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如期而至。
王府内外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廊下挂起了各式精巧的灯笼,连门口的石狮子脖子上都系了红绸,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一大早,王大柱便带着福伯和周婉娘,亲自将备好的节礼一一送往各府。给工部崔侍郎的礼,果然以“谢师”为名,是一套难得的古籍孤本和两匹王家工坊最新试织成功的精锦,既雅致又不显俗气。崔侍郎虽未亲自出面,但其管家态度十分客气,显然对这份心思通透的节礼颇为满意。
送往其他衙门和往来商户的节礼也恰到好处,既不张扬,也全了礼数。即便是对那些暗中使过绊子的织造商会成员,王家也依礼送到了府上,让人挑不出错处,反倒让某些收了礼的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午后,王府自家也开始忙碌起来。大厨房里香气四溢,丫鬟婆子们穿梭不息,准备着丰盛的团圆宴。王老抠难得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绸缎袍子,背着手在院子里踱步,看着满府的红火景象,脸上的皱纹都笑深了几分。
林红缨指挥着几个健壮的家丁,将一张巨大的圆桌面抬到花厅中央铺好,又亲自检查了一遍各处的灯笼和烛火安全。芸娘和翠儿则带着丫鬟们在布置餐桌,摆放碗筷,将梅香和秋菊特意调配的、带着桂花清香的养生酒斟入银壶。
周婉娘统筹全局,安排得井井有条。苏静蓉也难得地在白日现身,安静地在一旁帮着核对宴席的菜单和流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轮皎洁的圆月爬上中天,清辉洒满庭院。
花厅内,巨大的圆桌旁坐满了人。主位自然是王老抠,他左手边是王大柱,右手边是周婉娘,其余各位姨太太依次而坐,连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苏静蓉也安稳地坐在了四太太的位置上。福伯作为大管家,也被特许在下首设了一席。
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中间则是一个硕大的、做成月宫蟾兔模样的多层糕饼,做得惟妙惟肖,是周婉娘特意从京城最有名的点心铺子订来的。
“好!好啊!咱老王家,在京城也算是扎下根,过上团圆节了!”王老抠举起酒杯,声音洪亮,带着几分激动,“来,都举杯,咱们一起敬这团圆月,愿咱王家越来越好,愿前线将士早日凯旋,愿天下太平!”
“愿越来越好!”众人齐声应和,纷纷举杯。就连年纪最小的翠儿,也学着样子,小口抿了一下杯中甜甜的桂花酿,小脸瞬间泛起了红晕。
宴席气氛热烈,众人说说笑笑,互相布菜。林红缨嗓门最大,说着护卫队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芸娘和翠儿小声交流着织造上的心得,不时掩嘴轻笑。梅香和秋菊细心地照顾着身边的妹妹们,为她们布菜添汤。周婉娘则不时与王老抠和王大柱低语几句,安排着接下来的活动。
王大柱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温馨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穿越之初,他何曾想过会有这样一大家子人,会在异乡的京城过上如此团圆的中秋。这些女子,性格迥异,却都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老抠有些微醺,被福伯扶着先去歇息了。年轻人则兴致更高,移步到庭院中赏月。
丫鬟们早已在院中的石桌上摆好了月饼、瓜果和热茶。月光如水,倾泻在每个人身上,柔和而宁静。
林红缨闲不住,拿起一个月饼咬了一口,赞道:“这五仁馅的够味!比我在镖局时吃的地道多了!”
周婉娘笑着递给她一杯清茶:“慢点吃,别噎着。这是‘桂香斋’的老师傅做的,自然不同。”
芸娘和翠儿仰头看着天上那轮玉盘般的明月,小声惊叹着它的明亮圆满。梅香和秋菊坐在一旁,安静地品着茶,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
王大柱与周婉娘并肩而立,望着明月,心中一片安宁。他低声对周婉娘道:“婉娘,辛苦你了。这个家,多亏有你。”
周婉娘侧头看他,眼中映着月光,温柔似水:“相公说的哪里话,这是妾身的本分。”她轻轻靠向王大柱的肩膀,“只要家人安好,月常圆,人长安,妾身便心满意足了。”
就在这时,苏静蓉悄无声息地走到王大柱身侧,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相公,刚收到的消息。北线战事,朝廷援军已至,与守军合兵一处,稳住了防线。北漠内部似有退意,攻势缓了许多。”
王大柱眼神微动,点了点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战事若能缓和,于国于民都是幸事,王家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他没有声张,只是举起茶杯,对众人道:“来,我们再以茶代酒,共敬此月。愿往后岁月,皆能如此刻般,阖家安康,喜乐顺遂。”
“敬明月!”众人纷纷举杯,笑语欢声再次在月下回荡。
月光笼罩着王府,也笼罩着这座庞大的京城。明处是团圆喜庆,暗处或许仍有波澜诡谲,但在此刻,这一方庭院里,只有温馨与期盼。王大柱知道,未来的路还长,挑战也不会少,但只要家人同心,便没有什么难关是过不去的。
他抬头,望向那轮亘古不变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与力量。
喜欢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