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想到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关于她自己的养老大计。
在聋老太太知道易中海彻底指望不上以后,就把养老人选重新选在了傻柱的身上。
以前的傻柱,或许有些粗心大意,作为养老人选总觉得差点儿意思。
但现在傻柱已经娶了媳妇,聋老太太这几天可是仔细观察过。
傻柱这个媳妇儿是一个眼里有活儿的人,还不像傻柱那样粗心大意。
要是能跟着傻柱他们一起生活,傻柱的媳妇儿负责给她送饭,负责她的日常生活。
又有周振华每天回来带的那些丰厚的食材,再加上傻柱的厨艺。
她以后的生活,说不定比易中海和吕翠莲两口子伺候她的时候,还要舒服的多........
至于傻柱和周振华他们是否会答应,她已经有了让他们拒绝不了的条件,那就是她住的这几间房子。
她在后院的这几间房子,一点儿都不比易中海的屋子小,她可以和傻柱签好协议。
让傻柱负责她的养老,等到她去世以后,就把房子赠与傻柱,这个条件傻柱他们能拒绝的了?
就凭他们花那么大的精力算计吕翠莲,为了房子逼走人家,就知道房子在他们眼里的重要性了。
她的这个条件对周振华和傻柱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想到这些的聋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到了中院。
恰好看到了准备带着自己媳妇,出去练习骑自行车的傻柱,聋老太太见状立马喊住了他........
“柱子,你这是打算带着媳妇儿出门吗?你们这小两口感情还真好,奶奶真是羡慕啊!”
没有任何意外,傻柱还是没怎么搭腔,只是用鼻音发出了嗯的一声,算是回应了一下。
舅舅说过,聋老太太应该是想让自己给她养老,这才会一改往日的态度。
他何雨柱凭什么当这个冤大头?再说了两人因为易中海的事儿早就有了很大的隔阂。
想让他何雨柱来给她养老,聋老太太这是在想屁吃呢!
实际上,这几天聋老太太一直都在试图和傻柱他们消除隔阂。
周振华面对聋老太太的主动示好,那是连理都不带理一下的。
傻柱抹不开面子,但每次都只是简单的回应一声就算了。
要是一般人的话,估计也就会立马走了,但谁让聋老太太的脸皮厚啊!
这几天每次见到他们,依然是乐此不疲的打着招呼........
........
果然。
即使傻柱只是用鼻音简单回应了一下,聋老太太也没怎么在意,而是说道:
“柱子,你舅舅在家没?我有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我舅舅不在家,我们也没什么和你商量的事,让一让,我还要带着我媳妇儿去学自行车来着!”
傻柱回答的一点儿都不客气,直接推着自行车就要离开,于莉也是夫唱妇随,紧紧的跟着傻柱。
既然自家的丈夫和舅舅都认为聋老太太不是啥好人,她也自然不会再那么客气了。
眼看傻柱就要这么走了,聋老太太也不再卖关子了,赶紧说道:
“柱子,听说易中海家的媳妇儿把房子赠与给你们了,奶奶我无儿无女的。
也想着等将来去世后,把自己的几间房子赠与你们,只是...只是我有一个条件。
你们能不能负责奶奶以后的养老?反正奶奶我也没几年活了,你答应不答应?
你要是答应的话,咱们现在就去街道办签协议去,怎么样?”
聋老太太话音落下,傻柱的身影停顿了下来,好像是在消化着这个消息。
聋老太太看见傻柱停顿下来的身影,心里不免有些得意,觉得自己似乎拿捏住了对方........
此时的傻柱确实有些心动了,因为他想到了周振华。
目前周振华住在后院许大茂的隔壁,挨着聋老太太的房子。
要是将来聋老太太的几间房子赠与了他们,并最终落在周振华的名下。
舅舅周振华的两间房子和聋老太太的两间房子,就能够连在一起了。
中间只用再开个门,四间房子就可以连成一片了,这让傻柱如何不心动?
傻柱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这次聋老太太的房子要是能争取过来,就给舅舅。
只是...让自己给聋老太太养老,傻柱心里那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的。
但聋老太太的这个提议,确实比较有吸引力,这让傻柱一下子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一旁的于莉拉了拉丈夫的衣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后院,意思很明显,喊舅舅过来一起商量一下。
傻柱也明白自家媳妇儿的意思,因为这会儿周振华确实在后院,他刚刚回来还没多久。
傻柱清了清嗓子,对于莉说道:“媳妇儿,你带老太太去咱们家里坐一会儿,我去后院喊舅舅过来!”
说完这番话,傻柱立马去后院找周振华去了........
........
周振华这边,他刚刚从轧钢厂回来,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信封。
信封里面是一封介绍信,也是轧钢厂赔偿给周振华他们的一个工作名额。
加上刚刚获得的这封介绍信,周振华手里已经有了五封介绍信。
三封介绍信是李怀德之前就给他的,其中一个工作是采购,一个工作是帮厨、一个工作是车间工人,全都是正式工。
一封介绍信是邮局赔偿的工作名额,工作是邮递员,入职后同样是正式工。
还有一封就是以轧钢厂的名义赔偿给他的,工作同样是车间工人,入职后也是正式工。
除了答应给于莉的一个名额,自己手里还剩下四个工作名额。
这四个工作名额,周振华全都打算交给周家村的村民们,紧着最需要帮助的人先给。
过两天他就打算去一趟周家村,到时候可以问下三爷爷,村里最困难的家庭,把名额卖给他们。
如此一来,就算是其他村民也没有话说,反正后面轧钢厂还会再扩招。
到时候再把人慢慢介绍进去就好,谁让这年代农民没有工人吃香?
最明显的就是农民有时在地里干一年,还倒欠公社的钱,这上哪儿说理去?
成为工人就不一样了,可以让村民们成为城市里的户口。
能吃商品粮,每月有固定工资拿,还能分房子,地位一下子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这也是农村的人,想要积极朝城里跑的原因........
喜欢四合院之傻柱是我外甥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四合院之傻柱是我外甥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