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闻声抬头,生硬的中文夹杂着迟疑:“你,认识,我?”说话时眉头紧蹙,仿佛耗费了极大勇气。
“先救人。”何烁迅速接手止血工作,“你继续检查。”
此刻无需追问对方为何现身国内。他只知道,眼前这位自闭症天才医生,总在质疑中默默拯救生命。
经过何烁刚才的观察,肖恩虽然因人群围观而显得不适,却依然坚持救治伤者。在他心中,挽救生命比克服恐惧更重要,这就是医者仁心。
肖恩向何烁点头示意,继续为小女孩检查伤势。他隔着衣物触诊胸腹部,随后掀开女孩上衣发现腹部嵌有玻璃碎片, ** 也有轻微划伤,所幸伤口不深。
请出示行医资格!救护车还没到,你们这么年轻能行吗?围观者质疑道。何烁亮出帝都医院急诊科的工作证,肖恩则专注观察女孩静脉状况——从基底静脉到前臂静脉均出现异常扩张。
左臂静脉开始破裂。肖恩向何烁投去求证的目光。何烁注意到这些细微体征,暗自惊叹肖恩的天赋。更令人震惊的是,肖恩徒手触诊就发现:左肺异常。
拥有医疗系统的何烁都难以置信:这简直开挂了吧?系统回应道:自闭症患者往往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肖恩的天赋正是对生命体征的敏锐感知。
主人同样有机会获得,只是随机任务奖励尚未刷新到相关物品。
真的吗?何烁首次体会到海洋目睹他救人时内心的复杂感受。
成功完成压迫止血后,何烁与肖恩共同检查伤者。两人的诊断方式截然不同——何烁通过观察生命体征与身体变化判断伤情。
气胸。何烁发现患者从最初的气促发展为严重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脉搏微弱,已出现休克症状。叩诊显示左胸呈现明显鼓音。
需要刀具,手术刀。肖恩向何烁示意。
手术刀不能随身携带。何烁摊手道。考虑到患者可能突发呼吸暂停,他决定:你留守,我去买刀。让自闭症患者前往人群密集处购刀实在不妥。
破碎的玻璃窗外就是便利店,但货架上没有合适刀具。还需要酒精。肖恩将希望寄托在何烁身上。
何烁环视围观人群:附近哪里卖刀?情况紧急!虽然等待救护车能获得专业器械,但患者病情刻不容缓。
转角商店,我买过水果刀。有路人提示。何烁立即奔向所指方向,最终带回崭新工具刀、两瓶白酒、透明软管及无菌手套——幸亏途中注意到药店。
我可以操作。肖恩指向器械,我是专业外科医生。正当何烁迟疑时,救护车抵达现场。
海洋,急救箱!
海洋提着担架出现,护士从车内取出急救箱。何烁放下物品准备接应,返回时发现肖恩已开始为刀具和患者上腹消毒。
其实有手术刀了...何烁话音未落,肖恩已开始处置。他完全理解这种紧迫性——气胸随时危及生命,分秒必争。
这人怎么回事?海洋疑惑地望着何烁。
外科大夫。何烁简短介绍道,看样子是在制作单向阀。
采购医疗用品时,何烁就考虑过用单向阀为患者胸腔减压。没想到肖恩动作这么快,已经做好了简易装置。
单向阀?海洋仍不放心,要不先送医院?
何烁接过呼吸球囊,准备转运。患者呼吸骤停,必须立即进行辅助通气。
他明白肖恩打算实施气胸急救手术,但露天环境无法保证无菌条件。
车上再做。何烁拦住即将下刀的肖恩。
众人合力将女孩抬上救护车。车厢里,何烁、肖恩、患儿母亲和护士挤作一团。急救箱打开后,专业手术刀取代了原本的应急刀具。
单向阀。何烁伸手。
肖恩默不作声递过自制装置——用白酒瓶和塑料管制成的简易减压器,瓶口密封严实,导管末端等待插入胸腔。
这份默契源于最初的信任。在异国他乡,这位自闭症医生终于遇到了不戴有色眼镜的同行。从m国到中国,不仅是地理上的迁徙,更是心灵的重生。
听诊器在女孩胸前快速移动。双侧呼吸音对比证实了何烁的判断:张力性气胸,必须立即处理。
关键在于,问题出在胸膜而非肺部。
“剪刀。”
何烁利落地剪开女孩的衣襟,刀锋精准地落在第二与第三根肋骨之间。
孩子的母亲不敢直视这一幕,猛地扭过头去。连一旁的护士也不忍卒睹。
护士绷紧神经,预想着鲜血喷涌的场面,止血纱布已攥在手中——然而,切口处异常干净。
刀口撑开的瞬间,何烁迅速将导管探入。与此同时,白酒瓶内骤然翻涌起密集的气泡。
“ ** ,真能这么搞?”扒着驾驶座靠背的海洋瞪圆了眼睛,“何医生,酒瓶还能治气胸?”他原以为要看到穿刺操作,眼前这个自制单向阀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胸膜破损未愈时,气体会持续渗入腔隙。”肖恩用流利的外语解释着专业原理,“导管排气,液封防逆流。”
何烁简明地转译给海洋:“她积气太久,普通穿刺抽吸根本不够。荒郊野外的,只能就地取材。”
这正契合他曾在医学论坛强调的观点:危急时刻,医生的临场应变往往比精密器械更重要——毕竟谁会把手术室揣在兜里?
“嗬——!”
女孩胸腔突然剧烈起伏,自主呼吸恢复了。母亲哆嗦着抓住女儿的手哭喊:“妞妞,睁眼看看妈!”
何烁轻按家属颤抖的肩膀:“意识恢复需要时间,当心碰掉导管。”
护士立刻接手安抚工作。肖恩默契地挪到何烁身旁,听见护士柔声询问:“大姐,孩子发病前有什么异常吗?”
孩子母亲长叹一声:那天我带闺女去小超市买吃的,正结账呢,孩子自己推门往外走,谁知道那玻璃门突然就炸了。
碎玻璃碴子扎得孩子浑身是伤,您说我们娘俩这是招谁惹谁了。
何烁闻言看了眼小姑娘,掏出手机拨通何建华电话:何主任,我们五分钟就到,手术室安排好了吗?
明白。患儿目前是创伤性气胸,已经做了简易排气处理,呼吸平稳了,但还得尽快手术。
好的。何烁挂断电话,将手机揣回兜里。
有变化。
肖恩突然出声,眼睛始终没离开心电监护屏。
什么情况?何烁刚才在通话没注意监护仪,转头看时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心电图波形位移了。肖恩指着看似平稳的曲线。
海洋凑过来嘀咕:何大夫,这外国专家靠不靠谱?总觉得他哪里不对劲。
这倒不怪海洋多心,毕竟他不知道肖恩·墨菲患有自闭症。这位天才医生救人时时而专注得可怕,时而又刻意回避所有人接触。
何烁笑着打圆场:回头细说。肖恩医生很专业,是值得信赖的同事。
海洋仍半信半疑——何烁似乎很了解肖恩,可对方却像完全不认识何烁。
心率89次\/分,节律整齐。护士报告监护数据时,忍不住多看了肖恩两眼,怀疑他是否产生了幻觉。
倒不是歧视,只是这位专家的行为模式实在与众不同。
这里,波形改变。肖恩固执地指着屏幕,原先的峰值在这里,现在偏移了。
低幅波动代表低压,低幅波动代表低压。他反复念叨着,急得额头冒汗却组织不好语言。
孩子母亲顿时慌了:大夫,是不是我闺女出状况了?
何烁沉默地盯着监护仪,救护车已驶入帝都医院急诊通道。
何建华带着护理团队迎上来,众人合力将担架床推往手术室。
“何主任,病人是被碎裂的玻璃门割伤颈动脉的,全身多处受伤。途中我已经处理了腹部的伤口。”
“但病人现在情况危急,必须立即手术。”
“明白。”何建华转向何烁,“你马上去换手术服,跟我进手术室。”
何烁是最早接触伤者的,还参与了现场急救。由他主刀能更好应对手术中的突 ** 况。
“超声心动图!必须做超声心动图!”肖恩紧跟在后面,双手攥得发白,声音紧绷地提醒他们。
何建华瞥了肖恩一眼,“这是家属?”
何烁摇头,“肖恩,国外顶尖的外科医生。”看何建华的反应,肖恩显然还没入职急诊科。
可系统发布的任务明明说要协助新同事,如果不是肖恩,又会是谁?但何建华接到的电话和这起事故,确实都发生在肖恩附近。
“何主任,这是救护车上的心电图。”何烁暂时按下疑惑,从护士手中接过图纸。
这是肖恩指出心电监护异常后,他特意补做的心电图。奇怪的是,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系统提示过,肖恩对血液和生命体征的感知远超常人。何烁不敢大意。
何建华快速扫了一眼,“你想采纳肖恩的建议,再做超声心动?”
何烁郑重点头,“我建议术前复查。”他选择相信肖恩的判断。
何建华沉吟片刻,目光落在随车送来的自制单向阀上,“这是你处理的?”
“是肖恩的杰作。”何烁如实回答。
何建华仔细检查了这个简易装置,工艺确实精湛。普通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很难想到这种创新方法。
“去准备手术,这里交给我。”
“明白。”何烁快步冲向更衣室。
肖恩像影子般紧追不舍,“超声心动,必须做...”
见肖恩急得额头冒汗,何烁按住他的肩膀,“放心,一定做。”
这次肖恩没有躲闪,只是身体明显僵了一瞬,随即又亦步亦趋地跟着。
在手术室门前,肖恩被拦在了外面。
何烁转身叮嘱:“有任何情况我都会通知你。在这等着,别乱跑。”他实在担心这个自闭症天才又消失在人群里。
无影灯下,何建华正在安排超声检查。看到何烁进来,他立即招手示意:“过来看这个。”
患者心电图正常的情况下,他为何建议做超声心动检查?
喜欢综影:带飞贝微微,欢乐五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综影:带飞贝微微,欢乐五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