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墟洞天的清晨,薄雾如纱,笼罩着苍翠的山峦。悠扬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弟子们纷纷走出洞府,或前往讲经堂聆听长老授课,或前往演武场切磋技艺,或执行门派任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叶江随着人流,却并未前往讲经堂或演武场,而是径直走向位于灵墟洞天深处的一座古朴石殿——藏经阁。作为“仙苗”,他拥有自由出入藏经阁前两层的权限。
石殿古朴,散发着岁月的气息。门口并无守卫,只有一层淡淡的光幕流转,需以自身灵力印记方可进入。叶江将手按在光幕上,灵力微吐,光幕泛起涟漪,悄然洞开。
踏入藏经阁,一股书香混合着淡淡灵药气息扑面而来。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广阔,显然运用了空间阵法。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排列,上面陈列着无数玉简、兽皮卷、竹简乃至一些残破的骨书,分门别类,琳琅满目。有关于修行功法的,有记载奇闻异志的,有描绘灵草矿脉的,也有讲述炼器炼丹基础知识的。
许多弟子正安静地翻阅着,空气中弥漫着专注的气息。叶江的到来,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毕竟“仙苗”之名已传开,不少人好奇地打量着他。叶江面色平静,微微颔首示意,便径直走向标注着“杂闻轶事”、“地理志异”和“金石图谱”的区域。
他的目标明确:一是尽可能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尤其是北斗星域的格局、各大势力分布以及那些传说中的秘境、禁地;二是尝试寻找关于绿铜块的线索。昨夜绿铜块的异动,让他心中警醒,此物绝非凡品,其来历可能牵扯极大。
他首先取下一枚记载《东荒南域山河志》的玉简,贴在额头,神识沉入其中。顿时,浩瀚的信息涌入脑海:燕国的地理风貌、六大洞天的势力范围、周边的一些险地绝境、以及关于更广阔的东荒、乃至中州、北原、西漠、南岭的零星记载……
在天心印记的加持下,叶江阅读和理解的速度快得惊人。玉简中繁杂的信息被迅速吸收、归纳、理解。他仿佛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越来越清晰的地图,对所处的环境有了宏观的认知。
接着,他又翻阅了《北斗星域古史初探》、《大帝轶闻录》等玉简。这些典籍记载大多模糊不清,带有神话色彩,但叶江却能从中捕捉到一些关键信息:荒古时代的黑暗动乱、生命禁区的恐怖、大帝的无敌风采、以及一些关于“源”的记载。
“源”,是天地精华的结晶,蕴藏着最精纯的生命精气,是修士修炼、突破境界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越是高阶的修士,对源的需求越大。而有一种人,精通山川地脉之势,能堪舆风水,寻龙定穴,找出深埋地下的源矿,甚至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被称为“源天师”。源天师一脉的传承《源天书》,更是被誉为寻源领域的无上宝典。
“源天师……《源天书》……”叶江心中一动。绿铜块看似金属,但其材质非金非玉,古朴沧桑,或许与某些特殊的“源”或古老矿物有关?若能习得源术,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鉴别线索。
随后,他走向“金石图谱”区域,仔细翻阅那些记载着各种奇金异矿、上古法器残片特征的典籍。他试图找到与绿铜块相似的记载,但翻遍了前两层的藏书,也未见有完全吻合的描述。只有一本极其残破的兽皮书上,模糊地提及某种与“仙古祭祀”相关的古老青铜器,带有轮回气息,但语焉不详。
虽然没有直接找到绿铜块的线索,但叶江并不气馁。他深知此物不凡,其秘密绝非灵墟洞天这等层次的藏经阁所能记载。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初步建立了对北斗世界的认知框架,并意识到了“源”与“源术”的重要性。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目光被角落书架上的一卷蒙尘的兽皮卷吸引。卷轴边缘露出几个古朴的字迹——《冥皇葬地札记残篇》。冥皇?他想起昨夜绿铜块异动时感受到的那丝沧桑气韵,心中微动,取下了这卷兽皮。
神识沉入,内容晦涩难懂,记载的是一些关于幽冥、葬地、轮回的零碎猜想和古老传说,作者似乎是一位自称研究葬士文化的散修。其中提到,某些至阴至寒的冥土中,可能孕育着与轮回相关的奇异金属,能承载残灵,贯通阴阳……
叶江心中凛然,这似乎与绿铜块的气息有某种微弱的关联。他将这部分内容牢记于心。
离开藏经阁时,已是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陆离。叶江心中思绪翻涌:北斗浩瀚,秘密无穷。灵墟洞天只是起点,想要探寻绿铜块的秘密,乃至自身与天心印记的宿命,必须走出去,接触更广阔的天地,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多的知识。
“源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他暗自思忖。掌握源术,不仅能获取修炼资源,更能洞察山川地脉,探寻古迹秘辛,对于寻找线索大有裨益。
他抬头望向远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山峦,看到了燕国之外,那更加波澜壮阔的东荒大地。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回到洞府后,叶江继续巩固修为,同时开始有意识地通过天心印记推演从藏经阁获取的关于山川地脉、灵气流转的零散知识,为将来可能接触源术打下基础。他的修行之路,在知识的积累下,变得更加扎实且目标明确。
喜欢穿越遮天,我镇压帝尊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遮天,我镇压帝尊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