子’。”
楚风的眼神瞬间凝聚:“暗号?”
“极有可能。”孙铭肯定道,“我们监听到杂货铺老板在他离开后,低声骂了一句‘蠢货,这时候还敢来’,然后提前关了半小时店门。更重要的是,我们交叉比对了赵德明近期的通讯记录和接触人员。发现他在史密斯抵达前后,曾利用工作之便,偷偷查阅过与美军观察团相关的往来电文底稿。虽然内容不涉及核心密码,但足以让他掌握史密斯的基本信息和来意。”
指挥室里一片寂静。煤油灯的光芒摇曳着,将三个人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土墙上,晃动着,如同此刻暗流汹涌的局势。
“赵德明……‘交流’干部……史密斯……杂货铺……”方立功喃喃自语,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们……他们是想通过赵德明,确认美方合作的真假,甚至可能……想利用这条线做文章?”
“不止如此。”楚风的声音冷得像冰,“赵德明在机要室,虽然接触不到最核心的密码,但他能接触到大量的日常电文、部队调动简报、后勤补给清单……这些零碎的信息,在高手眼里,足以拼凑出我们的大致部署、物资储备和内部运转情况!他本身就是一座值得挖掘的情报富矿!”
他猛地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两步,军靴踩在夯实的泥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好一个‘镜花’!好一个藤原信!”楚风停下脚步,眼中寒光闪烁,“利用我们吸纳外部人才的机会,把钉子提前埋进来!再利用外部势力(史密斯)的出现作为催化剂和烟雾弹,激活这颗钉子!一石二鸟!”
“师座,是否立即逮捕赵德明和杂货铺老板?”孙铭请示道,手已经按在了枪套上。
楚风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逮捕很简单,但抓了赵德明,会不会惊动更深藏的“鼹鼠”?杂货铺老板显然只是个传递消息的小角色,他背后是否还有更庞大的网络?史密斯在这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是无意中成了被利用的棋子,还是……
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局,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和急于求成,是暗战中的大忌。
“不,暂时不动。”楚风转过身,下达了指令,“孙铭,你的人给我把赵德明和杂货铺老板死死盯住!我要知道他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接触的每一个人!但要绝对保密,不能让他们有丝毫察觉!”
“方参谋长,你那边继续推进‘摸底报告’,范围可以再扩大一点,动静不妨再稍微大一点,给真正的‘鼹鼠’再加点压力,看看能不能逼出更多的动静。”
“另外,”楚风的目光投向桌面上史密斯的活动记录,“给我们的美国客人,也找点‘事情’做。他不是对我们的后勤和经济感兴趣吗?安排他去视察一下我们最‘困难’的村庄,看看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让他明白,在这里,空谈和诱惑,远不如一颗粮食、一尺布来得实在。”
孙铭和方立功同时应道:“是!”
命令下达,无形的网开始更紧密地收缩。赵德明和那个杂货铺,成了“谛听”反向筛查中,第一个被牢牢锁定的目标。
然而,楚风心中并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揪出一个赵德明,可能只是撕开了“镜花”行动的一角。藤原信精心布置的这盘棋,绝不会只有一颗棋子。
真正的较量,现在才真正开始。夜色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对视,等待着下一个破绽的出现。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