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材料学院李明副教授的交流,被安排在了一个周四的下午。地点就在李老师所在材料楼的办公室,里面堆满了各种样品、文献,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化学试剂和金属混合的味道,与物理实验室洁净规整的风格截然不同。
李老师很热情,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们课题组的主要方向——专注于几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联研究。他打开电脑,调出几组高分辨的电子显微镜图像和复杂的谱学数据。
“乔琳啊,我听了你的报告,对你提出的那个理论模型非常感兴趣。”李老师指着屏幕上那些蜿蜒的曲线和斑斓的像素点,“我们最近在几种异质结界面处,观测到了一些非常奇特的电子行为,用现有的理论模型去套,总觉得隔靴搔痒,差了点意思。你的模型,特别是关于特定势场下载流子行为的重新表述,我觉得可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角度。”
乔琳凝神看着那些对她而言有些陌生的数据图像,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她需要快速理解材料学的表征语言,并将其与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进行对接。
“李老师,您能具体指出是哪些观测结果与现有理论不符吗?”乔琳问道,语气谨慎而专注。
李老师详细解释了几个关键的数据特征,包括界面处异常的电阻跃变、非经典的霍尔效应响应等。乔琳一边听,一边在带来的笔记本上快速勾勒出简单的物理图像和可能的方程形式。
“从物理图像上看,”乔琳思索着开口,语速放缓,似乎在一边组织思路一边表述,“您描述的这种情况,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界面散射增强。或许存在一种由界面晶格失配和化学键合共同导致的、局域的特殊势场分布,这种势场会显着改变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和隧穿概率……我的模型,或许可以通过调整这几个参数……”
她指着自己刚才写下的方程,向李老师解释其中几个关键参数在材料语境下可能对应的物理意义。
李老师的眼睛越来越亮。乔琳的思考方式,带着理论物理特有的简洁与深刻,直接切入问题的本质,为他一直以来的困惑提供了几个极具启发性的可能解释。
“妙啊!”李老师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就是这个思路!我们之前一直被困在材料本身的能带结构里打转,忽略了界面可能产生的‘新物理’!乔同学,你的理论素养和跨领域理解能力,真的很强。”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两人就具体的数据细节和模型可能的拟合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乔琳发现自己需要快速补充很多材料学的背景知识,但这种跨学科的挑战,反而激发了她更强的求知欲。她提出的几个初步设想,也得到了李老师的积极回应,双方约定,由李老师提供更详尽的原始数据,乔琳尝试用她的模型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和解释。
离开材料楼时,天色已近黄昏。乔琳深吸了一口室外清冷的空气,感觉大脑因为接受了全新的信息而有些微微发胀,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这种将理论应用于新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她体验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成就感,与独自推导公式、构建模型时那种纯粹的智力愉悦截然不同。
回到物理实验室,周辰正准备离开,看到她回来,顺口问了一句:“哟,乔琳,听说你去材料系那边了?有合作?”
“嗯,和李明老师讨论一些他们组的数据,可能和我的模型有关。”乔琳简单解释了一句。
周辰挑了挑眉,语气带着点调侃,也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羡慕:“可以啊,这才刚露头角,就有外系的老师找上门来了。不过你可小心点,别耽误了咱们组自己的进度,陈老师那边……”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乔琳点了点头:“我明白,谢谢师兄提醒。”
她坐下来,打开电脑,看着屏幕上自己那篇已投出论文的备份稿,以及旁边陈教授布置的实验方案任务,再想到刚刚与李老师讨论的内容,忽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以及一丝微妙的平衡压力。
学术的道路,并非只有单打独斗的深钻。当你的能力得到认可,机遇和合作便会自然而来,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需要协调的关系。
青莲本源在她体内静静流淌,温养着她因高强度跨界思考而略显疲惫的神经。它无法让她瞬间掌握所有知识,却赋予了她快速学习、适应并整合不同领域信息的精神韧性。
她知道,与材料学的这次偶然交汇,或许会为她打开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但前提是,她必须牢牢站稳自己在物理领域的根基。
路,正在她的脚下,向着未曾预料的方向,悄然延展。而她,需要更谨慎,也更勇敢地,走下去。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综影视:青莲渡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