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的讹诈、英国人的施压、日本人的金融攻击,如同三座大山,几乎要将年轻的帝国压垮。养心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连最乐观的臣子,脸上也蒙上了一层灰败。
“皇上,倭寇金融扰乱已初见成效,南方数家钱庄挤兑,市面萧条;俄国人陈兵北疆,索赔数额巨大;英法等国态度暧昧……如此下去,只怕……”徐世昌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溥仪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没有被这铺天盖地的坏消息击倒,大脑反而在巨大的压力下飞速运转。
敌人很多,但并非铁板一块。俄国要的是土地和赔款,日本要的是东北和瓦解中国,英国要的是商业利益和均势。他们的利益并不一致,这就是突破口!
“耆英。”
“老臣在。”户部尚书耆英连忙出列。
“日本人在套现,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溥仪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他们想要白银,我们就给他们!但不是真给!”
众臣愕然。
“立刻以朝廷名义,发行‘特别国债’,专用于‘稳定金融、巩固海防’,利息从优!同时,暗中放出风声,朝廷已与英美谈妥一笔巨额借款,将以海关税收为抵押,不日即将到位!”
这是虚张声势,制造朝廷资金充裕的假象,稳定市场信心,同时吸引国内资金,对冲日本套现带来的压力。
“皇上,此计虽妙,然若英美借款之事为假,恐难持久……”耆英担忧道。
“所以必须要快!”溥仪断然道,“在我们这口气泄掉之前,必须打出一个胜仗,震慑宵小,扭转局势!”
他的目光投向了关外。“告诉聂宪藩,朕不要他强攻辽阳,但要他给朕打一场漂亮的、能震动天下的反击战!目标,由他自定,但必须快、必须狠、必须让日本人和张作霖感到痛!”
他要通过一场战术上的胜利,来打破战略上的僵局!
“那俄国人那边……”王士珍请示道。
“拖!”溥仪冷笑,“跟俄国人慢慢谈,讨价还价。告诉他们,赔款可以商量,但必须先撤军!同时,将俄国人勒索的消息,‘无意中’透露给英国人和日本人知道……”
他要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让俄国人成为众矢之的。
一道道指令发出,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目标明确——打破封锁,扭转颓势!
而在西苑兵工厂,为了支持皇帝“打出胜仗”的要求,所有的研发力量都被调动起来。电磁通讯研究所放弃了短期内延长距离的不切实际想法,转而集中力量,将现有的火花隙电报机小型化、稳定化,试图制造出一种可以装备到团、营一级,用于战术通讯的“便携式无线电台”。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突破,来自于对“传声筒”的深入研究。工匠们在改进电话传声清晰度时,发现当声波频率达到某个极高值时,其定向性会大大增强,甚至能对人体产生某种奇异的……震荡效果?
在一次测试中,一名工匠不小心将改进后的高功率“传声筒”对准了一堆废弃的玻璃瓶,那些玻璃瓶竟然在无形的声波中剧烈震动,继而纷纷炸裂!
声波,竟然也能作为武器?!
这个意外的发现立刻引起了溥仪的极大兴趣。他亲自前往视察,看着那在特定频率声波作用下颤抖、碎裂的物体,一个模糊的概念在他脑中形成——次声波武器?或者至少是某种声波震荡装置?
“立刻成立专项小组,研究这种高频、高功率声波的产生、控制和定向发射!”溥仪下令道,“重点研究其对人体、对工事、甚至对轻型船只的可能影响!”
虽然这离实用化还非常遥远,但这无疑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种全新的、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武器概念,开始萌芽。
科技的利刃,正在战争的磨刀石上,被磨砺得愈发锋利和诡异。
然而,就在溥仪全力布局,准备绝地反击之时,一个来自库伦的密报,让北疆局势再起波澜——在俄军的持续压力和某些王公的鼓动下,哲布尊丹巴的态度再次强硬起来,他下令驱逐了清廷在库伦的部分官员,并允许小股俄军侦察部队进入蒙古境内活动!
北疆,似乎又有失控的危险!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