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心中剧震,连忙低下头,屏住呼吸,将自身所有气息收敛到极致,不敢与之有任何视线接触,心中惊疑不定。这老僧是随意散步,还是……察觉到了什么?
那苦行僧并未停留,仿佛真的只是偶然途经,目光并未在牧云身上过多停留,便继续踱步,很快便消失在山道另一侧的林木之后,踪迹渺然。
但牧云却僵在原地,冷汗再次渗出,与身上的污血混合。那老僧的目光,虽然平和,却给他一种被彻底看透的可怕感觉。
自己体内那诡异的黑火尸毒,那怀中的玉简……能否瞒过这等修为莫测的佛门高僧?
刚经历完佛音涤荡的虚弱身体,因这突如其来的惊疑而微微颤抖。
危机似乎暂解,但更大的不安与疑虑,如同新的阴云,迅速笼罩上他的心头。
佛道迥异,这修为深不可测的苦行僧突然造访青云宗,又恰逢宗门内暗流涌动之时,其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意义?而自己这身怀异宝、体内蕴藏不祥之毒的小小杂役,又该如何在这愈发复杂的漩涡中,找到那一线生机?
他艰难地抬起颤抖的手,擦去糊住眼睛的血污汗水,目光透过指缝,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其中却有一种历经淬炼后愈发坚定的光芒。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诡谲,唯有变得更强,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是唯一的答案。今日这佛音涤荡之痛,这濒死体验,他铭记于心。
将来,必有……清算之日。
佛音涤荡的余威犹在经脉中隐隐作痛,那苦行僧洞彻人心的目光更如同冰刺,久久烙印在牧云的神魂深处。
他强撑着虚脱不堪、污秽满身的躯体,几乎是爬回了那间冰冷的木屋,一头栽倒在干草铺上,便再无力动弹。
同屋的杂役早已睡死,鼾声如雷,无人察觉他的异常。黑暗中,只有他粗重而压抑的喘息声,以及体内那依旧翻江倒海般的残余痛楚。
玉简紧贴胸口,温润的清辉比往日黯淡了许多,正竭力修复着他受损的经脉,抚平那被佛力与毒素双重蹂躏后的狼藉。
但速度缓慢,显然先前对抗佛音、分析阵枢、推演黑火本源,已让它消耗巨大,甚至受了些暗损。
牧云躺在那里,意识却异常清醒。死亡的阴影方才真正与他擦肩而过,那种无力感、那种如同砧板上鱼肉任人宰割的绝望,比在黑髓矿渊面对煞涌时更加深刻。
因为这次的“屠刀”,并非地底怪物,而是堂堂正正、代表着“善”与“净化”的佛门伟力!
只因身染“污秽”,便连被净化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作为“秽物”被一并清除吗?
他不甘!滔天的不甘如同毒火,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凭什么?!凭什么他生来便要在这泥泞中挣扎?凭什么要被那黑火尸毒蚀骨焚心?
凭什么连寻求一线生机都要被视为异类、被视为需要被“净化”的存在?!
就在这极致的愤懑与不甘达到顶点之时,白日里那苦行僧宏大平和的诵经声,却又不由自主地在他脑海中回响起来。
并非那涤荡邪秽的威力,而是其中蕴含的另一种力量——那种发下大宏愿、普度众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量!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愿度众生,皆成佛道……”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些片段式的经文,与他此刻极端的情绪激烈碰撞着。
宏愿?
他想起那苦行僧的身影,干瘦、枯槁,却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定,眼神清澈而执着,仿佛没有任何外力能动摇其心志。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并非来源于滔天的法力,而是源于内心某种坚不可摧的信念!
他自己呢?
最初的愿望,只是活下去,摆脱矿奴的命运,摆脱尸毒的折磨。这愿望如此卑微,如此自私,却也支撑他走到了现在。
但……够吗?
仅仅为了自己活下去,就够了吗?
在这强者为尊、视众生如蝼蚁的世界,即便侥幸解了毒,拥有了力量,然后呢?
像那些外门弟子一样漠视生命?像李执事一样权衡利弊?像张狂一样欺压弱小?甚至……像那鬼轿背后的存在一样,行诡异莫测之事?
不!那不是他想要的!
矿渊中麻木等死的矿奴,柴山里挣扎求存的杂役,那些被随意牺牲、被轻易遗忘的面孔……一一在他眼前闪过。
若得力量,仅求自保,与这冷漠宗门中的其他人,又有何异?
一股前所未有的冲动,混合着方才的不甘与愤懑,以及那佛门宏愿带来的震撼,在他胸中翻腾、凝聚、升华!
他想要活下去,但不仅仅是苟活!
他想要力量,但不仅仅是用来杀人夺宝!
他想要看清这世界的真相,打破那既定的垄断与压迫!
他想要……守护!守护那些如他一般微末、却依旧拼命挣扎的人!
守护心中那一点点尚未泯灭的对“道”、对“公理”的渴望!
他甚至想要……改变!改变这弱肉强食的规则!哪怕只能改变微不足道的一丝一毫!
这念头起初模糊,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如同一点星火,落入干涸的心田,瞬间燃起燎原之火!
它不再是简单的求生欲望,而是一种更加宏大、更加坚定、更加清晰的——愿!
并非佛家的普度众生,也非儒家的兼济天下,而是属于他牧云自己的,源于自身苦难与感悟的——本愿!
“我牧云,今日于此立心……”他在心中无声地呐喊,每一个字都如同烙印,刻入灵魂深处,“愿穷尽此生,勘破三界奥秘,求取无上真道!愿以手中之刃,斩开前路荆棘,守护所能守护之心念!愿身陷囹圄而不改其志,愿力微末而不坠其心!此心此念,天地共鉴,虽九死其犹未悔!”
没有金光万丈,没有地涌金莲。在这破旧的杂役木屋中,只有一个浑身污血、挣扎求生的少年,于无声处,发下了属于他自己的、最初的道愿!
然而,就在这宏愿发下的刹那——
他怀中的玉简,猛地一震!那原本有些黯淡的清辉,骤然间明亮了一瞬!
虽然短暂,却无比纯粹!仿佛这枚神秘莫测的玉简,对他这番发自灵魂的誓言,产生了某种强烈的……共鸣!
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自他心田最深处滋生,如同涓涓细流,瞬间流转全身!
这力量并非真气,也非神识,而是一种纯粹的、由坚定信念凝聚而成的——心力!
在这股初生的“心力”滋养下,他因佛音涤荡而受损的神魂,竟以肉眼可感知的速度开始愈合、凝聚、变得更具韧性!
连带着对身体的感知、对体内诸多混乱力量的掌控,都似乎提升了一丝!
虽然体内的黑火尸毒、丹毒依旧存在,剧痛也未减轻,但他的眼神,却彻底变了。
之前的坚韧,带着几分被迫和麻木。而此刻,那坚韧之中,却注入了一种清晰的、主动的、名为“志向”的东西!
他知道自己为何而活了,也知道自己未来要走向何方。前路或许依旧迷雾重重,凶险万分,但心中那盏灯,已然点亮。
这并非佛门的宏愿神通,却同样具备坚定心志、汇聚力量的奇效!这是属于他牧云自己的“道心”初立!
翌日,那苦行僧并未离开,反而应宗门之邀,在广场中央开坛,为部分内外门弟子讲解佛法精义。
消息传来,柴山杂役间又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但很快平息,毕竟那与他们无关。
牧云却鬼使神差地,在完成上午的砍柴任务后,借口送柴,远远地绕到了广场外围。
只见广场中央,那枯槁老僧跌坐于蒲团之上,面色平和,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他并未讲高深的佛法神通,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着“发心”、“立愿”之于修行的重要性。
“……一切神通法力,皆由心造。心志不坚,则道基浮摇;愿力不宏,则前行乏力。”老僧声音平和,却字字珠玑,“发菩提心,立金刚愿,非为虚妄之言,实乃定鼎道心之锚,汇聚法力之帆。纵是微末凡夫,一念至诚,亦可撼动山河……”
他讲述着古时高僧大德发下宏愿,历经万劫而不改,最终证得无上菩提的故事;也讲述着寻常修行者,因信念坚定,而突破瓶颈,克服心魔的实例。
台下听讲的弟子,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不以为然,有的则面露向往。
牧云远远站在人群之外,一棵古树的阴影下,静静地听着。
老僧的话,与他昨夜所思所想,隐隐印证,让他对“宏愿”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心灵力量,是修行路上对抗迷茫、诱惑、恐惧、乃至一切内外魔障的根本依仗!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苦行僧。
恰在此时,那讲经的老僧,话语微微一顿,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再次扫过了广场边缘,扫过了牧云藏身的那片树荫。
目光依旧清澈平和,却仿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或者说,是一种了然的印证?
牧云心头猛地一跳,几乎要以为对方看穿了自己昨夜发愿之事。他下意识地想要低头避开视线。
但那老僧的目光并未停留,已然移开,继续平静地讲经说法,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随意扫过。
牧云却站在树下,久久未动。手心因紧张而渗出汗水。
这位苦行僧……他一定知道什么!他甚至可能早已看穿了自己体内的秘密!
但他并未点破,更未如昨日佛音那般进行“净化”,反而像是在……点拨?引导?
为什么?
喜欢衍天道纪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衍天道纪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