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元始天尊拂袖道,若心魔复生,再来寻为师化解。
你如今道行仍胜他一筹,早日证得准圣道果,他自难逾越天堑。
这番宽慰令太乙鼻尖发酸。
这些年来他深得师尊青睐,此次也未受苛责。
但无人察觉的是——
当二字响起时,那个危险念头又在他道心深处悄然滋长。
如同沉入水底的墨滴,无声晕染开来。
** 定当勤修不辍。太乙真人郑重叩首,必证准圣之位,雪此战之耻。
元始天尊最后瞥了陆天一眼,方与道德天尊驾云而去。
其余大能见状也相继离场。
这场震动洪荒的人皇继位大典,于仙神层面终告落幕。
唯见人间依旧万家灯火,庆贺之声绵延不绝。
纵是与人族渊源最深的西方教众,此刻亦保持超然姿态离去。
神秘感方能滋养信仰之力。
待祥云散尽,场中唯剩伏羲女娲二人衣袂飘飘。
伏羲安顿好族人,带着女娲进入一间密室,布下重重阵法隔绝外界。
现在可以告诉我你的计划了吧?女娲目光灼灼地盯着兄长,眼中满是探究之色。
伏羲不紧不慢地解释道:首先,我这个人皇之位已经与西方教绑在一起了。若不借助他们为我塑造佛陀金身,根本难以在人族立足。
接引和准提布局深远,虽然名义上我统一了人族,实际掌控力却远远不够。西方人族受西方教恩惠太多——从陆天当初的救命之恩,到后来佛法传播......
在这层层安排下,许多西方人族只认佛陀不认人皇!若不与西方教合作,我这个皇位恐怕都坐不稳。
女娲闻言轻叹,自责道:都怪我当初与太清意气用事,害得兄长陷入这般困境。若在东方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东方的确简单些。伏羲摇头道,太清那老家伙虽立人教享人族香火,却对人族不闻不问,自然没这些麻烦事。语气中透着明显的不满。
女娲暗自观察,发现兄长已经完全以人族自居了。
伏羲突然话锋一转:不过你让我转生西方这步棋走得妙!你可知道,人皇还有一场大劫?
大劫?女娲蹙眉尝试推演却一无所获。这也正常,人皇命格尊贵不亚于圣人,其未来岂是轻易能窥见的。就像量劫来临天机混沌,重要人物的命运连圣人也难以看清,唯有等到劫末天道显化时才能知晓。
伏羲露出庆幸之色:我也是在西方即将登基时,才得到人道警示。若在东方为人皇,将遭囚禁无数元会之劫。
我生于西方,尚存一线生机,投身西方教门,也是想借西方教气运与圣人庇佑,共渡此劫。
女娲闻言陷入沉思。
如此说来,她反倒做对了?
伏羲见她神色,又劝道:女娲,听我一言。
莫学那太清,对人族置之不理。
你亲手所造的人族,身为圣母,享人族气运,也该适时照拂。
女娲郑重颔首:兄长放心,我明白了。
伏羲展颜笑道:你许久未归东方,是时候回去了。
待我安顿好人族,便去东方寻你。
切记要多加照看人族,万不可再如从前般漠不关心。他不放心地又嘱咐道。
女娲沉思着点头,飘然离去,返回娲皇宫。
或许是伏羲的话起了作用,她开始愈发关注人族。
西方人族在伏羲带领下欣欣向荣。
而东方人族......
在伏羲证得人皇之位短短数千年后,竟陷入水深火热!
如今东方各部落瘟疫肆虐,病症各异,却以惊人速度蔓延。
女娲心头一沉。
如此大疫,东方人族怕是要折损大半。
想起伏羲的话,她心生怜悯。
当即准备传授妙法,助人族祛病消灾。
于是召来灵珠子,授以妙法,命其前往救治。
不料灵珠子刚至人族不久,道德天尊便提着灵珠子亲临娲皇宫。
道友何必为难我这童子?女娲蹙眉。
灵珠子虽未受伤,此举却是在打她的脸。
道友莫非不知,此疫乃人族必经之劫,为引地皇出世?
若未记错,道友曾应允,伏羲道友成就人皇后,其余人皇之事不再插手?
道德天尊语带锋芒。
女娲自然知晓这是地皇出世之兆。
她接过灵珠子,沉声道:我只是见人族受苦,于心不忍,并无干预之意。
谁知。
道德天尊却笑了:天意如此,圣人当顺天而行,他们合该应劫,何必怜悯。
女娲突然反问:依道友之见,他们就该死?
老君轻叹道:“此乃天意,非老朽本心。”
“机缘至时,灾厄自消。”
娲皇唇角微扬,素手轻挥:“本宫知晓了,道兄请便。”
老君不再多言,化作青烟回归八景宫,召来玄都吩咐:“汝往人间走一遭,指点地皇炼丹之术,解苍生疾苦。”
“此番帝师之位,合该由汝承继。”
玄都躬身应诺,踏云直下不周山。
西天极乐境
接引道人拂开七宝莲瓣,对座下众 ** 笑道:“药师,此番便由你东行,与那玄都论道争锋。”
药师捻着菩提珠迟疑:“师尊既言三教不争,我等若与太清圣人......”
“且去无妨。”接引掌中金莲绽放,“只要不伤他性命,不违天道伦常,这西方十二品莲台便是你的依仗。”
准提抚掌接话:“当年寸草不生的贫瘠之地,如今哪方净土不是争来的?”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连冥河老祖眼底都泛起波澜。
药师豁然起身,衣袂翻飞间掷地有声:“ ** 必效仿陆天师兄,光明正大论个高低!”
准提颔首:“正该如此。但记着——”
“斗法不斗狠,争道不争命。”接引指尖弹出八功德水,化作戒律悬于众人头顶,“若使阴私手段,纵胜亦败。”
满座 ** 皆合十称善。
接引略作沉吟,转而向陆天说道:云儿,此番仍需你往东方一行。
你药师师兄于此道不及你精通,你便随他同去,从旁协助。
陆天欣然应允。
久居西方,他也想看看东方如今是何光景。
有劳陆师弟了。
药师拱手致谢,二人相视而笑。
师兄,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动身如何?
人皇踪迹难寻,道德天尊与人族渊源颇深,想必早有布置。若去得迟了,只怕机缘尽失。
药师闻言连忙称是,二人拜别师长,向东疾行而去。
接引与准提联手推演天机,为人皇之事占卜测算,为二人指引方向。
即便如此,寻访人皇仍是艰难。
这一寻,便是数百载光阴。
而此时,玄都早已抵达人族,寻得道德天尊所言的天命人皇——
神农氏。
他本是连山部落首领,承袭炎帝之位。见人族疫病肆虐,生灵涂炭,便立志寻求治病良方。
这日,他游历人族的玄都。
吾乃人教玄都,师承道德天尊。人族初生之时,我便随师修行金丹大道。
今见族人饱受疾病之苦,实在于心不忍。
特将此道传授于你,助你救治苍生,可愿习之?
神农氏感激涕零,当即拜师学艺。
以灵根炼制的金丹功效奇佳,很快治愈了部落瘟疫。
神农视若珍宝,将金丹之术广传周边部落。
百姓感恩戴德,各部落纷纷归附,连山氏日渐壮大,世人皆以神农氏相称。
然而......
这日,神农新炼一炉金丹,命人分发救治病患。
身后传来玄都的声音:甚善!你在丹道天赋卓绝,不愧为人皇之选。
神农闻言却面露忧色:
师尊,金丹虽妙,却非人人可炼。
此道艰深,传播缓慢。长此以往,族人何时才能摆脱疫病之苦?
他并非质疑师道,只是心系苍生,难免焦虑。
炼丹之术,终究太难。
神农已倾尽全力,不仅亲自炼制丹药,更将金丹大道传于人族,培养众多炼丹师,可惜收效甚微。
此法终究非人人可学。
人族数量庞大,部落分散,疆域广袤无垠,仅靠金丹大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平息这场瘟疫。
他迫切渴望寻得一种更合适的方法,让人族能自力更生,不依赖仙神,即便是凡俗之人也能掌握,以此化解瘟疫之灾。
玄都闻言,神色骤然严肃。
“金丹大道乃我师尊道德天尊所传,如今天地间圣人亲授,你专心修习便是,莫要多想。”
神农只得无奈应下。
待玄都离去,他走出丹室,在部落中漫步。
忽然——
“咳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传入耳中。
神农取出一粒金丹,驾云瞬息而至。
那是个五六岁的孩童,面色铁青,咳出几口青紫鲜血。
中毒了。
他正欲递上金丹,却见一名老者已抢先上前,将一株草药碾碎,喂入孩童口中。
“多采此药,每日碾碎服下。”
“今日毒性可解,再服几日,以防后患。”
老者指点孩童的母亲,慌乱无措的她立刻照办。
神农心生好奇,隐于暗处观察。
没过多久,他面露讶色——
果真如老者所言,孩童服下草药后,毒性渐消,数日后彻底痊愈。
治好孩童,老者未作停留,继续为其他病患诊治。
暗中观察半月,神农终于现身。
他毫无架子,诚心向老者求教草药治病之法。
“老朽所知有限,只是发现头痛发热时,服此药便可痊愈。”
“若是胃痛,便将这两味药混合服用……”
老者毫不藏私,倾囊相授。
神农听得入迷,比听玄都讲解金丹大道更为专注。
越是钻研,他越是欣喜——
这才是他追寻之物!
喜欢洪荒:被截教抛弃后,打脸三清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洪荒:被截教抛弃后,打脸三清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