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因转正名额议论的声音,像细碎的石子落在林晓棠心里,虽有几分委屈,却没让她生出半点退缩的念头。那天晚上,她坐在书桌前,翻着沈廷舟借她的《数控机床维修手册》,手指抚过书页上自己做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心里渐渐想通了——转正名额能否争取到,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实力,与其纠结旁人的议论,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技术、做好工作上。
第二天一早,林晓棠依旧提前半小时到技术科,先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干净,再把当天要用到的图纸和参数表整理好,等同事们上班时,桌上已经摆得整整齐齐。张科长路过她工位,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点点头——这姑娘从没因转正的事耽误过工作,这份沉稳比很多老员工都强。
上午,车间送来一批新的零件加工图纸,要求下午下班前完成标注和审核。这批图纸涉及复杂的曲面结构,几个老员工看了都皱眉头,小声嘀咕:“这么复杂的曲面,标注起来费时又容易出错,要是标错了,还得返工。”
林晓棠主动拿起图纸:“张科长,我来试试吧,之前跟着沈科长学过曲面标注的方法,应该能按时完成。”
张科长有些惊讶,随即点头:“好,你要是遇到不懂的,随时问我和沈科长。”
林晓棠回到工位,先拿出绘图本,对照沈廷舟教的“曲面标注三步法”——先确定基准面,再标注曲面半径和圆心位置,最后补充公差要求,一步步梳理标注思路。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她就翻出之前记的笔记,或者画图模拟曲面结构,连午休都没顾上吃饭,终于在下午四点前完成了所有图纸的标注。
沈廷舟拿着她标注的图纸检查,发现不仅标注规范,还在旁边加了“曲面加工建议”,提醒车间注意刀具角度和切削速度,忍不住称赞:“标注得很精准,还考虑到了加工实操,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老员工们看到后,也忍不住凑过来看,小李感慨道:“晓棠姐,你这曲面标注比我标得还清楚,我之前标这种图纸,至少得花一天时间。”
林晓棠笑着说:“我就是多花了点时间琢磨,你们要是有需要,我可以把标注方法跟大家分享。”
当天下午,她就把曲面标注的技巧整理成笔记,打印出来分发给同事们,还主动帮一位老员工修改了标注错误的图纸。老员工看着修改后的图纸,不好意思地说:“晓棠,之前我还对你有意见,现在看来,你确实比我厉害,以后我得多向你学习。”
林晓棠的坦然和真诚,渐渐化解了老员工们的抵触情绪。有位老员工甚至主动去找张副厂长,说:“副厂长,林晓棠这姑娘能力强、人品好,转正名额给她,我们没意见,以后我们还得跟她学技术呢。”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林晓棠依旧坚持每天下班后学机床操作。沈廷舟看她进步快,开始教她复杂零件的加工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调整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减少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林晓棠学得很认真,每次操作后都把参数和效果记录下来,对比分析优化方法,不到一周,就能独立加工出精度达标的复杂零件。
有次车间加工一批高精度齿轮,王师傅操作时遇到了难题——齿轮齿面粗糙度总是达不到要求。林晓棠刚好在车间学操作,看到后主动提出建议:“王师傅,您试试把主轴转速提高50转\/分钟,进给速度降低0.1毫米\/转,再调整一下冷却液的喷射角度,应该能改善粗糙度。”
王师傅半信半疑地照做,加工出来的齿轮齿面果然光滑了不少,精度也完全达标。他高兴地拍着林晓棠的肩膀:“晓棠,你这建议太管用了!没想到你不仅会画图,还懂这么多加工技巧,真是个全能人才!”
这些事渐渐传到了厂长耳朵里。有天厂长特意去车间视察,看到林晓棠正在熟练操作机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极高,又听王师傅和张科长夸她能力强、态度好,心里对这个姑娘的认可又多了几分。
晚上回家,刘桂兰看着女儿每天早出晚归,却始终精神饱满,心疼地说:“晓棠,要是转正名额实在批不下来,咱们也别太拼了,身体要紧。”
林晓棠笑着说:“妈,我不是为了转正才拼,而是觉得学技术、做工作特别有意义。就算这次没转正,我也能通过努力提升自己,以后肯定还有机会。”
刘桂兰看着女儿眼里的光,欣慰地说:“妈懂了,你这么努力,肯定会有好结果的。”
林晓棠坐在书桌前,拿出转正申请的草稿——这是她之前偷偷写的,虽然还没提交,但她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努力,用实力证明自己,总有一天能把草稿变成正式的转正申请,成为真正的技术人员。而这段经历,也让她更加明白,人生路上难免有挫折,只要不气馁、不放弃,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一定能看到想要的风景。
喜欢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