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彼岸归宗
南海之滨,惊涛拍岸。
古尘盘坐在最高的礁石上已七日七夜,任由风吹浪打,身形岿然不动。问道剑横于膝前,剑身上流转的道纹与海浪的韵律产生着奇妙的共鸣,每一次潮起潮落,都让剑身上的道纹更加清晰一分。
苦海中,那座白玉般的神桥绽放着无量光芒,桥身上的万千道纹仿佛活了过来。北海的浪涛道纹在桥左侧奔流不息,西荒的星辰道纹在桥右侧熠熠生辉,南疆的生机道纹在桥面蔓延生长,东海的浩瀚道纹在桥下汹涌澎湃。这些道纹交织成一幅大道的画卷,在神桥上演绎着天地至理。
第七日,当初升的朝阳跃出海平面,第一缕阳光照在古尘脸上时,他忽然睁开双眼。
那一瞬间,苦海翻涌,神桥延伸至不可知的深处。他忽然明悟了穆老的话——彼岸不在远方,就在脚下。苦海即是彼岸,迷途即是归途。修行不是为了抵达某个终点,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明心见性。
一声轻喝,不似以往那般惊天动地,却带着某种返璞归真的道韵。声音很轻,却仿佛与天地共鸣,连拍岸的惊涛都为之一静。苦海平静下来,神桥化作一道永恒的金光,贯穿苦海始终,连接着现实与虚无,贯穿了时间与空间。
彼岸境,成了!
穆老的身影在朝阳中显得格外凝实,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来,欣慰笑道:好!彼岸既成,你已真正踏上求道之路。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如今你既知苦海即是彼岸,便该回归宗门,寻根溯源了。
古尘颔首,望向北方。那里是太阳神教的方向,也是他这一脉的根。这一年多的历练,让他明白了宗门的意义——不仅是修行的依托,更是心灵的归宿。
三日后,古尘来到太阳神教南荒分支——金乌观。
观门巍峨,高达十丈,通体由赤金神石砌成,门楣上刻着的三足金乌图腾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振翅高飞,散发着灼热的大日气息。两个守门弟子身着赤金道袍,见到古尘正要询问,却见他取出了一枚赤金令牌。
令牌上刻着一株扶桑神树,树枝间栖息着三足金乌,散发着纯正的太阳气息。
扶桑令!弟子惊呼,态度立即变得恭敬,师兄请稍候,我这就去通报观主。
不多时,一个身着赤金道袍的中年道人快步走出。道人面如冠玉,目含金芒,周身散发着如烈日般的气息。见到古尘手中的扶桑令,他神色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可是古尘师侄?穆师兄他......
古尘躬身行礼,将扶桑令双手奉上:弟子古尘,奉师命回宗。
观主接过扶桑令,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随后扶起古尘,感慨道:穆师兄为守夜人一脉付出太多。当年他执意要寻找轮回骨传人,独自离开宗门,这一去就是三百年。你能平安归来,他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进入观中,古尘才真正感受到太阳神教的底蕴。随处可见扶桑树纹,空气中弥漫着纯阳气息,每一口呼吸都让他体内的太阳经自主运转。道路两旁栽种着赤阳木,枝叶间流淌着太阳真火,偶尔有金乌虚影在树梢间飞舞。
你这一脉,源自太阳圣皇。观主边走边介绍,声音中带着自豪,当年圣皇在扶桑神树下悟道千年,观日出日落,感天地至阳,最终创出太阳经,立太阳神教。后来神教分为多支,我们金乌观便是南荒分支,专门守护南荒这片土地。
来到传功殿,观主召集众弟子。殿内金碧辉煌,四壁刻画着太阳圣皇悟道的故事,穹顶上镶嵌着九颗太阳神石,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这位是古尘,穆师兄的亲传弟子,今日回归宗门。
殿中顿时响起阵阵议论。穆老在宗内地位特殊,守夜人一脉更是备受尊敬。众弟子看向古尘的目光中,既有好奇,也有敬佩。
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率先走出,他赤发金瞳,气息灼热如烈日,显然是修炼太阳经有成。他拱手道:楚惊天,见过古尘师弟。早就听闻守夜人一脉的传说,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接着一位红衣女子上前,她眉目如画,英姿飒爽,腰间系着一根赤金长鞭:炎舞。听说你独自在外历练多年,改日定要切磋一番,让我见识见识守夜人的手段。
温文尔雅的赵清河,气息如春日暖阳,让人如沐春风;
沉默寡言的石破天,气势如磐石般厚重,站在那里就如同一座山岳;
活泼灵动的苏小小,眼神中跳动着火焰,好奇地打量着古尘;
还有擅长炼器的火工、精通阵法的玄机、专研丹道的药尘......
古尘一一回礼,感受到同门之间真挚的情谊。这就是宗门,这就是根。在外漂泊多年,他终于找到了归属。
三日后,观主召见古尘。
青霞派即将举办百年一度的论道大会,你代表金乌观前去交流。观主取出一枚赤玉简,这是请柬。青霞派与我教素有往来,你正好借此机会见识各派英才,也让我金乌观威名远扬。
临行前,楚惊天找到古尘,递过一个赤玉瓶:这是用太阳真火凝练的大日金丹,对修炼太阳经有极大帮助。青霞派以阵法闻名,他们的九霞迷天大阵很是了得,小心应对。
炎舞也送来一道符箓,符箓上刻画着一只振翅欲飞的金乌:金乌遁符,危急时刻可化虹而走,瞬息千里。记住,打不过就跑,不丢人。
赵清河送来一卷阵图:这是我研究各派阵法的心得,或许对你有用。
石破天默默递过一面赤金小盾:防身。
苏小小塞给他一包零食:路上吃。
带着同门的赠礼和祝福,古尘踏上前往青霞派的路途。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
七日后,古尘抵达青霞山脉。
但见群峰耸立,霞光万道,整片山脉都笼罩在氤氲灵气中。七彩霞光在峰峦间流转,形成天然的守护大阵。山门前已有各派弟子聚集,个个气度不凡,或御剑而来,或乘云而至,或骑着灵兽,展现着各派的风采。
可是金乌观古尘道友?一个清朗声音从身后传来。
古尘回头,见一个青衫书生含笑而立。书生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手持一柄白玉折扇,扇面上画着青云缭绕的山峰,气度儒雅出尘。
在下青云门李清风。书生拱手见礼,动作潇洒自然,久闻金乌观太阳经玄妙,今日得见道友,果然如大日临空,气象万千。
古尘还礼,感受到对方身上纯净的青云道韵:李道友过奖。青云门的青云直上诀也是名震天下。
二人相谈甚欢,一同进入青霞派。沿途李清风为古尘介绍各派弟子,如数家珍:
那位白衣如雪的女子是冰魄阁雪无痕,一手冰系道法出神入化,据说曾冰封百里山河;
那边几个光头的是金刚寺的弟子,炼体功夫了得,金刚不坏身已臻化境;
看到那个背着古琴的了吗?天音谷传人妙音仙子,以音律入道,一曲可引动天地共鸣;
还有那边穿紫袍的,是神宵派弟子,擅长雷法......
来到客舍安置后,古尘在园中漫步。青霞派的建筑典雅精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可见阵法痕迹。忽闻一阵悠扬琴声从远处传来,琴声清冷如冰,却又在冷冽中蕴含着无限生机。
循声而去,见雪无痕正在梅林中抚琴。她白衣胜雪,与红梅相映成趣,冰蓝色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修长的十指在琴弦上轻抚,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雪花飘落。
好琴艺。古尘由衷赞叹,琴声虽冷,却暗含春意,想必道友已得冰系道法真谛——极寒之中孕育生机。
雪无痕抬头,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古道友也懂音律?
略知一二。古尘在亭中坐下,音律与剑道相通,都在于韵律与节奏。道友琴声中阴阳相济,刚柔并蓄,已得大道三昧。
雪无痕眼中讶色更浓,琴声微微一顿:道友果然不凡。能听出琴中真意者,天下少有。
这时李清风也闻声而来,笑道:如此雅集,岂能少了我?
三人很快成为好友,每日论道切磋。古尘的太阳经至阳至刚,与李清风的青云道法、雪无痕的冰系道法相互印证,让他对大道有了更深理解。他发现,至阳之中可生阴柔,极寒之内可藏温暖,青云之上可接苍穹,万法殊途同归。
这日论道时,古尘心有所感,问道剑自动出鞘,在庭院中舞动。剑势时而如大日煌煌,照耀天地;时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时而如青云直上,逍遥自在;时而如冰雪聪明,洞彻虚妄。四种截然不同的道韵在剑势中完美融合,阴阳刚柔变化无穷。
李清风看得目眩神迷,折扇轻拍掌心:妙哉!古道友此剑,已得道韵真谛。刚而不暴,柔而不弱,变化无穷却又万变不离其宗。
雪无痕也微微颔首,冰蓝色的眼眸中泛起涟漪:刚柔并济,阴阳相生,此剑已超脱招式范畴,近乎于道。
古尘收剑微笑:与二位论道,让我获益良多。太阳经虽至阳至刚,但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今日方知,阴阳相济才是大道根本。
论道大会前夕,古尘在月下静坐。问道剑横于膝前,剑身道纹与月华交相辉映,仿佛在呼吸一般。沉香木剑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心神宁静。
他想起金乌观的同门,想起青霞派新交的朋友,想起这一路的经历。彼岸境界在他心中越发清晰——修行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在万丈红尘中明心见性。宗门是根,朋友是缘,这一路的经历都是修行的资粮。
明日论道,他期待着与各派英才切磋交流。这不仅是一场比试,更是一次证道之旅。他要让太阳神教的威名远扬,也要在论道中印证自己的大道。
问道剑轻颤,似乎在回应他的期待。剑身上的扶桑树纹在月下若隐若现,仿佛与遥远的太阳神教本源共鸣。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道心前所未有的澄明,仿佛与这天地,与这明月,与手中的剑,与远方的宗门,都产生了一种玄妙的联系。
这一夜,月华如水,道心澄明。古尘知道,明天的论道大会,将是他修行路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喜欢遮天之太古人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遮天之太古人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