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晨曦微露,汴京皇宫的某个偏殿却早已灯火通明。这里原本堆放杂物,如今被官家赵祯亲自题名为“《汴京日报》编辑部”,空气中弥漫着新墨与纸张的清香,也弥漫着一股近乎凝重的兴奋。
总编欧阳修,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文豪,此刻正捻着胡须,眼眶下带着些许疲惫,但双眸却亮得惊人。他面前的长案上,铺着十几份风格迥异的稿件,这都是为《汴京日报》创刊号头版头条准备的候选。
明日,这大宋第一份官方报纸就要问世了。这不仅是官家“文教爆炸”战略的第一步,更是他欧阳修实现“文以载道”理想的新舞台。他踌躇满志,誓要一鸣惊人。
“诸位,明日头版,关乎报纸格调与未来走向,不可不慎。”欧阳修环视着眼前几位被他精挑细选来的副手与编辑,声音沉稳,“官家虽未明示,但其意不言自明,当以一篇振聋发聩、关乎国策的雄文镇版,扬我大宋文治之威。”
他拿起一份文稿,朗声道:“老夫亲自执笔的《论新政十疏》,条分缕析,阐述‘发改委’设立之必要,吴王变法之得失引经据典,正合时宜。诸位以为如何?”
几位编辑纷纷点头附和:“欧阳公雄文,自然是头版不二之选。”“此文一出,必令朝野瞩目,奠定我报权威。”
然而,编辑部的角落里,一个略显慵懒的声音响起:“欧阳公,此文甚好,就是……会不会太‘硬’了点?”
说话的是个年轻人,名叫柳文丰,是官家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特旨简拔上来的,思维跳脱,常有些奇谈怪论。他面前也摊着几张纸,上面画着些奇怪的符号和短句。
欧阳修眉头微蹙:“文丰,何谓‘太硬’?报纸乃国之喉舌,传经布道,正该如此庄重。”
柳文丰挠了挠头,笑道:“下官的意思是,普通百姓、贩夫走卒,怕是没耐心读这数千言的宏论。官家不是说,要‘接地气’吗?”
“接地气,非是流于俗媚。”欧阳修摇头,“头版之重,岂容儿戏。”
就在这时,编辑部的大门被推开,一股香风率先飘了进来。紧接着,一个明媚飒爽的身影步入殿中,正是海商巨贾,如今挂着“皇家商业顾问”虚衔,实则能量巨大的柳七娘。她身后跟着两个小黄门,抬着一个硕大的食盒。
“欧阳大人,诸位编辑,辛苦了一夜,七娘备了些早点,给大家垫垫肚子。”柳七娘笑语盈盈,目光却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欧阳修案头那篇《论新政十疏》,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承)
柳文丰一见柳七娘,眼睛顿时亮了,如同看到了救星。他压低声音对欧阳修道:“总编,您看,连柳顾问都来了。要不……我们也听听‘民间’的声音?”
欧阳修对这位背景神秘、深得圣心的柳七娘也不敢怠慢,拱手道:“有劳柳顾问。”
柳七娘摆手示意不必多礼,自顾自地打开食盒,里面是精巧的各色点心,绝非宫中常见式样。她拿起一块造型别致的蛋糕,笑道:“欧阳公,这报纸好比这点心,光样子好看、用料扎实还不够,还得味道好,让人想吃,吃了还想下次再买。您说是不是?”
她不等欧阳修回答,目光转向柳文丰:“小柳编辑,你刚才说头版太‘硬’,莫非有什么‘软’一点的想法?说来听听。”
柳文丰受到鼓励,立刻来了精神,拿起自己面前的一张纸:“柳顾问明鉴!下官以为,头版头条,当以爆炸性新闻吸引眼球。比如,我们可做一篇《惊!枢密副使狄青夜会神秘女子,疑似好事将近?》”
“噗——”一位正在喝茶的老编辑直接喷了出来。
欧阳修脸色一沉:“胡闹!狄将军国之栋梁,岂容你编排此等私隐八卦!毁人清誉,报纸格调何在!”
柳文丰缩了缩脖子,但依旧辩解:“下官核实过,那女子是狄将军失散多年的胞妹,日前刚寻回。此事既有温情,又有悬念,百姓必然爱看。我们可在文中澄清,既保全狄将军名誉,又显我报消息灵通、处事公允……”
“不行!”欧阳修断然拒绝,“此风一开,日后报纸岂不成了窥人阴私之地?”
柳文丰不甘心,又拿出另一份方案:“那……这个如何?《深度调查:昨夜汴河三大粮仓疑似火起,真相竟是……》内容其实是粮仓在进行消防演练。标题引人入胜,内容则能普及防火知识,彰显官府未雨绸缪。”
欧阳修脸色稍霁,但仍觉不妥:“标题故弄玄虚,有哗众取宠之嫌。”
柳七娘在一旁吃着蛋糕,笑而不语,看着这一老一少争论。
(转)
就在编辑部陷入僵局之际,一个小黄门匆匆入内,躬身道:“欧阳大人,官家口谕。”
众人立刻肃立。
小黄门尖着嗓子道:“官家说:‘报纸的事儿,朕知道了。头版头条,朕不管你们是论新政还是聊八卦,只有一个要求——明天一早,朕要看到汴京城的百姓,抢着看你们的报纸。办好了,编辑部全体记功;办砸了,欧阳修你就回来继续给朕写青词。’”
口谕传完,小黄门便退下了。
编辑部内一片寂静。
欧阳修的脸色变了。官家这话,看似放权,实则给了极大的压力,而且明显偏向于“让人抢着看”的效果导向。他之前的《论新政十疏》,虽庄重严谨,但能否让百姓“抢着看”,他心里实在没底。
柳文丰则是面露喜色,觉得自己的思路得到了官家的无形支持。
柳七娘轻轻拭去嘴角的蛋糕屑,笑道:“欧阳公,陛下的意思,似乎是要销量,要影响力。有时候,阳春白雪,不如下里巴人来得直接有效。”
欧阳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文人的清高与肩负的使命在他脑中激烈交锋。若依柳文丰,报纸格调恐将不保;若依自己,万一无人问津,辜负圣恩,其罪更大。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扫过案上的两份稿子,一份是他心血所聚的雄文,一份是柳文丰那份关于狄将军的“八卦”稿。一个关乎理想,一个关乎现实。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编辑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总编的最终裁决。
终于,欧阳修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缓缓拿起一份稿子,沉声道:“头版头条,就用……”
(合)
次日清晨,数个崭新的报亭出现在汴京城内最繁华的街口,禁军士兵在旁维持秩序。《汴京日报》创刊号被整齐地码放在那里,墨香扑鼻。
好奇的百姓迅速围拢过来。当他们看到头版那巨大加粗的标题时,瞬间爆发出一阵巨大的喧哗。
那标题赫然是——《独家探秘:狄将军府深夜来人,竟是她?!》
标题之下,还配了一幅略显抽象,但神韵十足的狄青与一女子在府门前相认的插画。
“给我来一份!”
“快快!我也要一份!”
“这狄将军竟有如此轶事?”
“这画的是什么?怪好看的……”
报纸以惊人的速度被抢购一空。不识字的围着识字的,催他快念。当听到文章最后揭示那女子是狄将军失散多年的胞妹,二人相认的场景感人肺腑时,人群中发出阵阵唏嘘与赞叹。
《汴京日报》之名,一夜之间响彻汴京。
而此刻,皇宫内,欧阳修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最后的反馈。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采用了柳文丰的稿子,但他亲自操刀润色,将一篇可能流于低俗的八卦,写成了一篇既有悬念又充满人情味,最后落脚于人间温情的正面报道。
他不知自己这一步,是走对了,还是走错了。
(悬念)
就在这时,一名编辑连滚爬爬地冲进编辑部,脸上毫无喜色,只有惊恐。
“总……总编!不好了!司马光司马大人,带着一群御史台的官员,怒气冲冲地朝编辑部来了!说……说我等办报无状,亵渎朝廷重臣,有辱斯文,要当面质问于您!”
欧阳修手中的笔,“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溅起几点墨痕。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