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坊打磨注射器璃针的砂轮声还在耳畔,李长安已在医疗工坊里调试新装置。玻璃输液管的细管如银丝般透亮,他将注射器的防漏工艺改良后用于管身,两端分别连接玻璃针头与储液瓶,管身加装黄铜调节阀,转动阀门便能控制药液流速 —— 阿拉伯商人提及的持续给药技术,经此改造,可为昏迷、重症病患持续输送药液,比反复注射更稳定。“管身要刻上流速刻度,” 他对工匠们说,“从‘一滴 \/ 息’到‘三滴 \/ 息’分三档,调节阀刻玄甲坊云纹暗记,既防误操作又辨真伪。”
“大人,太医署的院判求见,说重症伤寒病患无法持续服药,靠注射器反复注射不仅费时,还易引发感染,已有两例病患离世。” 王玄策引着位面色凝重的官员进来,院判手中捧着个空药碗,“他们愿以秘藏的《外台秘要》孤本换技术,还说要把祖传的滋补药液配方献上。” 李长安将输液管一端接入药瓶,一端扎入模拟血管的橡胶管,转动阀门,药液便顺着璃管匀速滴落:“带他们去看注射器,这璃管与药液搭配,能让重症有生机。”
当院判们看到输液管为昏迷病患持续输送药液,一日内无需反复穿刺,病患感染风险大幅降低,当即把孤本与配方一同奉上。“往日十例重症病患,五例因给药不及时离世,现在有这璃管,存活率能提至七成!” 老院判抚摸着输液管落泪,“有这宝贝,太医署的重症病患再也不用怕断药了!” 秘书省闻讯上奏,恳请在全国各州府医馆推广,愿以太医署的百年药园作为交换。
李长安笑着应允,却提出条件:“需统一输液管规格 —— 玄甲坊出标准流速模板,保证各地医馆用的璃管滴速一致,避免药效不稳。” 院判满口答应,他没注意到,玻璃管的内壁刻着极细的云纹暗记,且管身的抗折配方是用粟特文刻在窑炉内侧,外人即便仿制也难做出弯折不裂的璃管。
消息传回长安,五姓七望的手段转向了重症医疗。他们买通玻璃工匠在管内刻错刻度,导致药液流速过快或过慢,轻则影响药效,重则引发并发症。李长安得知后,索性在玄甲坊设立 “输液管试炼场”,每根璃管都要经过 “流速测试”—— 注入标准药液,一小时内滴数误差不超十滴者才准入用。“凡用玄甲坊输液管的医馆,可获赠专用滴速校准器,” 这招让天下医馆只认带云纹的璃管。
解决了质量问题,李长安将输液管技术推向灾区。他发现江南水灾过后,许多灾民因脱水昏迷,口服补液难见效,于是设计出 “便携输液包”—— 将输液管、储液瓶与简易支架装在布包里,赈灾医队可随身携带,当场为灾民输液补水。江南西道节度使试用后,灾民脱水死亡率下降八成,当即以五十船粮食交换技术,还愿传授灾后水源净化法。
大食商人见到便携输液包,当即提出用三船乳香交换,愿以巴格达的皇家医院作为添头。李长安趁机要求:“需派医师传授营养液配制术 —— 将输液管用于营养不良者,能快速补充体力,挽救虚弱生命。” 商人欣然应允,带来的营养液配方经改良后,与输液管搭配的 “急救营养法”,成了大唐赈灾、救急的重要手段。
这年清明,长安的 “重症医器展” 上,输液管的衍生产品成了焦点。“兽用输液管” 可给病危牲畜输送药液,减少养殖业损失;“术后输液管” 加装过滤装置,避免药液杂质引发感染;最受医学生喜欢的是 “模拟输液套装”,用透明容器模拟人体血管,可反复练习输液操作,提升实操能力。
五姓七望见状,竟散布谣言称 “输液管持续输药,会打乱人体气血,引发虚症”。李长安索性在太医署举办 “重症救治展”,让医官展示用输液管救治的重症病患 —— 原本昏迷的伤寒患者,经三日持续输液后苏醒,气血平稳,谣言不攻自破。他趁机宣布:“凡医馆用玄甲坊输液管者,可加入‘重症联盟’,共享救治方案,互通药液资源。”
入夏后,第一批装有输液管的医疗队前往西域。当医队用输液管为沙漠商队中脱水昏迷的商人输液,半日便让其恢复意识,安西都护当即以五十匹良马作为回购,还愿开放西域的草药产地,为大唐药商提供原料。李长安站在玄甲坊的工坊前,看着工匠们制作输液管,忽然想起罗马商人提及的 “玻璃输血器”—— 若将输液管的防漏技术用于制作输血器,或许能为失血过多者输血,进一步拓展急救范围。
而在长安的夜色中,崔氏府邸的密室里,几位老臣正对着滴速混乱的仿造输液管叹气。他们能仿出璃管外形,却刻不准流速刻度,造出的输液管要么滴速过快导致水肿,要么过慢延误病情。玄甲坊的灯火下,李长安正绘制着玻璃输血器的图纸,他知道,真正能延续生机的,从来不是输液管的透亮,而是那些藏在医器里的坚守与希望。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唐长安秘物栈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