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盟约既定,林惊雪与燕王赵珩立刻分头行动。
返回林家堡后,林惊雪第一时间召集核心成员,并未透露赵珩真实身份,只言已与“可靠盟友”达成协议,共同应对刘瑾。她下令堡内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同时派出数支由老队员带领的小队,主动出击,清剿周边残存的、与北戎有牵连的小股马匪和游骑。每一次行动都力求迅捷、狠辣,并刻意留下“林家堡为民除害”的口碑,通过往来商旅和逃难乡民之口向外传播。
另一边,赵珩则通过其隐秘渠道,将关于刘瑾勾结北戎、操控“鹰巢”、陷害边地义士的密奏,连同部分确凿证据的抄本,星夜送往京城。他的奏章并非直呈御前,而是同时递交给了几位素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御史台官员、一位执掌部分兵权的皇室宗亲,以及一位与刘瑾背后主子素来不睦的枢密院老臣。此举意在制造舆论,多方施压,让刘瑾背后之人不敢贸然袒护。
林家堡的“忠勇”之名与燕王在朝中的暗中发力,如同两股无形的绳索,开始悄然勒紧刘瑾的脖颈。
数日之后,效果初显。
围困林家堡的官军并未得到预期的补给和增援,反而因粮草被焚,军心日渐浮动。那侥幸未死的宦官随从被救回后,刘瑾得知袭击辎重营的除了林家堡之人,竟还有一伙身份不明、训练有素的精锐插手,心中惊疑更甚。他隐约感觉到,有一股自己尚未察觉的力量在暗中针对自己。
更让他焦头烂额的是,京城方面传来了不利的风声。几位御史联名上奏,弹劾他“督办边务不力,纵容属下与北戎暧昧不清”,虽未直接坐实通敌,却已引得龙颜不悦。背后的靠山也传来密信,严令他尽快处理干净手尾,不得再节外生枝。
“该死!”刘瑾在临时行辕内气得摔碎了茶盏。他深知,若再不能迅速拿下林家堡,拿到那封可能存在的北戎密信,或者至少将林惊雪这个活口和“勾结北戎”的罪名坐实,他不仅无法向主子交代,自己也可能成为弃子。
强攻损失太大,围困难以奏效,朝廷压力日增……刘瑾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与此同时,林家堡内却是一片振奋。接连清剿北戎游骑的胜利,不仅缴获了不少战利品,更极大地提升了士气,也让周边村落对林家堡更加归心。燕王赵珩(依旧以商人身份)偶尔会带来一些外界消息,虽未明言,但林惊雪能感觉到,来自官军的压力正在减轻。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队打着钦差仪仗的人马,在一营精锐禁军的护卫下,突然抵达了边境县城!
钦差姓韩,官拜刑部侍郎,乃是朝中有名的能吏,以铁面无私着称。他的到来,立刻让原本微妙的局势再起波澜。
韩侍郎抵达后,并未立刻召见刘瑾,而是先行入住驿馆,闭门谢客,同时派出人手,明察暗访,搜集情报。其行事风格,让人摸不透深浅。
刘瑾心中忐忑,连忙备下厚礼,前往驿馆拜见,却被韩侍郎以“旅途劳顿,不便见客”为由,挡在了门外。吃了闭门羹的刘瑾,心中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消息传到林家堡,众人亦是议论纷纷。
“这钦差是敌是友?”李铁柱摸不着头脑。
“韩侍郎素有清名,但官场之上,清名未必可靠。”陈猎户持保留态度。
赵珩则显得颇为淡定,对林惊雪道:“韩子仪(韩侍郎字)此人,油盐不进,只认证据与律法。他此来,对我们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拿出足够分量的‘证据’。”
林惊雪明白他的意思。光有民间口碑和清剿游骑的战功还不够,必须要有能直接钉死刘瑾,或至少能证明林家堡清白与价值的铁证。
三日后,韩侍郎终于升堂理事,第一道命令,便是同时传召刘瑾与林家堡主事人,前往县衙问话!
这道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千层浪。这意味着,韩侍郎并未偏听刘瑾一面之词,至少愿意给林家堡一个陈述的机会。
“这是一个信号。”赵珩分析道,“韩子仪在观望,也在权衡。他需要听到双方的说法,更需要看到实质性的东西。林队长,此次问话,至关重要。需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必要时……可以抛出一些诱饵。”
林惊雪颔首,她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此行凶险,刘瑾必定会千方百计诬陷,韩侍郎态度不明,但她必须去,这是林家堡打破困局的关键一步。
她精心挑选了陈猎户与王霖随行。陈猎户沉稳,可补充细节;王霖通晓北戎语,或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奇效。同时,她将那份北戎密信的抄本(隐去了关于“鹰巢”具体线索的部分)贴身藏好,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手锏。
临行前,赵珩将一枚看似普通的铁指环递给林惊雪:“若事有不谐,或需紧急联络,可持此物到城中‘墨韵斋’书铺,掌柜自会安排。”
林惊雪接过指环,深深看了赵珩一眼,没有多言,转身带领二人,在堡内众人担忧的目光中,毅然走向那未知的县衙公堂。
她知道,那里没有刀光剑影,却是一场更为凶险的博弈。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证据,都将决定着林家堡的未来,以及她能否在这京城暗潮中,投下第一块成功的问路之石。县衙的方向,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从京城的各个角落,注视着这场边陲之地的较量。
喜欢将门虎女:铁血红颜倾宋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将门虎女:铁血红颜倾宋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