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林在青云镇的一系列动作,看似低调,实则精准有力,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改变着镇里的政治气候。这些变化,自然没有逃过县委书记杨国威的眼睛。
这天下午,杨国威在办公室听取完县纪委副书记陈静关于某个案件的汇报后,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陈静同志,最近青云镇那边,怎么样?李双林和马文斌,还拧得成一股绳吗?”
陈静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杨国威的探询之意。她扶了扶眼镜,语气客观地汇报:“杨书记,据我了解,李双林同志近期改变了一些工作方法。他主动拜访了周德明、吴有福等老同志,虚心请教,也比较注重和其他班子成员的沟通协调。在盘活闲置资产等具体工作上,强调程序规范和阳光操作。马文斌同志那边……似乎还是老样子。”
她的话,点到即止,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但隐含的意思却很明确:李双林在努力团结大多数,做事讲究规矩;而马文斌似乎没什么改变。
杨国威微微颔首,没有再问,挥挥手让陈静出去了。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目光深沉。
他对李双林是寄予厚望的。这个年轻人有魄力,有能力,更难得的是有一颗想干事、能干事的心。之前的“破格提名”,就是他力排众议的结果。但他也担心李双林过于刚猛,不懂迂回,在复杂的基层环境中折戟沉沙。
前段时间匿名信风波和班子不和的传闻传来,确实让他有些担忧,甚至暗示李双林要注意“团结”和“方法”。他需要的是一个能打开局面、又能稳住局面的干部,而不是一个只会冲冲杀杀的“闯将”。
现在看来,李双林听进去了他的提醒,并且迅速做出了调整。从之前的“蛮干”,开始转向“巧干”。懂得团结老同志,就是抓住了基层稳定的一大关键;强调程序正义和阳光操作,则是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让对手难以从明面上攻击。这种转变,显示了他不错的政治悟性和成长潜力。
杨国威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这才像点样子。
几天后,县里召开常委会,研究讨论明年全县的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预案。当讨论到涉及青云镇的部分时,县长刘国栋照例为马文斌站台,提出将青云镇创新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资金优先级后移,理由是“园区规划尚需完善,避免投资风险”。
若是往常,杨国威出于平衡考虑,可能会同意暂缓,或者折中处理。
但这次,他听完刘国栋的发言,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李双林,语气平和地问道:“双林同志,你们青云镇的这个创新园区,孙莉同志和张帆同志之前来县里汇报过,我看基础工作做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对于刘县长提出的风险问题,你们镇里有没有进一步的论证和应对预案?”
这看似平常的一问,却让在场的常委们心中都是一动。杨书记没有直接支持刘县长的“缓议”提议,而是给了李双林一个当面陈述和辩解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微妙的信号。
李双林心领神会,立刻抓住机会,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地汇报了园区规划的完善情况、已经接触的意向投资企业,以及镇里准备配套的风险管控措施。他没有攻击任何人,只是用事实说话。
听完汇报,杨国威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全场,缓缓说道:“嗯,听起来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年轻人敢想敢干是好事,我们也要给予一定的包容和支持。园区建设关系到青云镇未来的产业布局,不宜久拖不决。我的意见是,配套资金可以按计划列入明年预算草案,提交人大审议。当然,在实施过程中,青云镇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规范资金使用,确保项目效益。”
书记一锤定音,刘国栋张了张嘴,看到杨国威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把反对的话咽了回去。其他常委见状,也纷纷附和。
李双林知道,他争取的不仅仅是这笔资金,更是杨国威书记一种默许的态度。这种来自高层的、隐形的支持,比任何公开的站台都更加宝贵和有力,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底气。
散会后,李双林走在最后,杨国威从他身边经过时,脚步微微一顿,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了一句:“双林,团结很重要,但发展是硬道理。把握好度。”
李双林心中一震,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杨书记,谢谢您!”
望着杨国威离去的背影,李双林知道,他凭借着自己近期的表现,初步赢得了这位掌控清源县大局的掌舵人的认可。接下来的路,虽然依然充满挑战,但他已经不再是孤军奋战。这份高层默许支持的踏实感,将成为他披荆斩棘最强大的后盾之一。
《三日惊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日惊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