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十年,深秋。
天津港的寒意,已如无形的冰刃,从渤海湾浑浊的浪涛间升起,刮过每一寸裸露的肌肤,刺入骨髓深处。这里并非寻常商贾云集的繁华口岸,而是自永乐爷定鼎以来便矗立于此的军事重镇——天津卫,帝国的海门,天子车驾所渡之地 。此刻,这肃杀的卫所之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充满了矛盾与张力的味道。海盐的咸腥,湿木的霉腐,与一种辛辣、滚烫的、属于煤烟的独特气息野蛮地交织在一起,间或还夹杂着一阵阵湿热的、带着金属腥味的水汽。
声音,更是谱写着一曲属于新旧时代交响的混沌乐章。官员尖利的呵斥,纤夫沉重的号子,缆绳被拉紧时不堪重负的呻吟,与一种沉闷、规律、却又充满了磅礴力量的“砰-砰-砰”的巨响混杂在一起。那声音,源自停泊在港内、十二艘巍峨如山岳的福船巨舰,源自它们那颗刚刚被赋予生命的、正在贪婪喘息的钢铁心脏。
这支舰队,是大明水师的荣耀,更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的私产。十二艘福船,皆是“高大如城,底尖上阔”的远洋巨舰,其首昂尾高,巍峨如移动的海上堡垒 。然而,此刻让它们区别于世间任何舟船的,并非其庞大的体型,而是那贯穿了船体、从甲板下一直延伸至水线之上的、巨大而丑陋的黑色烟囱。滚滚的黑烟正从烟囱口喷涌而出,将铅灰色的天空染上了一抹工业革命黎明前的不祥油彩。蒸汽机与风帆的混合动力,一项足以颠覆整个时代海战格局的革命性技术,就这样在一种近乎于机密的状态下,被仓促地塞进了这些古老的木质躯壳之中 。
旗舰“镇远号”的甲板上,李怀安迎风而立,海风将他那件并不合身的七品御史官袍吹得猎猎作响。他的脸上,写满了连续数月不眠不休的疲惫,眼眶深陷,布满了血丝,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有两团来自未来的火焰正在其中熊熊燃烧。他看着眼前这支由他亲手缔造的舰队,心中充满了创造者独有的、混杂着骄傲与深深忧虑的复杂情绪。
成了。终究是赶在渤海封冻前,完成了这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这成功的背后,是何等疯狂的代价。王振,那个高踞于紫禁城权力之巅的阉人,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占有欲,将这项技术死死地攥在自己手中。他严令李怀安的团队不得与工部、兵部的任何官匠接触,所有关键部件的制造与调试,都必须由他们这区区数十人的核心团队亲力亲为 。这道命令,既是保护,更是囚禁。它将这支舰队变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技术孤岛,一座飘浮在整个大明官僚与工匠体系之外的、华丽而脆弱的空中楼阁。
李怀安的目光扫过甲板。他看到自己团队里那些同样疲惫不堪的工程师们,脸上挂着如释重负的笑容,正与船上的军官们交谈着什么。然而,那些普通的水手,看向船腹深处那台轰鸣巨兽的眼神里,却依旧充满了敬畏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他们习惯了风帆与船橹,习惯了倾听风的声音,却还远未习惯如何与这头钢铁怪兽共存。船员与机器的磨合,战术与技术的结合,一切都还处在最原始的摸索阶段。这支舰队,就像一个天赋异禀、却被催熟的少年,拥有了巨人的力量,却还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迈着踉跄的步伐。
“李大人!”一个尖细的、属于太监特有的嗓音自身后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吉时已到,王公公还在京里等着您的好消息呢。再不起航,耽误了公公的大事,你我可都担待不起啊!”
是王振派来的监军太监。李怀安回头,看到那张敷着厚粉的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但那双三角眼里,却闪烁着不耐烦的、毒蛇般的寒光。
李怀安压下心中最后的一丝不安,对着旗舰的船长,沉声下令:“传令!拔锚!升帆!蒸汽机半功率运转!我们……回家!”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十二艘巨舰缓缓驶离了天津卫那坚实的臂弯,如同十二头被唤醒的远古巨兽,带着一身尚未褪尽的仓促与稚嫩,喷吐着黑色的浓烟,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片危机四伏的、深蓝色的未知之海。它们的目标,是福建长乐的太平港,将在那里装载货物,购置补给,然后趁着季风,下西洋,为它们真正的主人,带回一个黄金与珍宝堆砌的梦 。
几乎在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京城,王振的府邸之内,正上演着一场与天津港那紧张肃杀截然不同的、充满了靡靡之音的奢华盛宴。
这座府邸,与其说是臣子的居所,不如说是一座小型的紫禁城,是王振那膨胀到极致的权力欲望,在物质世界最完美的投射。地面,是以来自江南官窑特制的“金砖”铺就,每一块都“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漆黑如墨玉,光可鉴人 。殿内的梁柱与隔扇,皆由早已一木难求的名贵金丝楠木制成,木纹瑰丽,如行云流水,在数十支巨烛的映照下,泛着一层温润的、琥珀般的光泽 。穹顶之上,匪夷所思地镶嵌着一面巨大的波斯水晶镜,将下方所有的光芒与奢华都加倍地反射出去,使得这间密不透风的殿宇亮如白昼,却是一种没有温度的、令人心悸的惨白 。
此刻,王振正斜倚在主位那张铺着西域长绒地毯的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串念珠,脸上挂着一丝心满意足的、猫捉到老鼠般的微笑。殿下,跪坐着的并非朝中的文武大臣,而是他最核心的党羽——几个同样身着蟒袍的司礼监心腹太监,以及几位身着飞鱼服、眼神锐利如鹰隼的锦衣卫指挥佥事 。空气中,弥漫着顶级龙涎香霸道的甜腻,与上等温过的御酒散发出的醇厚香气。
喜欢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