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带着那来自深邃宇宙的未知文明残骸与那块散发着微弱荧光的晶体板,如同一只满载着秘密的归巢之鸟,悄然降落在残焰峰的起降坪上。这一次验证航行的成功,以及那跨越星海带回来的“战利品”,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源天阁每一位成员的心中。长久以来笼罩在流亡阴霾下的低沉士气,被一种混合着好奇、兴奋与巨大使命感的热烈情绪所取代。工坊里敲打声更加密集,实验室的灯火彻夜不熄,连空气中都仿佛跃动着名为“希望”的电弧。
然而,这股热潮之下,是那远古残骸所带来的、深不见底的谜团,它像一座沉默的冰山,刚刚向航行者们展露了它的一角,那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却足以让任何有识之士感到心悸。
凌曜将自己几乎完全封闭在了源天阁最深处的核心秘室。那里,万法源核——源天阁的智慧中枢,正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运转着。无数道能量流如同活化的神经脉络,缠绕、探察着悬浮在中央的晶体板。它不再是死物,而是在源核的刺激下,时而如呼吸般明灭,时而流淌过瀑布般的数据流光,时而又发出只有灵觉才能感知的、细微如星尘低语般的嗡鸣。凌曜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的神识与万法源核深度链接,共同在这片陌生的信息荒漠中跋涉,试图破译其独特的能量结构与信息编码方式。这就像是在学习一种失落的宇宙语言,每一个“音节”都蕴含着颠覆认知的可能。
与此同时,在天工部那充斥着灵火熔炉与精密符阵的庞大工坊内,公输鲁正带领着他最得力的弟子们,对希望号带回的其他残骸零件进行小心翼翼的拆解与反向工程。这些零件的材质非金非玉,结构精妙绝伦,许多连接方式甚至违背了常规的物理常识,更像是意念的直接具现。“巧夺天工”四个字,在这里似乎失去了分量。公输鲁常常对着一块看似浑然一体、却能在能量刺激下自行分解重组的构件发呆,粗犷的脸上写满了惊叹与困惑。“这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一条技术路径,”他对着身边记录数据的弟子感叹,“我们的‘实学’,讲究的是格物致知,驾驭物质,转化能量。而他们……他们似乎更擅长驾驭‘信息’本身,或者说,是精神。”
藏经阁深处,被岁月尘封的典籍之间,风不语的身影几乎与那泛黄的书页融为一体。他放弃了平日最爱的躺椅与酒葫芦(虽然酒气依旧萦绕不散),整日埋首于那些描述仙界古史、乃至疑似前代文明遗迹的孤本、残篇之中。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墨锭与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他的指尖划过那些模糊不清的文字和寓意难明的星图,神识如最精密的筛网,过滤着浩瀚如烟海的信息,寻找着能与那残骸、那晶体板产生共鸣的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七个不眠不休的日夜后,转机终于来临。
那是一个能量波动异常剧烈的夜晚,万法源核的光芒几乎将整个秘室映照得如同白昼。凌曜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几乎在同一时间,公输鲁通过对一个关键能量节点结构的破解,证实了某种灵能共振模型的存在。而风不语,则在一卷名为《星海遗尘录》、几乎快要化作飞灰的残篇中,找到了一段被前人视为荒诞传说的记载。
三人齐聚核心秘室,将各自的发现拼凑在一起。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星辰,终于被连接成了模糊的星座。
这个失落文明,自称为“星语者”。他们并非如仙界修士般依赖个人修炼肉身与元神以求得道超脱,而是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专注于发展集体意识与一种基于灵能(一种高度纯化、可与星辰共鸣的精神能量)的科技体系。他们擅长与星辰共鸣,建立跨越浩瀚星海的超远距离精神链接,并以此进行沟通与宇宙导航。他们的科技树,与天工族侧重物质与能量转化的“实学”截然不同,更偏向于精神、意识与信息的“虚学”。然而,万法源核的微弱感应并非错觉,在《星海遗尘录》的只言片语中提到,这两种看似背道而驰的道路,在追求理解宇宙终极法则的最高层面上,曾有过遥远的、如同弦音共振般的交集与共鸣。
“星语者……”风不语喃喃道,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以群星为语,以意识为舟……何等恢弘的文明图景。”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也最令人心悸的部分。那块晶体板中残留的最核心信息碎片,在万法源核不惜代价的全力解析下,终于被艰难地解读、呈现出来。
秘室中央,能量光影交织,勾勒出一幅令人灵魂震颤的景象:
无垠星海深处,一颗星球沐浴在柔和而强大的灵能光辉中,那光芒并非来自恒星,而是源于星球本身,源于其上每一个智慧生命彼此连接、共同构筑的庞大灵能网络。那网络如同星球的神经网络,流光溢彩,充满了生机与智慧的交响,那是星语者繁荣的母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共同体。
然而,毁灭毫无征兆地降临。
并非陨星撞击,并非能量爆发,甚至并非任何已知形式的攻击。虚空,被一种难以名状的、纯粹的“黑暗”无声地撕裂。那不是物质的黑暗,不是缺乏光线的黑,而是一种概念的“无”,是存在本身被否定、被抹除的绝对寂静。它如同滴入清水中的墨滴,迅速扩散,所过之处,那辉煌的灵能网络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冰雪,瞬间消融、崩解。光影中,仿佛能“听”到无数星语者集体意识在接触到这“黑暗”时,发出的最后哀嚎——那不是声音,而是意识层面传递出的极致恐惧、绝望与最终的……湮灭。繁荣的母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灵光熄灭,意识沉寂,最终化为一颗死寂的、仿佛从未存在过生命的岩石星球。画面到此,戛然而止,只留下那片吞噬一切的、令人窒息的“虚无”。
秘室内,一片死寂。只有万法源核能量流转的低沉嗡鸣。
风不语的脸色前所未有地凝重,他猛地抓起腰间的酒葫芦,狠狠灌了一大口,辛辣的液体似乎也无法驱散那彻骨的寒意。“吞噬灵网……湮灭意识……抹除存在的一切痕迹……”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与我在不止一本上古残卷中看到的、关于那些突然之间彻底寂灭,连传说都几乎未曾留下的文明特征……太像了。那些古籍的作者,往往语焉不详,讳莫如深,只以‘大寂灭’、‘终末之影’称之。更有一些最为古老的禁忌篇章,隐晦地提及,这无数纪元背后,似乎有一只无形黑手,在收割文明,吞噬大道,谓之——‘道噬’!”
“噬道者!”
凌曜瞳孔骤然收缩,吐出这三个字时,感觉自己的元神都在微微震颤。虽然那光影景象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的敌人形象,甚至连那“黑暗”本身都更像是一种现象而非实体,但这种抹除一切存在痕迹、吞噬文明根基的方式,与玄明子师尊当年和他自己,基于地球遭遇和仙界远古秘辛所推测出的、那潜藏在宇宙阴影中的终极敌人——“噬道者”的行事风格,高度吻合!
这不仅仅是一次考古发现,这是一份来自远古的血淋淋的证词!它冰冷而残酷地证实了,他们假想中的终极敌人,其恐怖的黑手早已伸向宇宙的各个角落,如同最贪婪的收割者,无情地湮灭了无数像星语者这样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星语者文明,并非特例,很可能只是那漫长毁灭名单上的其中一个。
一个更深的寒意,随之侵入凌曜的心底。地球,他们魂牵梦萦的故乡,之所以被“噬道者”如此“重点关照”,不惜布下万年迷局,引发仙界与魔道的冲突乃至最终导致其飞升遁逃,是否正是因为地球人类那独特而复杂的集体意识结构,或者其文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某种难以估量的潜力,对于“噬道者”而言,是某种前所未有的“珍馐”,或者……是某种潜在的、足以威胁到它们存在的力量?
未知文明的发现,非但没有带来拨云见日的喜悦,反而像一片更加沉重、更加浓郁的阴云,带着宇宙尺度的森然寒意,笼罩在残焰峰的上空,压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那晶体板中记录的绝望哀嚎,仿佛还在空气中无声地回荡。
归乡之路,此刻在他们眼中,已不再仅仅是跨越无尽星海的空间阻隔。它更是一场在黑暗森林中,与那专门收割文明的宇宙终结者为敌的、绝望而又必须进行的生存之战。前路,似乎比他们想象中还要黑暗、还要艰险万倍。然而,星语者的毁灭,也像一盏血色的警示灯,照亮了敌人的存在,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后退,即是永恒的湮灭。
喜欢我的大道在家乡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的大道在家乡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