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小狩

首页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枭臣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大唐修仙:公主居然是我的小师妹猛卒霸蜀郭嘉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小狩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全文阅读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txt下载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1章 除草防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赤岭的新岁晨光刚漫过田垄,我已循着杂草与幼苗混杂的气息——那混着幼苗清甜与杂草涩味的独特味道,踏过沾着晨露的田埂,奔向共耕区的幼苗地块。距“破土护苗”不过十日,田里的幼苗已长至三寸高:麦区的幼苗茎秆愈发粗壮,淡绿的叶片舒展如剑,迎着阳光向上生长;青稞区的幼苗也抽出新叶,子叶褪去嫩黄,转为鲜亮的深绿,风过时叶片摩擦的“沙沙”声,比往日更显厚实。唐蕃的军民们扛着除草耙、提着防虫药篓赶来,汉地的竹制薅草锄摆在田边,吐蕃的艾草驱虫包挂在腰间,田埂上还放着记录病虫害情况的木简,处处都透着对“苗无杂草、株无虫害”的严谨与守护。

我的鼻尖凑近麦区的幼苗根部,清晰嗅到幼苗生长的温润气息,还敏锐捕捉到一丝杂草特有的“涩腥味”——那是稗草混在麦苗间生长的信号,稗草根系发达,会与幼苗争水争肥,若不及时拔除,极易影响长势。大唐的农师正蹲在田垄间,指尖拨开幼苗根部的泥土,仔细分辨杂草与麦苗,对围拢的军民说:“中原农耕素有‘苗长除草紧’的说法,如今幼苗刚稳根,杂草也跟着疯长,咱们用中原的竹薅锄浅锄松土,既能除根又不碰伤幼苗根系;你们吐蕃的羊毛刷除草法,适合清理幼苗缝隙里的小草,比单纯用锄更细致。另外,这个时节是麦螟幼虫活跃期,麦螟会蛀食幼苗茎秆,咱们中原的‘艾草熏杀法’用晒干的艾草捆点燃熏田,烟味能驱螟;你们吐蕃的‘草木灰撒茎法’,把草木灰撒在茎秆基部,既能防螟又能补肥,两种法子结合,才能护好幼苗!”

吐蕃老农握着羊毛刷,刷毛上还沾着些许泥土,显然已提前巡查过地块,他用生涩却笃定的汉文回应:“艾草已按‘三垄一捆’的间距摆好,点燃后烟能罩住整片地块;还做了‘查螟木签’——用木片刻出麦螟幼虫的大小刻度,比用手摸虫洞准。刚才我看青稞区有几株幼苗叶片发蔫,怕是有螟虫蛀秆,咱们先查那片吧?”我立刻走向青稞区发蔫的幼苗,用前爪轻轻扶住茎秆——指尖能感受到茎秆的细微空洞感,便用爪子在幼苗根部的泥土上压出浅痕,同时用鼻尖轻碰茎秆中段,示意此处藏有螟虫。

军民们见状立刻行动,大唐农卒用小刀轻轻划开茎秆——果然钻出一条乳白色的螟虫幼虫,农卒迅速将其挑出;吐蕃牧民则抓过一把草木灰,均匀撒在茎秆切口及根部周围,“多亏白泽大人!这螟虫藏在茎秆里,光看叶片根本发现不了,等整株枯了就晚了。”我蹲在一旁,鼻尖不停扫过周围的幼苗,在另一株叶片微卷的麦苗旁停下,用爪子轻轻扒开根部土壤——草根旁的土粒里藏着几粒螟虫卵,我立刻低吼一声示意,农师连忙点燃身旁的艾草捆,淡青色的烟雾缓缓散开,带着艾草的辛辣味笼罩住地块,“有白泽大人当‘虫患探测器’,这些螟虫幼虫和虫卵都跑不了!”

“白泽大人,劳烦您帮着看看哪片麦区杂草多!”大唐的农妇在田埂上招手,手里还提着竹薅锄。杂草的叶片比麦苗更宽,根系也更发达,且会散发独特的涩味,我的视觉与嗅觉能轻易分辨这细微差别。我沿着麦区的田垄缓慢穿梭,在一处杂草与麦苗缠绕的区域停下——这里的“涩腥味”格外浓郁,几株稗草已长得比麦苗还高。我用鼻尖轻碰稗草的叶片,再用爪子将其根部的泥土扒开少许,露出缠绕的根系示意,农妇们立刻提着薅锄赶来。

吐蕃老农也凑过来,教她们“浅锄除草法”:“薅锄入地半寸就好,只除杂草根,别碰着麦苗根;除下的杂草要堆在田埂边晒干,既能当柴烧,又能防止杂草再生。”我趴在田边,看着她们弯腰除草,若发现藏在幼苗缝隙里的小草,就用爪子轻轻将其拨到显眼处,农妇笑着说:“有白泽大人帮忙指认,连幼苗缝里的小草都躲不过,这下麦苗能好好长了!”

巳时的日头渐渐升高,除草与防螟同步推进,田间一派忙碌却有序的景象。大唐农师正教吐蕃牧民分辨麦螟踪迹:“除了看叶片发蔫,还要摸茎秆——有空洞感、捏着发软的肯定有虫;另外,叶片上有细小咬痕的,周围大概率有虫卵,得重点熏杀。”吐蕃老农则拉着大唐农卒,教他们制作“驱虫艾草包”:“把晒干的艾草和艾绒缝进麻布包,挂在田埂的竹竿上,风一吹烟味散得广,比临时点燃更省事;你们的竹薅锄用完要擦干净,别把虫卵带到其他地块。”

田埂旁,军民们还在调控灌溉水渠——大唐农卒用木闸控制水流,“幼苗期浇水要‘小水慢灌’,别冲倒幼苗,也别让水积在根部烂根”;吐蕃牧民则用羊毛毡堵住水渠缝隙,“咱们吐蕃的老法子,羊毛毡吸水又防漏,比单纯用泥土堵得牢,能精准控制每片地块的水量”。我跟着他们在水渠旁走动,看到一处水渠漏水导致旁边的麦苗根部积水,便用身体轻轻挡住漏水处,同时低吼示意,农卒立刻用羊毛毡修补,“有白泽大人帮忙盯水渠,咱们的灌溉肯定精准,不会涝也不会旱!”

“该给幼苗补施‘壮苗肥’了!”大唐的粮官突然高声喊道。按唐蕃农耕传统,除草防螟后要补施薄肥,助力幼苗恢复长势。军民们立刻行动,大唐农卒提着腐熟的粪水,“按‘一勺粪水兑三勺水’的比例稀释,浇在根部周围,肥力刚好”;吐蕃牧民则撒播磨碎的豆饼粉,“豆饼粉肥效温和,撒在土表就能被吸收,比粪水更干净,不会沾到叶片上”。我趴在施肥区旁,若发现某处施肥过多,就用爪子轻轻扒开土表,露出多余的肥料示意,粮官连忙上前调整,“有白泽大人帮忙把控用量,咱们的壮苗肥肯定施得恰到好处!”

午后的阳光变得温暖,除草防螟与施肥工作已近尾声。麦区与青稞区的杂草已除得干净,幼苗根部的泥土松润,艾草烟雾渐渐散去,空气中只剩幼苗的清甜气息;发蔫的幼苗经除虫补肥后,叶片慢慢恢复了舒展,新叶的生长势头更盛。田埂上的木简记录得满满当当:“麦区除稗草三十斤,捕螟虫幼虫二十七条;青稞区撒草木灰五十斤,熏杀虫卵两批”,汉文与吐蕃文的字迹并列,清晰记录着管护成果。

大唐农师与吐蕃老农蹲在田边,目光望着微风中挺立的幼苗,低声讨论着后续计划:“明天要再巡查一遍虫患,特别是今天熏杀过的地块,得确认没有漏网的幼虫;后天也得检查水渠,最近雨水多,别让水漫进田里。”我卧在他们身边,抬头望着阳光洒在幼苗叶片上的光影,鼻尖萦绕着幼苗生长的清甜气息,那气息比往日更显浓郁,心里也跟着踏实下来——这除草防螟的关键一步,总算是稳妥了。

傍晚的共耕区渐渐安静,夕阳把田野染成金红色,余晖洒在军民们的身上,也给幼苗镀上一层暖光。大家收拾好工具,大唐农卒热情邀请吐蕃牧民:“去驿站吃‘壮苗暖身餐’!用新磨的豆粉做羹,配着青稞饼,暖和又补力气,好应对明天的巡查。”农师们则在田头插了块木牌,用汉蕃两种文字写着“每日查虫、隔日松土”,字迹工整清晰,明确了后续的管护重点。

夜幕降临时,村落的篝火燃了起来。军民们围坐在篝火旁,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豆粉羹,边吃边讨论:“明天要多带些查螟木签,每株发蔫的幼苗都得查仔细”“后天也得把艾草包再补挂一批,烟味淡了就不管用了”。我趴在篝火旁,听着他们的对话,看着火光映在记录虫患的木简上,那些刻痕都是守护幼苗的印记。

回到驿馆时,大唐农师正在写管护简报,毛笔在纸上划过,详细记录着今日除草数量与虫患情况,要送往长安;吐蕃农官则把查螟木签与施肥记录整理好,准备送往逻些。我趴在文书房的案边,看着他们笔下的文字——汉文的“除草净、虫患除”与吐蕃文的“苗茁壮、长势稳”,虽文字不同,却都传递着同样的安心。

作为一头白虎,我或许不懂除草的深度、驱虫的药量,但我能清晰感受到这份“除草防螟”里的协作与用心——大唐的薅锄与吐蕃的羊毛刷互补,防螟方法融合两地智慧,军民们的动作默契无间。我会继续守在这里,看着幼苗在无草无虫的田地里拔节生长,听着农师们讨论后续的管护计划,见证唐蕃的盟约在这日复一日的农耕守护中,如田里的幼苗般愈发坚韧。

喜欢白虎御唐:龙阙血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白虎御唐:龙阙血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杨辰秦惜在线阅读萌娃修仙:我的姐姐是个老妖怪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穿越自救修仙全球冰封十日终焉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你找到我了随身一个迷雾世界窥命救赎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叶凡唐若雪医婿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诡仙族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
经典收藏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惑世歹妃我的帝国弗利兰女帝的内阁首辅我真不想当圣人啊!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靑海传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金融帝国之宋归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南宋弃子我的军火商人生涯三国第一奸贼卫青传奇人生
最近更新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成长之红颜助我黑风寨主成帝路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唐风流小厨师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寒甲御天隋唐:家兄程咬金洪武:医圣朱橚古代荒年,喂嫂纳妾杨凌传之逆袭家主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白虎御唐:龙阙血鉴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离之星我,刘协,三造大汉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小狩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txt下载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最新章节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