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行星“cerberus”抵达太阳系外围的当天,黄昏时分,夕阳如同一颗巨大的、即将熔化的铜球,缓缓沉入戈壁滩遥远的地平线,将无垠的沙海和嶙峋的丘陵染成一片悲壮而苍凉的金红色。
林淼驾驶着他那辆经过特殊改装的吉普牧马人,离开了庇护所,缓缓驶上附近一座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丘陵顶部。他今晚不打算待在庇护所里,而是计划在这里露营,用他自己的方式,亲眼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为了这次观测,他昨天花了一整天时间对牧马人进行了精心改造。车顶的行李架上,牢固地安装着他那架高性能的天文望远镜以及自动寻星系统。数据和供电线缆通过车门边框上预先钻好的、做了防水密封的小孔,引入车内。
车内更是大变样:后排座椅和副驾驶座椅都被拆除,腾出的空间安装了一个固定的小型折叠桌和一张宽敞的单人充气床。角落甚至还塞了一个便携式户外厕所,以备不时之需。一台小型服务器机组和改装的大容量60度电车载锂电池组被固定在底盘上,为所有设备提供充沛的电力。这样,他将这辆牧马人变成了一个移动的、自给自足的观测站,能够在荒郊野外进行彻夜的天文观测。
他今晚的目标很明确:再次寻找并清晰地观测到“cerberus”,拍摄下最清晰的纪念性的照片,并让“灵鹊”系统借助新的数据,计算出几个关键灾难时间点的精确日期。
夜幕彻底降临。荒漠深处的戈壁滩,远离一切光污染,夜空纯净,银河宛如一条璀璨的光带,倒悬于深邃的墨蓝色天幕之上,无数星辰密集闪烁,仿佛伸手即可触及,美得近乎不真实。
林淼通过车顶新加装的顶部小天窗爬到车顶,手持高倍率夜视望远镜,仔细地扫视着四周漆黑的地平线。视野里只有一片单调的、泛着绿光的沙丘和岩石,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光亮或痕迹。确认安全后,他回到车内,拉紧了所有的遮光帘,确保车内一丝光线都不会泄露出去。
此刻,停在丘陵顶部的黑色牧马人,仿佛一头完全融入夜色的、蛰伏的猛兽,寂静无声。
车内,柔和的露营灯照亮了小小的空间。林淼正坐在折叠桌旁,享用着他的晚餐,一份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还冒着热气的碳烤牛蛙,配上一罐冰镇可乐。旁边的服务器组和寻星系统正在低声嗡鸣,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望远镜正在根据预设坐标,耐心地在浩瀚的星空中搜寻那颗不祥的星辰。
吃完饭,林淼躺倒在充气床上,无聊地刷着手机。网络信号时断时续,新闻App里充斥着各种混乱、恐慌和不确定的消息。
突然!
“嘀嘀嘀——!嘀嘀嘀——!”
一阵轻微但急促的警报声从车内的监控系统发出!林淼心里猛地一惊,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瞬间关闭了车内所有的灯光源!
车内陷入一片漆黑,只有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弱光芒,映照着他骤然紧绷的脸庞。他迅速伸手,打开了连接车外红外摄像头的夜视监视器。
屏幕上一片幽绿的世界。他紧张地调整着摄像头角度和焦距,心脏砰砰直跳。难道遇到了其他不速之客?
很快,在屏幕中,大约200米开外,出现了一队正在移动的白色亮点,在夜视仪下显得格外醒目。数量不少,似乎还在移动。
林淼的手心有些冒汗,他操作摇杆,将镜头焦距放到最大,盯住那些光点……
几秒钟后,他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甚至忍不住哑然失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镜头里,根本不是什么敌人,而是一群正在夜间悠闲踱步的野骆驼!它们高大的身影在夜视仪下呈现出白色的轮廓,慢悠悠地嚼着沙棘,完全没注意到不远处这辆黑色的不速之客。
“靠……吓我一跳。”林淼低声笑骂了一句,打开了车内最低亮度的露营灯,“还好只是一群骆驼,不用开车转移。”
他之所以庆幸,是因为此刻绝对不能移动车辆。哪怕一丝微小的位移,都会导致高精度的寻星系统基准位发生偏移,之前几个小时的搜寻和校准就全白费了,必须从头开始。
虚惊一场后,林淼继续耐心等待。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笔记本电脑屏幕突然弹出一个提示框,同时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提示:已成功捕获并锁定预设目标 - cerberus。图像数据获取中……】
林淼立刻从充气床上坐起来,凑到电脑屏幕前。
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刚刚拍摄并经过系统初步处理的照片。这是他有史以来拍到的最清晰的“cerberus”影像!
它看上去确实像一颗行星,表面似乎存在着一层稀薄而不完整的大气,呈现出一种暗哑死寂的灰黄色。然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另一侧,那里似乎遭受过某种极其恐怖的巨大撞击,导致星球表面破裂开来,形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巨大创口!无数的破碎岩块和被引力束缚的冰冻气体混合物,正从这个创口被拖拽出来,在其身后形成了一条漫长而壮观的、仿佛彗星般的碎屑尾迹,在星空的背景下显得无比诡异。
林淼深吸一口凉气,被这末日般的景象深深震撼。他稳定了一下情绪,点开了“灵鹊”系统根据新数据生成的详细星图分析报告。
报告的内容冰冷而残酷,一行行文字触目惊心:
1. 当前位置与影响:cerberus已进入外太阳系,与海王星发生近距离交汇,双方引力互相产生巨大扰动,其轨迹已确认发生微小偏离。
2. 速度:当前速度约为1870公里\/秒,约为太阳系第三宇宙速度的110倍。
3. 预计第20天,抵达木星:将被木星巨大引力捕获。但由于其速度极高,将触发极强的引力弹弓效应,预计速度将加速至2000公里\/秒左右。同时,其巨大的引力及尾迹将对木星卫星系统产生剧烈干扰,其自身的长条状尾迹将在木星引力作用下呈扇面状散射而出。
4. 预计第25天,穿越小行星带:本体及散射开的扇面状尾迹将剧烈撞击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引发链式碰撞,产生数量极其庞大的、体积更小的碎片云。但大部分碎片将被木星强大引力及cerberus自身引力捕获或带走。
5. 预计第28天,影响火星:近距离飞掠火星,其巨大引力将严重扰动火星轨道,并极有可能夺取火星的两颗卫星,即火卫一(phobos)与火卫二(deimos),使其成为自己的新卫星或直接粉碎吸入尾迹。
6. 预计第31天,飞掠蓝星:此为最直接、最危险的阶段。cerberus将从距蓝星约9000万公里处高速掠过。其引力将剧烈拉扯蓝星,导致:
· 全球性大地震与火山喷发
· 毁天灭地的全球性海啸,高度可能达到千米级。
· 被其携带或溅射而来的小行星碎片频繁撞击。
· 严重扰动玥球轨道,使其变为偏心率极高的椭圆轨道,对蓝星的潮汐等影响变得极不稳定且不可预测。
7. 预计第33天,蓝星轨道改变:蓝星公转轨道将在与cerberus的引力波多次相互作用下,彻底偏离原有宜居带。最终将稳定在何种新的轨道上,目前数据尚不足以完全精确模拟,但全球性气温骤降,进入漫长冰河期已成为定局。
林淼屏住呼吸,一行行仔细阅读,越看越是心惊。这份预测比之前所有的模型都要详细和严峻得多!然而,当他看到报告最后一行结论时,一直紧悬着的心,终于稍微落下了一点:
【基于当前数据推演,蓝星在脱离现有宜居带轨道后,不会与太阳系内其他大行星(如金星、火星)超越洛希极限,因此可排除发生行星级撞击或解体的可能性。】
“还好还好……”林淼喃喃自语,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前面的数据虽然吓人,但只要最终蓝星本身不会毁灭,他就有绝对的信心,凭借那座地下堡垒和海量储备,生存下去!
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他关闭了耗电量巨大的寻星系统和服务器组。检查了一下车载电池,还剩52%的电量,足够支撑取暖设备运行一夜。
他打开了车载电取暖器,车内很快温暖起来。然后,他将小英短瓦力从玉符空间中放了出来。
小瓦力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移动空间,有点懵懵的,警惕地嗅着空气,发出细微的“喵?”声。林淼笑着拿出它在空间里用惯了的小猫窝,放在折叠桌上。闻到熟悉的味道,瓦力立刻安心了,灵活地跳上去,钻了进去,把自己团成一个毛茸茸的蓝色小球。
林淼又开了一个它最爱吃的猫罐头放在窝边。瓦力探出小脑袋,愉快地享用起来。
吃饱喝足后,一人一猫,在这片寂静而寒冷的戈壁之夜,在这辆小小的钢铁方舟里,相互依偎着休息了。车外,是即将剧变的无垠星空;车内,是短暂而珍贵的宁静。
第二天清晨,林淼被闹钟唤醒。车窗玻璃上已经结了一层白霜。他发动汽车,让发动机预热,同时吹散玻璃上的冰霜。
驾驶着牧马人回到庇护所,他先给瓦力补充了干净的水和幼猫粮,看着它又开始活泼地玩耍,才放下心来。
随后,他换上了一件更厚实的羽绒服,再次驾驶吉普车,沿着记忆中那条颠簸的戈壁沙土路,朝着邙涯镇方向驶去。他要去亲眼看看那个正在兴建的大型居住点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开了大约两个半小时,根据导航提示,他已经接近目的地。他没有直接开过去,而是在距离居住区外围约2公里的一处丘陵顶部停下。
他拿出高倍望远镜,向那片区域望去。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动容。只见原本荒凉的戈壁滩上,赫然出现了一片绵延数十公里的庞大建筑群!无数整齐划一的预制板房和大型帐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宛如一座凭空出现的临时城市。工地上依然繁忙,但主体结构似乎已经基本完成,更多的是一些内部的完善工作和物资搬运。
“这效率……真是太高了。”林淼放下望远镜,忍不住自言自语。这就是国家力量在危机面前展现出的惊人组织力和执行力。
他发动汽车,小心地驶下丘陵,朝着居住区的入口方向开去。在距离入口大门还有一段距离的一个广场上,他看到已经停了不少车辆,似乎都是从各地赶来的人。他将车停好,刚下车,旁边几个同样刚从车上下来的、风尘仆仆的中年人就主动向他打招呼。
“嘿,小伙子,你也是从沿海那边过来的吗?”其中一个穿着冲锋衣的大哥问道,脸上带着疲惫和期盼。
林淼顺势点点头,含糊地回应:“是啊,刚到没多久。路上不太好走。”
“可不是嘛!我们是从广省过来的,开了六天才到!跟着单位发的定位导航才找到这地方。”另一位大姐插话道,语气里充满了奔波后的劳累。
林淼顺势问道:“大哥大姐,你们知道这个居住点,现在是什么政策吗?怎么才能进去?”
那位大哥摆摆手,压低了点声音:“嗨,我们这也刚到这,打听了一下,好像说是要缴纳一笔不小的费用,才能获得进入和基本居住的资格。然后听说,如果有特殊技能,比如是医生、教师、工程师什么的,经过证书认证,交了费后可以分配好一点的房间。其他的普通家庭,不管几口人,好像都只能分到一间很小的标准间,挤得很。具体咋样,我们也还没进去登记呢,都只是听说哈。”
林淼心中了然,这和他预想的差不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虽然残酷,但或许是维持秩序和筛选的必要手段。
“谢谢大哥啊。”林淼道谢后,决定亲自去入口处的接待大厅看看。
他走到那栋临时搭建但规模不小的接待大厅,里面人头攒动,排着长队,都是等待登记和安排入住的人们,脸上写满了焦虑、茫然和一丝希望。气氛压抑而紧张。
他找到一个看起来像是工作人员的人询问道:“您好,请问一下,现在进入居住区是什么流程?”
工作人员头也不抬,递给他一张表格,语速飞快地说:“填表,排队,审核身份技能,缴纳安置费,然后根据评分分配居住单元。费用明细和标准那边墙上有公示,自己看。”
林淼抬头看向工作人员指的墙面,那里贴着一张巨大的公告,上面详细列明了不同情况需要缴纳的费用,数字确实不菲,而且明确标注了资源有限,优先保障有特殊技能贡献的人员。
看到这里,林淼已经完全了解了情况。他不需要住在这里,但他必须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信息。他没有多停留,转身离开了喧闹的大厅。
开车返回庇护所的路上,他的心情有些复杂。窗外是荒凉的戈壁,远处是那座庞大而冰冷的临时城市,而他的庇护所,则像一个深埋地下的秘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很快就要来临了。而他,已经做好了孤身一人面对这一切的准备。
喜欢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