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四日,崇祯帝宣布京师戒严,并急调距离京师最近的宣大总督卢象升、三边总督洪承畴等率军勤王。
清军右路军在京畿地区大肆劫掠,攻陷昌平、平谷、宝坻等地,又焚毁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享殿,京师震动。
左路军多尔衮部则于九月二十八日进抵喜峰口东侧的青山关。
明军因主力被牵制在墙子岭,此处防守薄弱,右路清军以骑兵突袭,拆毁边墙后迅速入关,
其中左路军多尔衮率军从青山关攻入后,直逼通州,两路清军随后在通州会师,
清军会师后企图直扑北京。
保定总兵曹鸣雷与通州知州汪峰华紧急率部防御通州,通州作为京师门户,一旦失守京师亦将无险可守。
曹鸣雷亲登城墙,率领五千明军与后金前锋展开激战,后金兵架云梯攻城,明军以火铳、滚木、礌石顽强抵抗,双方激战三日,明军伤亡近半,曹鸣雷也身中数箭,却始终坚守城池不退。
清军见通州久攻不下,且担心明军援军合围,最终放弃攻城,转而向南劫掠。
其后清军过通州南下,于涿州再度分兵。
西路军沿太行山东麓攻掠北直隶、山西,东路军则沿运河沿途劫掠。
与此同时皇太极为配合岳托、多尔衮的攻明,亲自率领清军主力围困锦州,试图牵制辽镇山海关、宁远、锦州一线,防止其回师救援京畿。
朝堂之上察觉到这是又一次的清军大股入侵,当朝堂文武百官还在争论不休之时。
崇祯就力排各种拖延商议,明兵部即刻以八百里加急赶往重庆。
呼唤太子少保、左柱国将军、援剿总兵杨凡火速勤王。
内阁即刻拟写敕旨,拟好后交司礼监秉笔太监快速批红,再加盖御印,全程未超过一个时辰。
旨意送达兵部后,兵部尚书杨嗣昌立即签发火牌(军事紧急通行凭证),附旨意副本,指定数名兵部捷报官传旨,同时发文给沿途各省督抚,要求为凯旋军勤王沿途提供粮草、驿站支持。
信使以最快路线离开京师。
此时,距离清军破关,已过去五日。
……
崇祯十一年,秋,高阳县外。
寒风卷着尘土,吹过临时搭建的简陋营区。
马文才蜷缩在用粗木围成的栅栏角落里,浑身像是散了架,止不住地微微哆嗦。
他穿着一身破烂不堪、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棉袍,脸上布满污垢,眼神空洞地望着栅栏外影影绰绰、喧嚣嘈杂的清军营地。
半个月了。
自从他贱卖昌平祖产来到通州城外开了一家驿栈后,便是又苦心经营了两年,眼看着刚有了点起色便再次被入关的清军焚毁。
直到自己被如狼似虎的清军游骑从藏身的柴垛里拖出来,戴上锁链,像牲口一样被驱赶着南下,时间便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月。
后悔,每日脑海里想的都是后悔。
“贪!叫你贪!”
想到此处,马文才再次气愤地扇自己耳光,在心里狠狠咒骂自己明明听说东虏又破口了,怎么就舍不得驿站里那点刚置办起来的家伙什,那几匹骡马?
总以为他们打到通州还得些时日,总想着再多赚一天……
结果就是清军的马蹄比他想象中快得多,他甚至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呼啸而来的骑兵堵在了驿站里,眼睁睁看着心血被付之一炬,自己则再次沦为阶下囚。
他不由得想起崇祯九年,同样是清军入关,昌平老家产业毁于一旦,家人失散。
幸好后来遇到那支川兵击败了建奴,他才侥幸逃脱,揣着最后一点银子跑到通州从头再来。
可这贼老天,仿佛专跟他过不去。短短两年噩梦重演,可这次,还有人来救吗?
栅栏里,挤满了这次清军南下沿途掳来的百姓。
哭声、哀叹声交织在一起,马文才看着他们,心里竟有些麻木的优越感。
他已经历过一次,知道哭没用、求饶也没用,只会消耗自己的体力。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只要活下去,说不定就能拖到上次那样的官军来救。
肚子里传来火烧火燎的饥饿感,栅栏门被粗暴地打开,几个穿着棉甲的汉军兵丁吆喝着,又开始像上次那般挑拣货物一样拉人。
看那架势,是要驱赶这些包衣俘虏去做苦力,或者去攻打前面那座城池。
抓他的这一路建奴离开通州后,就一直沿京杭大运河西侧南下,接连经过新城、雄县。
前几日还试图突破保定巡抚张其平的防线。那几日马文才一直盼望保定兵能击败这支建奴,将他救出去。
但后来他这才明白这些官军与上次那支川兵的区别,他听说保定兵不敢与这路建奴对战,只敢守着自个儿的城池。
清军不愿进攻重兵把守的城池,于是转而又南进很远,到达了这里。
马文才认得这地方,这里是高阳县。
他听有人说这城里好像有个大官,是以前皇上的老师,姓孙。
马文才心里矛盾极了,他既希望这高阳城能像铁桶一样,把这伙杀千刀的东虏挡住,最好能有天兵来援,把这些畜生杀个片甲不留。
可另一个声音又在绝望地嘶喊,城要是守得太狠,他们这些被驱赶在最前面的包衣俘虏自然也活不了。
最终还是饥饿最终战胜了一切,他挣扎着爬起来踉跄着挤到栅栏边,对着外面看守的清兵,他记得,上次在昌平被掳时,也是因为主动站出来去进攻房县,才混到了一点能吊命的吃食。
清军小头目打量了他几眼,似乎觉得他虽然面色蜡黄,但骨架还在,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出列。
马文才混在一群被挑选出来的青壮俘虏中,被押解着走向营寨前沿。他偷偷抬眼望向远处那座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孤寂的城池。
心里七上八下,五味杂陈。
他真心希望那位姓孙的老大人真有通天本事,能守住这城,可一想到城上可能射下来的箭矢,砸下来的滚木礌石,他又腿肚子发软,恨不得这城立刻望风而降。
被拉出来的包衣越聚越多,逐渐形成茫茫一片,随着许多清兵督战队赶到他们后边,这支炮灰队伍开始了对高阳的进攻。
崇祯十一年秋,清军进攻高阳城。七十六岁的孙承宗率家族成员及百姓坚守高阳。
城破后,多尔衮部下试图以金银赎死诱降。
孙承宗严词拒绝后以弓弦自缢,其子五人、孙六人及族人共三十余人同死。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