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首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天道天骄封侯神武太医俏女帝我,孙山,科举密战无痕李治你别怂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忘气境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全文阅读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txt下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7章 凯旋之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崇祯二年的仲春,当北撤的后金军最后一缕烟尘彻底消失在蓟北群山之中,持续数月之久的京畿战事,终于以明军成功守住防线、迫使皇太极退兵而告终。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先是飞入九重宫阙,引得龙颜大悦,继而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通传天下。

“蓟镇大捷!官军力挫东虏,建奴北遁!”

“皇太极败退喜峰口,京师危局已解!”

“新军火器显威,斩获无算!”

报捷的使者背负红旗,鞭敲金镫,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疾驰,那一声声高亢的呼喝,打破了战后的沉寂,也点燃了久违的激情。自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以来,大明对后金(建州)的战事,败多胜少,丧师失地,何曾有过如此“力挫敌锋”、“迫敌北遁”的捷报?尤其是此番皇太极倾巢入犯,兵锋直指帝都,朝野上下无不惴惴,如今竟能取得如此战果,虽非尽全功,却已足以令举国上下为之振奋。

首先沸腾起来的是北京城。当确认虏骑确已远遁,京畿威胁解除的榜文贴满大街小巷时,整个城市仿佛从一场漫长而压抑的噩梦中苏醒过来。酒楼茶肆人声鼎沸,士子百姓奔走相告,压抑了数月的恐慌与担忧,此刻尽数化作了劫后余生的狂喜与对胜利者的赞誉。

“苍天有眼!陛下圣明!我大明王师终于扬眉吐气了!”

“听说了吗?全是靠了陛下亲手组建的新军!那火器,厉害得紧哩!”

“还有孙督师(孙应元)!袁督师!都是国之干臣啊!”

“得好好犒赏三军!特别是那些战死的英灵……”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商贾们自发地减免酒水价钱,掌柜的吩咐伙计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挂出来,噼里啪啦地炸响,红色的纸屑铺满了青石板路,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喜悦混合的气息。更有那等说书先生,已然根据零星传闻,添油加醋,在茶馆里拍响惊堂木,开始演绎“石门口新军显神威,皇太极败走蓟州城”的段子,引得满堂喝彩。

在这股席卷全城的欢庆浪潮中,一股更加具体、更加引人注目的洪流,正从东方缓缓向着京城涌来——那便是凯旋班师的新军主力。

孙应元在接到朝廷明旨和皇帝殷切期盼的私谕后,并未急于冒进。他深知,胜利固然可喜,但军队的纪律和风貌,才是长久立足的根本。他下令各部严格整队,检查军容,擦拭武器,押解着俘获的后金伤兵、缴获的残缺旗帜和部分受损的军械,沿着官道,以严整的队形,向着北京迤逦而行。

这是一支与以往任何一支明军都截然不同的队伍。没有得胜后的骄纵喧嚣,没有扰民劫掠的恶习,甚至没有寻常行伍的松散。士兵们穿着虽经战火洗礼却依旧整洁的深蓝色棉甲,头戴范阳笠或是八瓣帽儿铁尖盔,肩扛着保养得锃亮的燧发枪,枪刺在春日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光芒。他们沉默地行走着,步伐沉重而整齐,只有军官偶尔发出的口令声和车轮碾过路面的辚辚声打破行军队伍的肃静。

那股经历过血火淬炼、依靠严明纪律和精良装备凝聚起来的森然之气,无形中弥漫开来,让沿途围观、准备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百姓们,在欢呼雀跃之余,也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种敬畏,喧嚣声到了队伍近前,便会不自觉地压低几分。

“看!那就是新军!”

“好整齐……看着就让人心安!”

“他们背的就是那种打得又远又准的火铳吧?”

“听说就是靠着这个,还有那棱堡,让建奴碰得头破血流!”

百姓们将准备好的鸡蛋、面饼、酒水热情地塞到士兵手中,许多士兵在军官默许下,略略点头致谢,却并不多言,依旧保持着队形。也有眼尖的人看到队伍中那些垂头丧气、被绳索串联着的后金俘虏,以及车上那些代表着战功的破损盔甲和牛录旗帜,更是爆发出阵阵欢呼。

孙应元骑在一匹雄健的战马上,位于队伍的前列。他面色沉静,并无太多喜色,目光扫过沿途欢庆的百姓,扫过麾下这些疲惫却坚毅的士兵,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对战死同袍的哀思。石门口下,多少好儿郎血染沙场,才换来了今日的凯旋。胜利,从来都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

队伍行至通州附近,早有朝廷派出的天使在此等候,宣读皇帝嘉奖的谕旨,犒劳三军。酒肉、银钱分发下去,军营中终于有了些许喜庆的气氛,但严格的军纪依旧维持,并未出现酗酒滋事的现象。

数日后,凯旋大军抵达北京城外。按照礼部预先安排的仪程,军队将在朝阳门外接受皇帝的检阅,然后入城夸功。

这一日,北京城万人空巷。从朝阳门到承天门的御道两侧,早已被闻讯而来的京城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京营兵马和顺天府的衙役们奋力维持着秩序,才勉强留出军队通行的道路。

朱由检身穿十二章衮龙袍,头戴翼善冠,在文武百官、勋贵宗室的簇拥下,登上了朝阳门城楼。他的心情,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更加激荡。只有他自己知道,从穿越之初如履薄冰、智斗阉党,到顶着巨大压力创建格物院、组建新军,再到面对历史上几乎注定发生的“己巳之变”,他付出了多少心力,承担了多大的风险。如今,这一切的投入和冒险,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却是至关重要的回报!

“陛下驾到——!”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从城下传来,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目光投向远方。

在地平线上,首先出现的是一面迎风招展的巨大旗帜。玄色为底,上用金线绣着巨大的“明”字,周边环绕着火焰纹,正是朱由检亲赐的“大明鹰扬”旗。旗帜之下,孙应元一身笔挺的戎装,盔明甲亮,率领着参谋军官和护卫,率先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紧接着,是如同蓝色森林般移动的步兵方阵。他们以局为单位,排着整齐的队列,踩着鼓点,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着城门方向行进。士兵们昂首挺胸,手持上了刺刀的燧发枪,雪亮的枪刺组成一片令人心悸的金属丛林。经历了战火洗礼的面庞黝黑而坚毅,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沉稳。

“哗——!哗——!哗——!”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如同巨人的心跳,敲打在青石路面上,也敲打在每一个旁观者的心头。这种绝对的秩序感所带来的震撼,是任何散漫的军队都无法比拟的。城楼上的文武百官,许多人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支传闻中的“天子亲军”,无不面露惊容,窃窃私语。

“这……这便是新军?”

“好生严整!观其行军,便知是强军气象!”

“难怪能挡住皇太极……”

随后而来的是炮兵队伍。马拉着的各式火炮,从较为轻便的野战炮到需要数匹驮马才能拉动的中型火炮,炮身都被擦拭得乌黑发亮,炮口指向天空,透露着无声的威严。

队伍中段,专门有一支小队,押送着此战的“战利品”——几十名衣衫褴褛、神色萎顿的后金俘虏,以及几辆大车,上面堆放着缴获的破损盔甲、兵器,以及十几面被故意撕破、沾染污血的后金旗帜,其中甚至包括一面代表一个完整牛录的织金大纛!这些实物,无疑是最有力的战功证明,引来了道路两旁百姓更加热烈的欢呼和议论。

当孙应元率领的前哨部队抵达朝阳门下时,他勒住战马,拔出腰间的指挥刀,斜指向天,发出号令。

“全军——!止步!”

“举枪——!敬礼!”

“轰!”数千只脚同时踏地,声响震天。整个行进中的队伍瞬间由动转静,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紧接着,所有士兵齐刷刷地将燧发枪举起,枪托抵地,枪身斜向前上方,刺刀组成的森林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向城楼上的皇帝致以新军独有的军礼。

这一刻,万籁俱寂。唯有那一片沉默的、闪烁着寒光的枪刺之林,在无声地诉说着力量与忠诚。

朱由检站在城楼之上,俯瞰着这支由他一手缔造、并在血火中证明了自己的军队,胸中豪情激荡,几乎难以自抑。他上前一步,双手虚扶,朗声道:

“将士们——辛苦了!”

“为陛下效死!为大明效死!”数千人齐声怒吼,声浪直冲云霄,震撼寰宇。

简单的阅兵仪式后,大军并未全部入城,只有孙应元率领部分功勋军官和展示战利品的队伍,在御前侍卫的引导下,经承天门进入皇城,准备参加稍后在皇极殿举行的庆功大典。主力部队则返回京郊早已准备好的大营休整。

皇极殿内,钟鼓齐鸣,雅乐高奏。朱由检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和凯旋将领的朝贺。

“臣,孙应元,奉旨御虏,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幸不辱命,今已击退东虏,凯旋缴旨!”孙应元甲胄在身,只是行了军礼,声音洪亮地汇报。

在他身后,一众新军将领以及协同作战有功的关宁军将领如祖大寿、赵率教等,皆甲胄鲜明,肃立殿中。

朱由检目光扫过这些浴血归来的将领,特别是在孙应元、以及他身后几名因战功被特意点名觐见的基层军官和士卒代表身上停留片刻,心中感慨万千。正是这些人的奋勇,才保住了他的江山,也保住了他改革的希望。

“孙爱卿及诸位将士平身!”朱由检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温和与激赏,“蓟镇一战,扬我国威,壮我军魂,使京畿百姓免遭涂炭,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接下来,便是由兵部尚书王在晋宣读叙功封赏的诏书。

孙应元晋爵位,赏赐金银绸缎无数,其在新军中的职位和权柄更是得到巩固和提升。

其余新军将领,如各级参谋、局级指挥官、表现出色的炮兵和火铳兵军官,乃至部分斩获颇丰、在防御战中表现英勇的基层士卒,都依据战功,获得了相应的擢升和厚赏。阵亡及伤残将士的抚恤,朱由检也特意叮嘱,务必从优、从速发放,不得克扣。

对于关宁军系统,袁崇焕虽未亲自到场,但其统筹之功亦得嘉奖。祖大寿、赵率教等具体指挥作战的将领,也各有封赏,但明显可以看出,封赏的重心和舆论的焦点,已然偏向了这支横空出世的新军。

大殿之上,受赏将领谢恩之声不绝。新军系统的军官,虽然激动,但大多还能保持克制,举止有度。而一些传统将领,在得到丰厚赏赐后,则难免喜形于色。

封赏已毕,朱由检并未让众人立刻退下享受宴席,而是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此战虽胜,然朕与诸卿,皆不可有片刻懈怠!皇太极虽退,其势未衰;辽东之患,远未根除。且此番作战,我军虽有长进,亦暴露出诸多不足!新军规模尚小,兵种单一,火器虽利,然野战机动、长途奔袭,仍有欠缺。边镇积弊,更是触目惊心!”

他目光炯炯,扫视全场:“故此,胜不足骄,功不足恃!望诸卿以此胜为始,整军经武,锐意革新!朕决意,大力扩编新军,完善各兵种;设立皇家陆军讲武堂,系统培养军官;彻底整顿九边军务,汰弱留强!望诸卿与朕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再造大明中兴之业!”

皇帝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让有些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官员清醒过来,也让孙应元等有识之士深感认同。凯旋的荣耀固然令人沉醉,但前路的艰难,依旧漫长。

大殿内的气氛,从单纯的庆功,悄然转向了对未来的思考与谋划。凯旋的帷幕已然落下,但一场更为深刻、更为广阔的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孙应元与身旁的同袍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决心。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全球冰封十日终焉暴君总想生三胎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随身一个迷雾世界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四合院:别不信,我比禽兽还禽兽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星空奇幻科学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我有修真界绿卡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茅山升棺人张初九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单调的星空海贼之疾风剑豪诡仙族
经典收藏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我给崇祯当老师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宋神宗的新宋画河山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苏丹的新月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大明忠勇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
最近更新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反击皇宫三国渔皇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红楼梦白话文版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高铭远传奇穿越之边疆崛起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神女转世,平定四方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北洋钢铁军魂致诚穿越大夏秀诗词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行走在阳光下的幽灵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txt下载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最新章节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