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好,既然大家都愿意一起吃饭,那我们就这么定了。以后女知青们就轮流做饭,男知青们则要轮流去挑砍柴。当然啦,如果大家有空的话,也可以一起去山上捡柴,毕竟冬天快要到了,我们得囤一些柴来烧炕呢。”
他的话音刚落,众人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有个男知青突然问道:“那如果不一起吃饭的话,这些事情怎么办呢?”
李建军笑了笑,解释道:“如果不一起吃饭的话,那这些事情就得自己准备好啦。就像住在小房间的那些知青,他们都是自己开火,单独吃饭的,所以这些事情都得靠他们自己去做咯。”
听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我想了想,觉得还是和大家一起吃饭比较好,于是也跟着其他住大通铺的女知青一起表示愿意轮流做饭。
等这些琐事都分配好了之后,大家便各自散去,开始洗漱准备睡觉。整个房间里顿时变得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轻微水声和低声交谈的声音。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第一声铜锣便响彻了整个村庄。老知青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早起,他们窸窸窣窣地起床,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对于我们这些新来的知青来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我们有一整天的时间去置办生活用品。老知青们深知我们的情况,所以特意让我今天先负责做饭。这样一来,等我们开始下地干活时,就能多适应几天,而不必在还没适应好农活的情况下,累了一整天后还要回来做饭。
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老知青们按照自己的食量,从各自的口粮中拿出一部分,装进自己的饭盒里。我也赶紧拿出我的饭盒,里面装着两个红薯。然后,我接过每个人的口粮,开始准备蒸煮。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做饭,为了避免因为食物分配不均而引发矛盾,我决定不把其他人的口粮混在一起做。我小心翼翼地将每个人的口粮分别放入蒸笼里,确保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的那份。
当早餐准备好后,老知青们纷纷前来领取自己的饭盒,吃完早餐后,他们又将午饭的口粮交给我,然后就去上工了。
这时,林雪她们才慢悠悠地起床。她们商量着今天要去县里购买一些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我心里有些犹豫,但还是拿出了五毛钱,交给林雪,让她帮忙带半斤水果糖回来。
等林雪她们都吃完早餐后,我便开始收拾厨房,准备迎接新的一天。我小心翼翼地将昨天刚领到的口粮放进背篓里,然后背着它,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晒场的石磨处。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石磨和一个较小的石磨,我选择了那个较小的石磨,准备开始研磨这些口粮。
我将大碴子倒入石磨的孔中,然后慢慢地转动石磨的把手,石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岁月。我耐心地转动着石磨,大碴子在石磨的碾压下逐渐变得细碎。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昨天领到的大碴子终于被我磨成了细腻的粉末。这样煮出来的食物,口感会更好,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喇嗓子了。
完成磨口粮的工作后,我把磨好的口粮仔细地装进炕柜里,并锁好柜子。接着,我背上背篓,毫不犹豫地朝着后山走去。大约十几分钟后,我来到了山脚下。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山上的植被却十分茂盛。
我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爬,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腰。在这里,我开始看到一些野菜生长在草丛中。我兴奋地放下背篓,开始挖掘这些野菜。每挖到一棵野菜,我都会仔细地将它的根部清理干净,然后整齐地码放在背篓里。
当我挖完一小片野菜后,我会继续朝下一片野菜前进。就这样,我一边挖野菜,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突然,我听到了一阵细碎的喧闹声从山坳里传来。我好奇地抬起头,只见几个身穿蓝布褂子的身影正在松树下晃动。
在一片茂密的丛林中,一个身穿蓝布褂子的半大孩子正挥舞着柴刀,奋力地砍向那些杂乱的荆棘。他的动作娴熟而有力,每一刀下去,都能斩断不少荆棘。在他身旁,一个竹篓里的枯枝已经堆积得像小山一样高,甚至有些已经冒出了竹篓的边缘。
不远处,一个梳着冲天辫的小姑娘正兴高采烈地举着一个竹筐,追逐着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她的脚步轻快,笑声像银铃一般清脆。竹筐的沿口还沾着几片翠绿的猪草叶子,仿佛在诉说着她刚刚的劳动成果。
而最小的那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则趴在地上,全神贯注地扒拉着青草。忽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一样,兴奋地举起一棵带露的蒲公英,朝着同伴们大声喊道:“这儿有好大一片马齿苋!”
孩子们听到他的呼喊,像一群被惊扰的小鸟一样,呼啦啦地围拢过来。他们纷纷蹲在地上,开始比赛似的挖掘那些鲜嫩的野菜。阳光透过松针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孩子们的小脸蛋被晒得红扑扑的,宛如熟透的山里红,透着健康和活力。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花布衫的女孩注意到了我。她的辫子上系着一根鲜艳的红绳,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看到我后,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然后像一只活泼的小鹿一样,蹦蹦跳跳地跑去找她的哥哥姐姐们了。
等野菜都装了大半背篓,看下太阳,知道离下工没多久了,我背上背篓就朝知青院走去,回到知青院,我把野菜都洗干净,开始烧火,我先把所有饭盒的放在锅里蒸熟,熟了就把饭盒都拿出来,把野菜都放进锅里焯水,焯完水就又烧了水,把野菜放进去,在放一点盐,做了一锅野菜汤,刚做好饭没多大,所有知青都下工回来了,吃饭的事大家都夸我勤快,一早上挖了这么多野菜,下午一样的做饭,林雪她们也回来了,几人就包了一辆牛车才把置办的东西买来,村里人的啧啧说不会过日子,林雪把半斤水果糖给我拿了过来,我拿到糖就抓了一把,有五六颗这样子递给林雪当辛苦费,一阵推托,林雪才收起糖回去整理买回来都东西了,这时盘炕的大叔带着几个儿子也来到了知青院,开始给林雪她们盘炕了。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正在盘炕的大叔们身上。他们动作娴熟地摆弄着砖块和泥土,忙碌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专注。看着他们如此认真地工作,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因为我知道,等这炕盘好后,大家在寒冷的冬天里就能睡得暖和了。
正当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李建军走了过来,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对我说:“今天真是辛苦你了,这顿饭做得可真不错啊!”我连忙笑着摇了摇头,谦虚地回答道:“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享用晚餐。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人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一边畅谈着今天的所见所闻。有人兴高采烈地讲述着在县里看到的新鲜事儿,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也有人抱怨着白天干活的辛苦,引得大家纷纷安慰。我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着大家的聊天,偶尔插上一两句话,感受着这热闹而又温馨的氛围。
晚饭后,我主动帮忙收拾起碗筷来。虽然有些疲惫,但看到大家满意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收拾完毕后,我回到自己的床铺,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回顾着这一天的经历。虽然忙碌,但却充实而有意义。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整个村庄都被一层淡淡的墨色所笼罩。村口的老槐树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它是这个村庄的守护者,默默地见证着这里的一切。
然而,就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知青院的煤油灯却早早地亮了起来。微弱的灯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屋内的一角,也映出了屋内人的身影。
吃完简单的早餐后,我便跟着老知青一同前往大队部。一路上,我们都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只是默默地走着,享受着这清晨的宁静。
到达大队部后,队长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他站在人群中间,大声地说着一些关于今天工作安排的事情。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他的讲话,心中却有些许的紧张和不安。
不一会儿,队长的讲话结束了,人群也渐渐散去。我紧跟着老知青,来到了田里。望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我把那补丁摞补丁的裤腿卷到膝盖处,露出了细瘦的脚踝。破旧的布鞋踩进泥里时,发出了“噗嗤”一声,惊起了两只正在觅食的跳虫。它们迅速地跳开,消失在了稻田的深处。
生产队长的铜锣声突然响起,像一根细针,刺破了那笼罩在田野上的晓雾。紧接着,三十多个劳力扛着锄头,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地朝着梯田走去。我夹杂在他们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我的帆布书包拍打着后腰,里面装着两个小红薯和一杯打满水的竹筒。这是我今天的午餐,虽然简单,但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来的娃子,跟着翠莲学薅草。”队长那粗粝的嗓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仿佛是一道命令。我连忙点头应道,然后快步走到翠莲身边。
翠莲是个矮壮的农村妇女,她的手指在稻禾间翻飞如蝶,枯黄的稗草被她轻而易举地连根拔起。而我却显得有些笨拙,攥着禾苗用力过猛,不仅没有拔掉稗草,反而带起了一大块泥,溅得我满脸都是。“使巧劲,不是跟牛似的蛮干!”翠莲的声音仿佛被水浸泡过一般,湿漉漉地飘了过来。我听了这话,顿时面红耳赤,仿佛能感觉到自己的脸像庙里的关公一样,红得发烫。我手忙脚乱地把手上的泥往裤腿上抹去,结果却越抹越糟糕,反而蹭出了更大一片污渍。
太阳渐渐升高,已经爬到了竹竿那么高的位置。阳光炽热,烤得我浑身冒汗,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砸进泥地里,溅起一个个小小的深色圆点。我感觉自己的腰都快断成两截了,手掌也被草叶划出了许多细密的血口子,混着泥水,火辣辣地疼。
我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翠莲,只见她的蓝布头巾已经湿了大半,却还悠然自得地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调。她的脚边,稗草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城里来的学生娃,就是金贵啊。”不知道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像被针扎了一下,难受极了。我紧紧咬着嘴唇,直到咬出了一股血腥味,然后猛地直起身来,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影子在水田里晃得不成样子,就像一条离开了水的鱼,显得那么狼狈和无助。
好不容易熬到了正午,铜锣终于“当当当”地响了起来。我如释重负,赶紧从水田里爬出来。然而,我的布鞋早已被泥浆灌满,每走一步都像是拖着两块沉重的铅块,异常艰难。我落在队伍的最后,望着前面那一个个攒动的背影,缓缓地朝着知青院走去。
回到知青院,我累得瘫坐在椅子上。其他知青们也都疲惫不堪,纷纷找地方坐下休息。我打开帆布书包,拿出那两个小红薯,红薯小小的,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此刻却成了我最期待的食物。我轻轻咬了一口,红薯的香甜在口中散开,让我稍微恢复了些力气。
作者嘴笨不会说话,求为爱发电,作者只想拿个全勤奖,辛辛苦苦打卡一个月,因为数据不好全勤拿不到,拿不到全勤一个月就两三百块,崩溃,每天都在想要不要弃文算了,安安心心去厂里打螺丝一个月都有三千多,天天花三个多小时码四千多个字一个月到头才三百多,笑死了
《快穿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快穿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快穿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