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在军事上的主动出击、控制区的积极扩张、政权的初步建立,这些“明线”上的行动固然重要,但楚云飞的视野早已超越了眼前的战场。他深知,决定未来格局的,不仅是明面上的枪炮和地盘,更在于对信息、对关键节点、对人心向背的掌控。尤其是在抗战胜利曙光已现的背景下,为战后必然到来的复杂局面做准备,一张深入敌后、覆盖广泛、反应灵敏的情报网,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多装备一个主力团。
这一日深夜,指挥部内炭火昏黄,楚云飞、方立功,以及一位名叫“影子”、极少露面、直接对楚云飞负责的情报系统负责人,三人围坐在一张铺满纸条和简易地图的方桌前。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和紧张的气息。
“团长,” “影子”的声音低沉沙哑,仿佛带着地下的寒意,“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对现有情报网络进行了全面评估。目前,我们的眼线主要集中在晋南及周边日占县城、交通要道,对日军大队以上调动、重要物资运输能提前预警,但对高层决策、战略动向,特别是平津、太原、甚至东北、华东等日伪核心区域的情况,掌握依然有限,如同隔靴搔痒。”
方立功补充道:“是啊,团长。将来鬼子一倒,华北乃至全国,瞬间会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重庆、延安,还有各路神仙,都会扑上来抢果子。到时候,谁信息灵通,谁动手快,谁就能占得先机。我们现在不把触角伸出去,提前布局,到时候就会变成聋子、瞎子,只能任人宰割。”
楚云飞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如鹰。他面前摊开的,是一张标满了符号的华北及部分全国简图。沉默良久,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时不我待!必须立刻行动,将我们的情报网络,向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全力推进!目标,不仅仅是服务眼前的抗战,更要为战后接收大城市、控制交通线、乃至在未来的政治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看向“影子”,语气斩钉截铁:“老邢(‘影子’的化姓),从现在起,情报工作是全军第一优先任务!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半年之内,我要看到成效!”
“影子”从随营学校毕业学员、地方党组织推荐的可靠青年、甚至策反的伪政府底层职员中,秘密选拔了一批背景清白、头脑灵活、忠诚度经过残酷考验的骨干。他们被分为若干小组,接受包括密写、电台使用、化装、侦察、反跟踪、心理素质在内的强化训练。随后,像水滴渗入沙地般,被派往不同方向:
派遣人员伪装成商人、学生、难民、甚至利用特殊关系打入伪政府机关、报社、商会,目标是建立长期潜伏据点,获取战略层面情报,特别是关东军动向、伪满政权内部情况、以及苏军可能对日作战的征兆。
利用原有的商业网络(西北垦业公司分支)作掩护,向华东大城市渗透。目标是与当地抗日力量建立联系,监控津浦、平汉铁路沿线日军重兵集团动向,并开始绘制主要城市的城防、仓库、重要机构分布图。
主要针对第一战区和重庆方向。既要监视日军,也要密切关注国民党内部各派系动态、重庆对华北的意图,以及可能北上的中央军部队情况。
保持与重庆、延安的间接联系通道,监控国际援助路线,并尝试与盟军情报机构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为确保安全,楚云飞严格规定采取“单线联系、垂直领导”的模式。潜伏人员之间互不知情,只与指定的、绝对可靠的交通员联系。交通员之间也尽量减少横向接触。情报传递采用多层次、多方式:密写信件、死信箱、秘密电台(功率极小,定时定点短暂开机)、甚至利用商业电报密码本。核心情报由“影子”亲自筛选、分析后,直接报楚云飞,知情范围严格控制。
短期任务,搜集日军作战计划、兵力部署、后勤补给、内部矛盾等军事情报,直接服务于当前作战。
长期任务,绘制城市地图、摸底重要基础设施(电厂、水厂、银行、监狱)、调查伪政权头目、地方实力派、帮会头子、知名士绅的政治倾向、社会关系、财产状况,为日后接收、管理、统战做准备。甚至秘密收集某些国民党顽固派、特务机关在沦陷区的活动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楚云飞特批了一笔秘密经费,由“影子”直接支配,用于购买电台、证件、服装、贿赂敌方人员、安置潜伏人员家属等。他明确指示:“该花的钱,一分不能省!情报工作的投入,是效益最高的投资!”
计划执行过程充满危险和牺牲。有的交通员在穿越封锁线时被捕牺牲;有的潜伏人员因身份暴露惨遭杀害;有的联络点被破坏,线索中断。但整个网络仍在顽强的意志和周密的组织下,如同蛛网般,悄无声息地向敌占区的纵深蔓延。
数月后,成效初显。通过新建立的情报网,358团比以往更早获悉了日军对太行区的一次中等规模扫荡计划,得以提前转移群众、布置伏击;获得了平津地区日军物资库存的粗略清单;甚至收到了一份关于阎锡山派员与北平伪政府人员秘密接触的模糊情报。虽然大多还是零散信息,但信息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已不可同日而语。
楚云飞看着“影子”送来的最新一期《敌情内参》(内部绝密简报),上面不仅有军事动态,还有平津几所大学学生思想动向、某些伪市议员之间的矛盾等“软情报”,他满意地点点头,对方立功说:“立功兄,你看,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将来可能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们现在撒出去的网,将来收回的,可能就是一座座城池,一片片江山!”
方立功深表赞同:“团长深谋远虑!有了这张网,我们就不再是困守山沟的瞎子,而是能放眼华北、甚至全国的棋手了!”
情报网的深化,是楚云飞战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暗棋。它标志着358团从一支单纯的战术作战单位,开始向一个具备战略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并为战后进行深远政治布局的综合性力量蜕变。这张在黑暗中悄然织就的大网,不仅服务于眼前的抗日斗争,更将伸向了未来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关口。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系列之楚云飞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