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的邀请,如同一张编织精美的蛛网,轻柔却带着不容挣脱的粘性。晶华酒店,深圳顶尖的场所之一,与林逸他们刚刚拿到营业执照的兴奋,以及赵德柱那间破旧厂房,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逸哥,去吗?”博文看着那辆黑色的奔驰,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脸上写满了警惕。在他简单的世界观里,沈家的人,除了沈雨涵,都代表着麻烦。
赵德柱更是手足无措,他这辈子都没进过那么高级的酒店,更别提和沈氏集团的总裁吃饭了。
林逸握着那张还带着油墨香的营业执照,指节微微用力。韩雅的“好意”来得太快,太及时,仿佛一直在暗中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庆贺是假,试探和拉拢才是真。她口中的“银行和行业协会的朋友”,既是诱饵,也是展示肌肉的方式。
不去,等于当场撕破脸,彻底得罪这位精明的岳母,可能招致比沈明辉更阴柔难防的打压。
去,则意味着踏入她设定的舞台,在她主导的规则下博弈。
没有太多犹豫的时间。林逸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得体的、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笑容,对车内的韩雅微微颔首:
“谢谢韩总盛情,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他拉开车门,示意博文和赵德柱上车。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唯有直面,才能找到破局的机会。
晶华酒店的包厢,奢华得令人目眩。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光可鉴人的红木圆桌,以及侍立一旁、穿着笔挺制服的服务生,无不彰显着与林逸他们所处世界截然不同的阶层。
包厢里已经坐了三四个人。除了韩雅,还有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被介绍为某外资银行的深圳分行行长,姓周;一个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中年男人,是电子行业协会的副秘书长,姓刘;还有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看起来是韩雅助理的年轻女性。
看到林逸三人进来,尤其是看到林逸手中那份崭新的营业执照,周行长和刘副秘书长的脸上都露出了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但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审视和估量,却没有逃过林逸的眼睛。
“来来来,小林,快请坐。”韩雅热情地招呼着,亲自安排座位,将林逸安排在了她右手边的主宾位,博文和赵德柱则被安排在了稍远的位置。她甚至亲切地拍了拍林逸的手臂,语气带着长辈的关爱,“年轻人创业不容易,看到你们这么快就把公司立起来,阿姨真是替你们高兴!”
这番做派,俨然将林逸视作了极为亲近的子侄。
席间,韩雅妙语连珠,主导着话题,既不过分追问林逸的技术细节,也不谈论敏感的沈家事务,而是巧妙地引导着周行长和刘副秘书长,谈论深圳的营商环境、政策风向以及电子行业的最新动态。周行长适时地表示,对逸文科技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非常看好,可以在贷款额度和利率上提供“特别关照”。刘副秘书长则暗示,协会即将评选“年度创新企业”,逸文科技很有希望。
所有这些“好处”,都像是诱人的糖果,被韩雅用一双无形的手,推到了林逸面前。
博文和赵德柱听得心潮澎湃,感觉前途一片光明。只有林逸,始终保持冷静,微笑着应对,表示感谢,但绝不轻易做出任何承诺。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好处”的背后,都系着韩雅手中的线。
酒过三巡,气氛看似融洽热烈。韩雅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对林逸说道:“小林啊,你们现在公司成立了,产品也有了雏形,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市场和生产了。老赵的厂子做样品没问题,但大规模量产,恐怕力有不逮吧?”
来了。正题开始了。
林逸放下筷子,点了点头:“韩总说得是,产能确实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韩雅满意地笑了笑,对旁边的助理示意了一下。助理立刻拿出一份文件,递到林逸面前。
“这是‘明辉电子’的资料。”韩雅语气轻松,仿佛在介绍一家普通的公司,但“明辉”二字却让林逸心头一跳——这是沈氏集团旗下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电子代工厂之一!“他们的生产线、品控和供应链管理都是一流的,正好能弥补你们现在的短板。我跟他们负责人打过招呼了,只要你们愿意,可以优先为你们安排产能,价格嘛,好商量。”
图穷匕见!
韩雅终于亮出了她的真正目的——将逸文科技的命脉,供应链,纳入沈氏集团的体系之内!一旦使用了明辉电子的产能,逸文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沈氏的附庸,再难摆脱其控制。这比沈明辉直接的打压,更加高明,也更加危险。
包厢里瞬间安静下来。周行长和刘副秘书长都微笑着看着林逸,等待他的回答。博文和赵德柱也紧张地看着他。
接受,意味着暂时的顺畅和“保护”,但独立性的丧失几乎是必然。
拒绝,则可能立刻失去眼前所有看似触手可及的资源和机会,甚至可能当场触怒韩雅。
林逸看着那份印刷精美的“明辉电子”介绍资料,大脑飞速运转。直接拒绝是下策,他需要一种更巧妙的方式。
他拿起资料,认真地翻看了几页,脸上露出赞叹的神色:“明辉电子的实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不愧是沈氏集团的标杆企业。”
韩雅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然而,林逸紧接着话锋一转,带着几分遗憾和诚恳说道:“不过,韩总,我们逸文科技刚刚起步,第一款产品也还没有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现在就贸然使用明辉电子这么高标准的产线,恐怕成本压力太大,也显得有些……大材小用。我们计划是先小批量试产,投放到华强北和一些高校渠道看看市场反应,等产品成熟、需求稳定后,再寻求与明辉电子这样的大厂合作,才更稳妥,也是对合作伙伴负责。”
他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抬高了明辉电子,又表明了自身立足市场、稳健发展的态度,婉拒得滴水不漏。
韩雅脸上的笑容微微凝固了一瞬,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呵呵,年轻人有想法,稳重一点是好事。阿姨也就是提个建议,具体怎么发展,还是你们自己把握。”
她举起酒杯:“来,预祝逸文科技产品大卖!”
这场暗流汹涌的宴席,终于在一片看似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周行长和刘副秘书长与林逸交换了名片,说了些场面话后便先行离开。韩雅让助理去结账,包厢里只剩下她、林逸、博文和赵德柱。
韩雅脸上的笑容淡去,她看着林逸,眼神变得深邃而直接:“林逸,你是个聪明人。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在深圳,尤其是在电子行业,想完全绕开沈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告诫,也带着一丝最后的招揽:“独立固然可贵,但不懂得借势,只会事倍功半。我希望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沈家能给你的,远比你现在看到的更多。”
林逸迎着她的目光,语气恭敬却坚定:“谢谢韩总的提醒和厚爱。逸文科技会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当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与沈氏集团平等合作的机会。”
他将“平等”二字,咬得微重。
韩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说什么,拎起手包,优雅地转身离开了包厢。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博文和赵德柱才长长松了口气,感觉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
“逸哥,刚才……太吓人了。”博文心有余悸。
林逸没有说话,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韩雅坐进奔驰车离去。他知道,今天虽然勉强过关,但彻底得罪了韩雅。这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会像沈明辉那样直接打压,但她的报复,可能会更加难以防范。
回到开发区那间虽然简陋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三人都有些疲惫。今天经历了大起大落,拿到了执照,拒绝了诱惑,也埋下了隐患。
林逸坐在唯一的办公桌后,揉了揉眉心,开始规划下一步。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mp3的小批量试产,推向市场,用销售收入证明价值,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就在这时,办公室那部新安装的、号码还未对外公布的座机,突然响了起来。
博文走过去接起:“喂,逸文科技……什么?批量订单?!”
他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对对对!mp3播放器!您要多少?一百台?!明天看样品?好好好!地址是……”
挂了电话,博文激动地冲到林逸面前,脸都兴奋得扭曲了:“逸哥!华强北最大的数码柜台,‘迅捷数码’的老板,不知道从哪里弄到我们的号码,直接下了一百台的订单!要看样品,没问题就全款提货!”
一百台!对于刚刚成立的逸文科技来说,这无疑是天降横财!
林逸的心脏也猛地一跳,但他立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喜悦只持续了短短几秒,就被巨大的疑虑取代。
他们的产品还未做任何宣传,号码也未曾公布。华强北最大的柜台,怎么会如此精准地找上门,并且如此爽快地抛出百台订单?
这订单的背后,是真正的市场机遇,还是……韩雅的另一重“好意”,或者,是更深的陷阱?
喜欢重生之我在深圳逆袭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之我在深圳逆袭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