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变平息,新帝登基,盛家因护诏之功,一时风头无两。盛纮自宫中归来,虽受了些惊吓,但更多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家族更进一步的喜悦。尤其是一双庶出子女立下如此大功,连带着他这位父亲在朝中也备受瞩目,可谓扬眉吐气。
这日傍晚,盛纮难得地在林栖阁用了晚饭。屋内烛火温馨,林噙霜因得了“安人”敕命,又知儿女立下大功,容光焕发,眉眼间是掩不住的欢喜与扬眉吐气。幼子长榆乖巧地坐在一旁,长枫与墨兰亦是神色平和。
酒过三巡,盛纮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又想到长枫、墨兰在御前的表现,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浮了上来。他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看向长枫:
“枫儿,此次你与墨兰立下大功,为父心中甚慰。你母亲……林小娘她,如今也得蒙圣恩,有了敕命在身。为父想着,不若趁此机会,将她抬为平妻,如此一来,你们兄妹三人,在名分上也能更名正言顺一些,于你日后仕途,亦有益处。”
此言一出,屋内霎时一静。
林噙霜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与期盼!平妻!那是她曾经梦寐以求而不得的位置!若真能成,她便是真正能与王氏平起平坐的盛家夫人了!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看向长枫,目光中充满了渴望与催促。
然而,长枫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眉头却微微蹙起。他放下碗筷,起身,对着盛纮深深一揖,语气恭敬却异常坚定:
“父亲厚爱,儿子感激不尽。但此事,恕儿子不能赞同。”
“为何?”盛纮脸上的笑容僵住,林噙霜更是瞬间脸色发白,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子。
长枫直起身,目光清明,语气沉稳:“父亲,儿子与妹妹此番所为,乃是臣子本分,侥幸得蒙天恩,已是盛家满门荣耀。母亲得赐‘安人’敕命,已是天大的恩典,足以保障母亲日后在府中安稳尊荣。”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时若急急将母亲抬为平妻,未免显得盛家恃功而骄,不知进退。新帝登基,最重规矩体统。王氏母亲乃是父亲明媒正娶的正室嫡妻,多年来执掌中馈,并无大错。若因儿子等微功便动摇嫡庶根本,恐会引来御史非议,道父亲宠妾灭妻,于父亲官声有碍,亦非新帝所乐见。”
他看向脸色变幻不定的盛纮,言辞恳切:“儿子前程,愿凭自身学问本事去搏,无需借此等有争议之名分。如今这样,母亲得享敕命荣光,无人敢轻慢,已是极好。请父亲三思,以家族长远安稳为重。”
一番话,条理清晰,利弊分明,将一场可能的风波消弭于无形,更是将盛家的“知进退、守规矩”摆在了明处。
盛纮听完,怔忡片刻,随即长长叹了口气,看向长枫的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赞赏。这个儿子,是真的长大了,眼界心胸,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他点了点头:“枫儿思虑周全,是为父欠考虑了。此事……就此作罢。”
林噙霜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她看着儿子沉稳坚毅的面庞,终究没再说什么。她明白,儿子的话是对的,如今的安稳,已是来之不易。
拒绝了父亲的提议后,长枫便提出要连夜启程返回嵩阳书院。盛纮知他志向,虽有不舍,却也支持。
夜色中,墨兰亲自送长枫到二门外。她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沉甸甸的包袱递给长枫。
“哥哥,此去路远,书院清苦,定要照顾好自己。”墨兰轻声嘱咐,将包袱一一解开细说,“这里面有几套厚实御寒的棉衣和靴袜,汴京冬日酷寒,嵩阳想必更甚,万不可着了风寒。还有一些易于存放的干粮肉脯,路上或书院夜读时垫一垫肚子。”
她又拿出几个小巧的瓷瓶和油纸包:“这是些常备的药材。白瓷瓶里是治疗风寒初起的药丸,绿瓷瓶是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的药膏,效用比市面上的好些。这油纸包里是些清热解毒的药材,可泡水饮用。另外……”她声音压低了些,“我还备了一些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丸药,哥哥若读书困倦时,可含服一粒,但切勿依赖。”
这些药材药丸,看似普通,实则都被她悄悄用青莲本源空间中的灵泉水或气息浸润过,效果远胜寻常之物,且于身体大有裨益。
长枫看着妹妹为他准备的如此周全细致的行装,心中暖流涌动。他接过包袱,重重地点了点头:“妹妹放心,哥哥都省得。家中……母亲和长榆,还有你自己,多保重。”
“哥哥安心向学,家中一切有我。”墨兰微笑颔首,目光沉静而坚定。
夜色深沉,长枫不再多言,背上包袱,翻身上马,向着城外嵩阳书院的方向,决然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渐行渐远。
墨兰立于门前,直到那身影彻底融入夜色,方才转身回府。她的目光掠过林栖阁温暖的灯火,又望向葳蕤轩的方向,最终归于平静。
前路漫漫,兄长已踏上他的征程,而她,亦需在这深宅之内,继续经营属于他们林栖阁的、更加稳固的未来。家族的博弈,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而她,已做好了准备。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综影视:青莲渡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