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影核”能量成分分析与安全利用、以及高强度能量屏蔽技术的攻关已经持续了数周,进展却比预想的更为艰难。
首席科学家王启年站在一个被多重力场隔绝的分析台前,台上悬浮着一缕被强行拘束、不断试图侵蚀力场壁的暗紫色能量流,这是从之前战斗中捕获的“影傀”残骸中提炼出的核心能量样本。
旁边的大型灵能共振谱仪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上滚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数据。
“还是不行,”一位负责能量结构分析的高级研究员摇了摇头,语气带着挫败。
“这种能量的惰性极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式不符合我们已知的任何能量-物质相互作用模型。
尝试了七百四十三种不同的灵能频率和粒子束轰击方案,都无法有效穿透其核心结构,更别提进行安全的分离和提纯了。”
王启年眉头紧锁,盯着那缕仿佛拥有生命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连安全地分析它都做不到,想找到净化其中精神干扰成分的方法更是无从谈起。”
“是的,主任。它的结构稳定性高得不可思议,就像……就像被某种超越我们理解的物理法则锁死了一样。
强行分解的唯一结果,就是引发剧烈的能量坍缩和污染性扩散,我们之前已经损失了三台高精度分析探针了。”
另一旁,负责能量屏蔽项目的小组同样遇到了麻烦。
项目负责人,一位来自神州宗门的阵法大师玄诚子,正与几位联盟材料学家激烈讨论着。
“我们尝试将‘敛息阵’与最新的‘灵子惰化镀层’技术结合,”一位材料学家指着全息投影上的结构图说道。
“理论上可以在体表形成一层极薄的能量隔绝膜,模拟出‘庇护所’幸存者的特定波动,并有效抑制自身灵能外泄。”
玄诚子抚须沉吟:“理论可行,但实践起来问题很大。首先,阵法需要灵石驱动,即便使用最高品质的极品灵石,在那种高强度的能量侵蚀环境下,持续运转时间也超不过十二个标准时。
其次,那层镀层材料对持续性的阴影能量冲击的抗性不足,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最多承受三次相当于金丹初期‘影傀’的全力攻击就会失效。”
“能否用更稳定的能源?比如小型化聚变核心?”另一位工程师提议。
“体积和能量签名无法掩盖,”玄诚子立刻否定,“系统不是瞎子,一个带着微型反应堆的‘原始幸存者’?这等于直接告诉对方我们有问题。”
赵青也参与了这些技术讨论,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是否过于执着于‘完全屏蔽’了?
系统的监控网络如此庞大,想要完全隐身,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几乎不可能。或许,我们应该转向‘伪装’和‘融入’。”
王启年看向他:“赵委员的意思是?”
“就像周指挥官之前提到的,利用规则。”赵青分析道。
“一个刚刚进入、实力低微的参与者,其能量波动本身就弱,系统不会投入过多关注。我们只需要确保初始的屏蔽足够‘像’,能够混过最初的身份识别。
之后,随着‘合理’地吸收‘影核’提升实力,能量波动增强是符合系统预期的。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在提升过程中,如何掩盖我们自身功法与‘庇护所’传承之间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异,以及如何确保在吸收‘影核’时,我们的核心神识不被侵蚀。”
这个思路让陷入僵局的讨论找到了新的方向。
“掩盖功法差异……”玄诚子若有所思。
“这或许比完全屏蔽更容易。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动态模拟阵法,就像一件可以随时调整的能量外衣。
它基于我们对几位幸存者能量波动的记录,当携带者实力‘提升’时,阵法会自动调整输出,模拟出类似‘庇护所’传承功法进阶时的能量特征变化。”
“那神识防护呢?”王启年追问,“这是最核心的风险。”
一直沉默的孙雨涵此时开口:“我仔细研究了所有幸存者关于‘影核’影响的描述。
他们提到的心性变化,主要集中在暴躁、易怒、杀意增强等方面,这更像是放大了生物本能中的攻击性,而非直接的精神控制或认知篡改。
而且,这种影响似乎与吸收‘影核’的数量和速度正相关,并且存在个体差异。”
她调出一些数据:“有记录显示,少数心志极为坚定,或者在吸收时辅以特定凝神静气法门的幸存者,受到的影响明显更小。这或许说明,系统施加的影响并非绝对无法抵抗。”
赵青点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人神识足够强大,并且提前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这种侵蚀的。
我的‘神念刻痕’秘法本身就对神识强度和稳定性有很高要求,或许可以结合一些镇魂安神的法宝或丹药,形成一个内部防线。”
王启年总结道:“那么,新的技术路线就明确了:
第一,开发动态能量模拟系统,解决身份伪装和功法差异问题;
第二,深入研究‘影核’能量作用机理,寻找或开发能够稳定心神、对抗侵蚀的辅助手段;
第三,优化初始能量屏蔽方案,确保安全度过最初的识别阶段。同时,放弃对‘影核’能量本身进行提纯或净化的不切实际想法,专注于‘安全使用’和‘副作用管控’。”
方向确定后,各部门再次投入紧张的研究工作。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但至少,联盟的科学家和修真者们已经找到了理论上可行的路径,并开始朝着这个方向,一步步地攻坚克难。
喜欢开局求助国家:我的系统玩不转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开局求助国家:我的系统玩不转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