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训营的灯光被调低到“月照”模式,银白冷光沿着金属地板的缝隙爬行,像一条窥视的蛇。
罗伊盘腿坐在林启对面,声音压得只比呼吸高半分:“浮空城能驾驭天穹之链,是因为它们先学会了‘听’。听懂一条河,你才能顺水行舟,而不是被拖进漩涡。”
他伸出两指,在空气里轻轻划出一道弧线——
“心源流,不是让你变强,是让你先学会变‘弱’——弱到能听见尘埃落在钢板上的声音。”
林启闭眼。
世界沉入黑水。
起初只有心跳,咚咚,像铁桶里滚动的石头。渐渐地,黑水表面浮起细碎的“浮游”——
冷却液在远处管道里打了个寒颤;
离子过滤器溢出极轻的电荷,像猫胡须擦过玻璃;
脚下二十米,主反应堆的磁约束环每七秒一次微颤,仿佛巨兽在梦里翻身。
他试着把呼吸调到同样的七秒周期,血液流速放慢,能量沿经脉散开,变成一张极薄的膜。
膜与外界贴合的那一秒,他挥臂。
能量刃没有以往的暴烈,而是像一条被月光安抚的银鱼,贴着空气褶皱滑出,留下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水纹。
消耗下降12%,轨迹缩短0.3米,却更快、更静。
林启心头一跳——原来“弱”才是真正的捷径。
二
训练结束,他回到装备室。
短刃刚做完例行保养,刀柄底端却多了一粒黑色晶体,大小介于米粒与尘埃之间,像某种微型虫卵。
林启用指腹碾了碾,晶体表面浮出细微回路——不是基地制式。
他把它嵌进读取器,解码过程像剥洋葱:
一层假音轨、两层乱序密钥、三层浮空城民用编码……剥到最里,只剩一句带笑意的低语:
“菜鸟,礼物收到了?中继站‘棱镜’的内部图就当饭后甜点。
标红的那块能量循环,长得可不像亲生的,倒像谁在动脉里接了一条蚂蟥窝。
别把自己送进别人血管当营养品。
至于代价……先记账,活下来了再还。”
图后面附着一段残缺的立体结构,红色区域像被墨水晕开的伤口,能量流向四周呈漩涡状,与链的和谐节律格格不入。
林启盯着那片猩红,忽然想起罗伊说的“听河”。
这条河,显然有人改道了。
三
夜里两点,休息舱熄灯。
林启把晶体碾成灰,冲进循环管道。他没有告诉苏芮——维克多这张牌,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条裂缝。
他打开私人终端,在加密分区新建一个只有两行字的备忘录:
“1. 行动日携带独立能量计,实时比对循环异常。
2. 若标红区域真是蚂蟥窝,先烧窝,再取钥匙。”
写完,他把文件嵌进系统底层日志,伪装成一次失败的模拟缓存。
四
同一时刻,苏芮正站在“荆棘”最危险的边缘。
基地启动季度安全协议升级,日志深度清理像一把巨大的篦子,来回梳理每一道缝隙。
她主动申请参与“校验辅助”,工牌刷过闸机时,连呼吸都调整了频率——太轻,会被怀疑;太重,会惊醒沉睡的猎犬。
升级核心室温度恒定在18c,她却觉得有火在血管里爬。
种子埋在三个交换枢纽、两条能量支路与一处备用路由里,任何一颗被拔出,都会牵出整片藤蔓。
她把“伪装壳”升级到2.4版:
响应延迟增加3毫秒,模拟正常校验冗余;
特征码随机旋转,像变色龙背上的斑点;
激活阈值调到“负值”——只有当系统主动搜索特定异常时,种子才会进入深度休眠,避开锋刃。
整个过程持续六小时,她连眼都没眨,像在刀尖上绣一幅双面锦。
最后一针落定,她悄悄退出,连脚印都被数据洪流冲平。
五
清晨五点,林启的终端闪了一下。
只有一行字,来自苏芮:
“荆棘已换肤,可抗新篦。‘棱镜’侧漏确认,保持独立心跳。”
他盯着“独立心跳”四个字,忽然笑了——
那是他们之间的暗语:
别把命脉交给任何官方泵血机。
六
日出前的走廊空无一人。
林启把终端贴在胸口,能听见自己血液冲刷耳膜的声音——
咚,咚,咚。
那声音与地底反应堆的七秒震颤奇妙重合,又迅速错开。
他意识到,两条暗河终于在水面下交汇:
一条是他刚刚学会的“心源流”,
一条是苏芮用荆棘铺出的“潜流”。
河面之上,任务表依旧光鲜:
“夺取中继站,切断浮空城补给。”
河面之下,他们的私人地图越来越清晰——
谁先被当血包,谁就把窝烧穿。
七
灯亮起,集合哨响。
林启把最后一粒能量凝胶拍进嘴里,起身时,指尖在短刃柄端轻轻一抹——
那里空空如也,却又像嵌着一整座黑夜。
他迈步出门,背影被拉长,像一条尚未出鞘的影子。
影子尽头,苏芮的舱门也悄然滑开。
两人隔着走廊对视,没有点头,没有开口。
却在同一秒,听见彼此心里那根弦——
“咔哒”一声,
箭已上膛。
喜欢第九区我的机械飞升女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第九区我的机械飞升女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