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州城的战鼓余音未散,长安朝堂已掀起惊涛骇浪。崔氏家主手持弹劾奏章,在太极殿上慷慨陈词,袍袖翻飞间,玉笏板直指李长安:“陛下!李长安私通吐蕃,致使边患骤起,如今却又与禄东赞私下议和,此等卖国行径,不严惩何以服天下!”
殿内世家大臣纷纷附和,声浪几乎掀翻金殿藻井。李长安刚从松州归来,风尘仆仆地跪在殿下,望着龙椅上李世民阴晴不定的脸色,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他深知,这是五姓七望的又一次致命攻击,若不能妥善应对,不仅自己性命难保,玄甲粮项目也将彻底夭折。
“李卿,你有何话说?”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李长安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叠证物,包括吐蕃撤军的文书、松州百姓联名的奏折,还有在崔氏暗桩处搜出的密信:“陛下,臣冤枉!崔氏勾结吐蕃,妄图挑起战火,以达到打压玄甲粮、谋取私利的目的。臣在松州,正是为了查清真相,化解危机!”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就在局势僵持不下时,魏征拖着病体出列,咳嗽着呈上一份卷宗:“陛下,此乃臣暗中调查所得,崔氏近年来在茶马古道私设关卡、走私兵器,证据确凿!”
李世民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猛地一拍龙案:“大胆崔氏,竟敢如此目无王法!来人,即刻查封崔氏产业,缉拿相关人等!”
然而,崔氏的倒台并未让局势平息。五姓七望的其他家族迅速联合起来,在朝堂上疯狂反扑。更糟糕的是,运往安西都护府的玄甲粮再次出现问题 —— 这次不是质量问题,而是粮道被神秘势力截断,数十辆粮车在河西走廊失踪。
李长安心急如焚,亲自带领玄甲军前往河西调查。河西走廊的风沙格外猛烈,吹得人睁不开眼。他望着茫茫戈壁中凌乱的车辙印,心中满是焦虑。突然,他在一处沙丘下发现了半块玉佩,上面刻着 “荥阳郑氏” 的徽记。
“大人,不好了!” 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前方发现大量吐蕃骑兵,正向我们逼近!”
李长安握紧玉佩,眼神坚定:“果然是五姓七望与吐蕃勾结!他们想在粮道上做文章,彻底击垮玄甲粮!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五姓七望正加紧在朝堂上运作。他们买通御史,弹劾李长安 “治军不力,导致粮道失守”;又散布谣言,称玄甲粮 “不祥”,食用后会招致灾祸。一时间,长安百姓人心惶惶,纷纷要求退货。
皇家玄甲坊内,工人们人心浮动,生产陷入停滞。李长安望着堆积如山的未完成订单,深知自己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他必须尽快找到失踪的粮车,揪出幕后黑手,否则,不仅玄甲粮的未来堪忧,大唐的边疆稳定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而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他又该如何破局?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唐长安秘物栈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