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实战区的虚拟对战
学习完官渡之战的案例后,系统提示道:理论学习告一段落,现在进入实战演练环节。请前往实战区进行虚拟对战。
萧承宇按照指示,来到了位于兵法室东侧的实战区。这里又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比推演区更加宽敞。地面是用特殊的材料制成,呈现出灰色的哑光质感,踩上去很有弹性。四周的墙壁是深色的,上面有一些发光的线条,组成了各种战术图案。
实战区的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平台,直径约有十丈,看起来像是一个擂台。平台周围有一圈座位,应该是供观众观看的。平台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投影装置,看起来能够投射出立体的影像。
平台旁边有一个小型的控制台,比推演区的控制台简单一些。上面有几个选项按钮:单人对战、双人对战、团队对战、自定义战役。
萧承宇走到控制台前,选择了单人对战。
请选择难度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大师级。系统提示道。
萧承宇想了想,选择了。虽然他刚刚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实战经验还是不足,先从简单的开始比较好。
难度确认:初级。正在生成对战场景……
突然,整个实战区暗了下来。平台上方的投影装置开始运作,投射出立体的影像。渐渐地,一个完整的战场出现在平台上——这是一个古代的城池攻防战场景。
城池位于画面的中央,城墙高大坚固,城头上有士兵把守。城池周围是开阔的平原,远处有山脉和河流。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洒在大地上,整个场景栩栩如生。
对战场景生成完毕。系统的声音响起,你将扮演进攻方,统领三万军队,攻打防守方的城池。防守方有两万守军,由AI控制。任务目标:在一个时辰内攻占城池。
萧承宇站在平台边缘,看着眼前的立体场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真正的将军,正在指挥一场大战。
请制定作战计划。系统提示道。
萧承宇开始观察战场形势。他注意到,这座城池虽然城高墙厚,但也有弱点。城池的东面是一片树林,可以用来隐蔽部队;西面是一条河流,如果能够控制渡口,可以切断敌军的退路;南面是开阔地带,最适合大军展开;北面是山地,不利于攻城。
敌军有两万守军,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萧承宇自言自语道,如果正面强攻,必定损失惨重。我需要想一个巧妙的计策。
他想起了刚刚学到的声东击西战术。于是,他决定采用这个策略。
我的计划是:派一万军队在城南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主力;同时派两万精锐部队,趁夜从城东的树林中隐蔽接近,找到城墙的薄弱处,架云梯攻城。萧承宇对着控制台说道。
作战计划确认。是否开始执行?
开始执行。
八、第一次虚拟对战
随着萧承宇的命令,战斗开始了。
城南,一万曹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缓缓向城池推进。他们举着盾牌,推着攻城车,打着曹操的旗号,看起来气势汹汹。
城头上,守将看到曹军大举进攻,立即下令:全军上城防守!重点防守南门!
两万守军纷纷涌上城头,弓箭手拉满弓弦,长矛手严阵以待,滚石檑木准备就绪。
放箭!
随着守将一声令下,箭如雨下,向曹军射去。曹军士兵举盾抵挡,继续前进。
攻城车,上!
几辆巨大的攻城车在士兵的推动下,向城门逼近。攻城车顶部有厚重的木板防护,可以抵御弓箭的攻击。
守将见状,立即下令:投掷火油!烧毁攻城车!
城头上的士兵将装满火油的陶罐点燃,向攻城车投掷。火油罐在攻城车附近爆炸,火焰立即蔓延开来。
曹军的攻城车被大火包围,士兵们不得不放弃攻城车,向后撤退。
哈哈哈!守将大笑道,曹军不过如此!继续射击,不要让他们靠近城墙!
就在南门激战正酣的时候,城东的树林中,两万曹军精锐正在悄悄集结。这支部队都是精心挑选的勇士,个个身手矫健,装备精良。
带队的将领低声下令:所有人,解下盔甲上的金属装饰,马蹄裹布,不要发出任何声音!
士兵们迅速执行命令,然后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城墙靠近。
他们来到城墙下,发现这里的防守果然薄弱。城头上只有零星的几个哨兵,正在打盹。
搭云梯!快!
十几架云梯迅速架起,士兵们如猿猴般快速攀爬。
有敌军!敌军攻城了!一个哨兵终于发现了曹军,大声呼喊。
但为时已晚,曹军士兵已经登上城墙,迅速控制了一段城墙。
打开城门!快!
城门被打开,城外的曹军蜂拥而入。
城南的守将听到东门失守的消息,大惊失色:什么?东门被攻破了?这怎么可能?
将军,曹军从东门进城了!我们腹背受敌!
守将知道大势已去,立即下令:全军撤退!从西门撤退!
但曹军早有准备。萧承宇在派出东门部队的同时,也派了一支千人队控制了西门外的渡口。
当袁军撤退到西门时,发现渡口已经被曹军占领。他们进退两难,最终选择了投降。
恭喜,战役胜利!系统的声音响起,您的战术评分:优秀。
投影消失,实战区恢复了明亮。萧承宇站在平台边缘,激动得握紧了拳头。他没想到自己的第一次实战推演就获得了优秀的评价。
战斗分析:您成功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通过正面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然后从防守薄弱的东门突破。战术运用得当,时机把握准确。但仍有不足之处:佯攻部队损失较大,没有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攻城准备不够充分。
萧承宇认真听着系统的分析,将这些不足之处记在心里。他知道,每一次失败都是学习的机会,每一个不足都是进步的空间。
九、学习三十六计
实战演练第一阶段完成。系统提示道,接下来,您将系统学习三十六计。请回到推演区。
萧承宇回到推演区,发现沙盘上出现了新的内容。三十六计的名称以金色的大字显示在沙盘周围:
第一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度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的精华,系统开始讲解,每一计都有其独特的运用场景和实施方法。现在,我们将逐一学习。
系统首先展示了第一计: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投影中出现了一个故事场景:
唐朝时期,唐太宗要征讨高句丽。大军来到海边,唐太宗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恐惧,不敢过海。
大将薛仁贵心生一计。他对唐太宗说:臣有一计,可以让陛下平安过海。
薛仁贵请唐太宗到一个中休息。唐太宗进入后,发现这是一个装饰华丽的大殿,里面有美酒佳肴,还有美女歌舞。唐太宗很高兴,与群臣饮酒作乐。
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听到外面传来波涛声,感到奇怪。他推开窗户一看,发现自己竟然在一艘大船上,船已经在大海上航行了很久。
原来,薛仁贵建造了一艘巨大的船,将船的内部装饰成宫殿的样子,让唐太宗在不知不觉中过了海。
这就是瞒天过海的运用,系统解释道,在公开的行动中隐藏真实的目的,让敌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
接下来,系统详细讲解了每一计,并用历史案例来演示:
第二计:围魏救赵
案例: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孙膑率军救援,他没有直接去邯郸,而是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不得不回师救援,赵国之围自解。
第三计:借刀杀人
案例:三国时期,曹操想除掉祢衡,但祢衡很有名气,曹操不想背负杀贤之名。于是他派祢衡去见刘表,祢衡在刘表那里出言不逊,最终被黄祖所杀。
第四计:以逸待劳
案例:楚汉相争时,刘邦采用持久战的策略,利用关中的资源优势,与项羽长期对峙。项羽虽然勇猛,但补给困难,最终被拖垮。
第五计:趁火打劫
案例: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流亡。秦国趁机支持重耳回国夺位,从而控制了晋国。
第六计:声东击西
案例:前面官渡之战中已经详细讲解。
第七计:无中生有
案例: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空城计中,通过虚张声势,让司马懿误以为城中有埋伏。
第八计:暗度陈仓
案例:楚汉相争时,韩信表面上在修栈道,实际上却率军从陈仓小道出击,一举平定三秦。
第九计:隔岸观火
案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其他诸侯国坐视不管,最终导致晋国灭亡。
第十计:笑里藏刀
案例:三国时期,吕蒙表面上对关羽友好,暗中却在准备攻打荆州。最终趁关羽北伐时,白衣渡江,攻占荆州。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案例:春秋时期,赵氏孤儿的故事。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去死,保住了赵氏的血脉。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案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经常在日军运输线附近活动,顺手袭击小股日军,夺取物资。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案例:春秋时期,伍子胥想知道吴王的态度,故意在朝堂上试探,观察吴王的反应。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案例:三国时期,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以兴复汉室为号召,最终建立蜀汉。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案例:东汉末年,诸葛亮设计诱使司马懿离开坚固的城池,在运动中消灭敌军。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案例:诸葛亮七擒孟获,每次抓获后都放回去,最终让孟获心服口服。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案例:战国时期,秦国想攻打楚国,但不知道楚国的虚实。于是秦国故意示弱,引诱楚国主动出击,从而了解楚国的实力。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案例:唐朝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抓住了叛军首领安庆绪,叛军群龙无首,很快就被平定。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案例:官渡之战中,曹操烧毁袁绍的粮草,从根本上瓦解了袁绍的战斗力。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案例: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天下大乱。各路诸侯趁机起兵,争夺地盘。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案例:三国时期,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他临终前安排蜀军撤退,用自己的木像吓退司马懿,让蜀军安全撤退。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案例: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采用包围战术,将国民党军队包围在几个城市中,然后逐个歼灭。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案例:战国时期,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先攻打邻国,与远方的国家结盟,最终统一六国。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案例:春秋时期,晋国借道虞国去攻打虢国。灭虢之后,晋国军队在回国途中顺便灭了虞国。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案例: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案例:春秋时期,齐相管仲想整顿吏治,他故意在朝堂上批评一个小官,实际上是在警告其他官员。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案例:三国时期,司马懿装病示弱,让曹爽放松警惕。最终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案例:三国时期,刘备用计引诱刘璋来会面,然后扣留刘璋,夺取益州。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案例:三国时期,张飞在长坂坡用疑兵之计,让曹军误以为有伏兵。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案例: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最终却据为己有。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案例:三国时期,王允用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最终除掉董卓。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案例: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西城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案例:赤壁之战中,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了蔡瑁、张允,削弱了曹军的水军力量。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案例:赤壁之战中,黄盖用苦肉计诈降曹操,最终火烧曹军战船。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案例:赤壁之战中,周瑜连用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等多个计策,最终大败曹军。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案例:楚汉相争时,刘邦多次战败后选择撤退,保存实力,最终反败为胜。
十、空城计的亲身体验
在学习完三十六计后,系统特别选择了空城计进行深入演练。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计,系统说道,现在,你将亲自体验这个经典的计策。你可以选择扮演诸葛亮或者司马懿。
萧承宇想了想,选择了扮演司马懿。他很好奇,如果自己是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会做出什么选择。
场景生成了。萧承宇发现自己站在西城城外,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城头上,诸葛亮正在抚琴,城门大开,只有几个老兵在扫地。
报告大都督,一个将领骑马来到萧承宇面前,诸葛亮在城上抚琴,城门大开,里面看不到一个士兵。
萧承宇皱起眉头,仔细观察着城上的情况。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神情自若,琴声悠扬,仿佛根本没有看到城下的十五万大军。
这其中必有诈,萧承宇心想,诸葛亮一向谨慎,怎么可能如此大意?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性:
可能性一:城中确实有埋伏。诸葛亮故意示弱,引诱我军进城,然后四面合围。
可能性二:城中真的没有军队。诸葛亮走投无路,只能冒险用此计。
可能性三:这是一个连环计的一部分。诸葛亮可能在其他地方设了埋伏。
传令下去,萧承宇下令道,派一支小部队试探性进攻,看看城中的反应。
一千名士兵向城门进发。但就在他们即将进入城门时,城楼上的诸葛亮突然停止抚琴,大声说道:司马懿,你若敢进城,我定让你有来无回!
同时,城门突然关闭,城头上出现了一些士兵的身影。
那一千名士兵立即撤退。
萧承宇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历史上司马懿选择了撤退,但如果他选择进攻呢?
再派一支侦察队,从城墙的其他地方爬上去,看看城中的真实情况。萧承宇又下了一道命令。
侦察队悄悄接近城墙,开始攀爬。但就在他们快要爬上城墙时,城头上突然射出几支箭,虽然没有射中,但明显是警告。
侦察队队长回来报告:大都督,城墙上有士兵把守,但人数不多,估计只有几百人。
只有几百人?萧承宇更加疑惑了,如果只有几百人,为什么不逃跑,反而留在城中?
他再次观察诸葛亮。诸葛亮重新开始抚琴,琴声比之前更加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大都督,旁边的将领建议道,不如我们分兵几路,同时攻城。即使有埋伏,也不可能处处都有埋伏。
萧承宇摇摇头:诸葛亮用兵如神,我们不能大意。万一这是他的诱敌之计,我们贸然进城,损失会很大。
可是,如果就这样撤退,岂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逃走?
萧承宇沉默了很久。他想起了诸葛亮之前的战绩——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每一次,诸葛亮都能以弱胜强,创造奇迹。
传令下去,萧承宇最终做出了决定,全军撤退!
大都督,我们就这样撤退了?将领们都很不解。
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他敢这样做,必定有恃无恐。我们不能拿十五万将士的性命冒险。
随着萧承宇的命令,十五万大军缓缓撤退。城楼上,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额头已经布满了冷汗。
恭喜你完成了空城计的体验。系统的声音响起,你选择了撤退,与历史上司马懿的选择一致。现在,让我们看看如果你选择进攻会发生什么。
场景重新开始。这次,萧承宇选择了进攻。
全军攻城!
十五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城门紧闭,但城墙上只有几百名老弱残兵,根本无法抵挡。
很快,城门被攻破,大军涌入城中。但城中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百姓。
诸葛亮呢?萧承宇问道。
士兵们四处搜索,最终在城后的树林中发现了诸葛亮的踪迹。但诸葛亮已经骑马逃走,只留下一封信。
信上写道:司马懿,你赢了。但我城中确实无兵,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冒险。你若早来一步,我必为你所擒。但你太过谨慎,错失良机。这就是命运。
萧承宇看着这封信,心情复杂。他赢了这场战斗,但似乎又输了什么。
两种选择,两种结果。系统总结道,司马懿的谨慎让他错失了活捉诸葛亮的机会,但也避免了可能的埋伏。这就是战争的复杂性——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相对合理的决策。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