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发布的“安民告示”与紧随其后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如同两道性质迥异的浪潮,先后冲击着帝国的舆论与权力中心。效果立竿见影,却也引来了更深层次的暗流。
在东南,人心渐稳,阿娇与张沐的威望不降反升。“保护文明火种”的叙事,与开拓海疆、发展格物的现实利益紧密结合,使得夷洲及周边州郡的士民工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兰台与都护府的旗帜之下。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东南地方官员,也因切身感受到海贸与格物带来的政绩与实惠,开始更加明确地倾向于支持长公主的政令。
然而,在长安,暗处的反击来得更快、更阴险。
未等刘荣依照馆陶公主之计正式下旨设立“格物总院”,数道来自不同御史、言官的弹劾奏章,便如同约好了一般,递到了御前。这一次,他们的矛头并未直接指向阿娇,而是精准地对准了张沐!
弹劾的罪名罗列得清晰而致命:
其一,拥兵自重,藐视皇权。指张沐身为外臣,长期执掌夷洲重兵,自辟幕府,其麾下将领兵卒“只知张都护,不知有朝廷”。此次长公主巡幸,夷洲水师调动频繁,阵势浩大,远超护卫所需,其心叵测。
其二,结交内侍,窥探宫闱。隐晦提及张沐与兰台,尤其是与长公主身边近侍过往甚密,有打探内宫消息之嫌,破坏朝廷法度。
其三,滥用职权,耗费国帑。指其以研究“文明火种”为名,在夷洲大兴土木,广设工坊,招募流民,所耗钱粮巨大,却未见明显利于朝廷之实效,恐有借机敛财、蓄养私兵之实。
这几道奏章,避开了难以直接攻击的阿娇,将全部火力集中在了功高震主、且身为男子的张沐身上。其言辞看似公允,实则字字诛心,尤其“拥兵自重”与“结交内侍”两条,更是深深刺痛了刘荣那敏感多疑的神经。
“好好好!好一个张沐!好一个东海都护!”刘荣看着这些奏章,气得浑身发抖,之前对阿娇独占“火种”的愤怒,此刻尽数转移到了张沐头上。在他心中,阿娇毕竟是血缘至亲,监国亦有先帝遗命,而张沐,一个外姓臣子,凭什么拥有如此大的权柄,还与自己的姑母关系匪浅?
馆陶公主在一旁适时添火:“皇帝,这张沐确是一大患。阿娇或许只是受其蒙蔽蛊惑。若能剪除其羽翼,阿娇失了倚仗,自然便会回归正途,那‘文明火种’也能顺利归于朝廷。”
刘荣眼中寒光闪烁,显然已被说动。
夷洲,都护府。
关于长安弹劾的风声,很快通过兰台的渠道传了回来。
张沐闻讯,只是淡淡一笑,将密报置于案上,继续与麾下将领商讨加强沿岸巡逻,防备胥弥报复的事宜,仿佛被弹劾的不是他自己一般。
倒是副将等人愤愤不平:“都护!长安那些人简直是血口喷人!拥兵自重?若无都护与将士们浴血奋战,何来东南海疆之安宁?结交内侍?兰台与都护府协同处理海疆事务,本是职责所在!耗费国帑?夷洲如今赋税充盈,足以自给,何曾多要朝廷一分银子!”
张沐抬手止住众人的议论,目光平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此举,意在剪除殿下臂膀,其最终目标,仍是殿下与那‘星核’。我等若自乱阵脚,便是正中其下怀。”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阿娇:“殿下,看来长安是铁了心要伸手了。”
阿娇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幽深。她早已料到会有此一招,只是没想到对方动作如此之快,且如此精准地选择了张沐作为突破口。
“他们这是欺你手中无直奏之权,欲以朝堂舆论压你。”阿娇冷声道,“既然如此,我们便给他们一个‘交代’。”
她沉吟片刻,下令道:“无采,以兰台名义,行文兵部、吏部及御史台,就弹劾所列诸条,逐一据实驳斥。言明夷洲兵员数额、钱粮用度皆有定规,幕府属官皆依制奏报,与兰台往来皆为国事,有档可查。行文需不卑不亢,列明数据,以正视听。”
“同时,”阿娇目光转向张沐,“以你东海都护名义,向陛下上表,自请……削减夷洲水师员额三成,并奏请朝廷派遣专员,常驻夷洲,监理都护府钱粮开支与兵员操练。”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殿下!不可!”副将急道,“水师乃海疆屏障,削减三成,如何应对蓬莱威胁?让朝廷派人监理,岂不是将刀柄递于他人之手?”
张沐亦是微微蹙眉,看向阿娇,眼中带着询问。
阿娇神色不变,从容解释道:“虚虚实实,方能破局。主动削减员额,是向朝廷示弱,表明我等并无拥兵自重之心。至于员额削减后,战力如何维持……”她看向张沐,嘴角微扬,“格物所新改进的弩炮、战船,其效能提升,足以弥补人数劣势。此事你知我知即可。”
张沐立刻领会。这是以退为进,明面上削弱力量,实则通过技术升级,保持甚至提升战斗力。而且主动要求朝廷派员监理,更是将可能的暗中监视,变成了明面上的、受规则制约的行为,反而更容易应对。
“至于胥弥,”阿娇继续道,“他刚受重创,短期内未必有能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且他若知朝廷在掣肘我等,恐怕会更乐于坐山观虎斗,不会轻易来犯。我们正可借此机会,一方面稳住长安,另一方面加紧研究星核,提升实力,并着手探寻那‘碎片’的线索。”
一番剖析,条理清晰,将不利局面转化为喘息与发展的契机。众人闻言,心下稍安,不禁为长公主的深谋远虑所折服。
“臣,明白。这便去准备奏表。”张沐拱手,眼中恢复了沉着。
就在阿娇与张沐定策应对长安风波之时,远在蓬莱的胥弥,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汉廷内部因“星核”而起的纷争。
他站在海图前,看着代表夷洲与长安的标记,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内斗,永远是文明衰败的开始。”他轻声自语,“陈阿娇,张沐,纵使你们得了星核认可,又能如何?在这人心的泥沼中,你们能挣扎几时?”
他沉吟片刻,对侍立一旁的暗卫首领吩咐道:“让我们在长安的人,再加一把火。同时,传令‘蜃楼’,可以开始下一步行动了。我们不能让汉家人……太清闲了。”
暗流,从未止息,反而在各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下,愈发汹涌。阿娇与张沐虽暂得应对之策,但前路之险恶,依旧超乎想象。而对星核碎片的追寻,也注定将是一场遍布荆棘的漫长征途。
喜欢金屋辞:凤弈未央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金屋辞:凤弈未央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