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搞定绿龙净化后,这段时间可真难得,四人居然能在五星城相聚。科技部成立后,艾伦的实验室简直成了蒋毅他们四个的新窝点,不过有时候也挺让艾伦烦的,毕竟这四个人老是吵吵嚷嚷的。晚饭后,四人变齐聚在艾伦的实验室。
虽然刚完成了一件大事,但蒋毅心中的焦虑却更盛了。他在堆满图纸和原型零件的实验台间烦躁地来回踱步,靴子敲打着地板,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老蒋,消停会儿行不行?”胡浩大喇喇地坐在艾伦的实验台边沿,手里捧着一杯热茶,茶水随着蒋毅的脚步声微微晃动,眼看就要溅出来,“眼都让你晃花了!来来来,喝口茶定定神。”他把茶杯往前推了推。
蒋毅像没听见,脚步没停,反而围着胡浩坐着的实验台转起了圈。他突然刹住脚步,双手撑在冰冷的金属台面上,目光灼灼地盯着陈鑫:“鑫哥!必须上预警雷达了!黑龙,还有以后可能会遇到各种飞行单位,光靠现在的人眼侦察和加特林,根本不够看!”
陈鑫正低头检查一块精金电池板,闻言头也没抬,冷静地指出了现实的瓶颈:“是很有必要。但我们现在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关键还是基础,”他抬头望着天花板,感叹道:“要是有本计算机原理或者系统工程的参考书,思路就清晰多了。”
胡浩一听“不够看”和“新装备”,立刻来了精神,眼睛发亮:“对对对!加特林打打低空的还行,真遇上铺天盖地的俯冲,手动摇把手哪来得及?得弄那种能‘嗖嗖嗖’自动喷火的近防炮!弹幕得够密!不过,”他挠挠头,“没那啥…火控雷达指挥着,自动炮也抓瞎啊!”
“现在不行,不等于以后不行!但我们必须有!”蒋毅猛地直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目光扫过陈鑫和胡浩,“想想黑石山那些盘旋的龙群!想想未来可能从天上压下来的任何东西!靠肉眼去瞄,靠手去摇,再厉害的枪也挡不住成百上千的俯冲轰炸!我们需要的是那种能瞬间锁定、自动追踪、编织出死亡弹幕的‘铁幕’!是弹幕之墙!而这堵墙的‘眼睛’和‘大脑’,就是雷达!”
陈鑫的目光扫过艾伦的试验台,眉头微蹙:“原理我们都懂,电磁波探测、回波分析、弹道计算、伺服驱动。但在这个世界,没有集成电路,没有高速处理器,甚至没有成熟的无线电测距基础,难度不亚于再造一个哈卡。”
“我们一步步的来做!”艾伦一直在试验台,听到陈鑫说的几个名词引起了他的注意,“处理器是不是就是手机里的大脑?火种计划书里提到的这个,我们已经有尝试的原型了,只是现在体型比较大。”
他的声音带着兴奋,他放下手中的一个元器件,带着四人快步走到另一个实验室中央,站在一个被布遮盖的大型装置前。
他一把掀开防尘布,露出一个约有一人高、半米宽、半米深的金属框架结构。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许多闪烁着微光的晶体模块,它们之间由精心编织、粗细不一的秘银和瑟银导线连接,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立体网络。整个结构像是一个由发光神经和血管组成的巨大机械大脑,虽然庞大笨拙,却透着一股令人震撼的精密感。装置底部连接着数个大型散热片,旁边还有一个小型但噪音不小的风扇在嗡嗡作响。
“看!这就是我们的‘火种一号’原型处理单元!”艾伦的语气充满自豪,他指着那些发光的模块,“我们利用了之前发现的秘银N型半导体和瑟银p型半导体作为基础半导体材料,结合鑫哥《火种计划书》里的逻辑门设计和精金蚀刻工艺来制作微型电路基板。瑞博和加雷斯他们的小组帮了大忙,在超精细连接方面非常出色。”
他走到装置侧面,指着几个指示灯正在规律闪烁的区域:“看这里,这部分我们已经实现了基本的逻辑运算单元功能。虽然还非常初级,只能处理简单的加减和逻辑判断,但验证了利用本地材料构建处理器核心的可行性!”
陈鑫立刻凑上前,眼神锐利地扫过那些模块和连接点:“规模不小… 体积是硬伤。运算频率呢?功耗怎么样?”
“频率目前很低,”艾伦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是兴奋,“受限于晶体振荡器的精度和我们导线的寄生电容电阻,主频只能做到几百赫兹级别。功耗也确实很大,你看这风扇和散热片就是必需的,长时间高负荷运转还需要外部冷却辅助。这就是它现在这么大的原因之一。”
蒋毅的眼睛亮了起来,之前的焦虑被希望取代了一大半:“几百赫兹?足够了!火控雷达需要的是逻辑判断和基础运算,只要目标不多!体积大点没关系,只要能装上车载平台就行!艾伦,这太棒了!这证明我们这条路是对的!”
胡浩也凑过来,好奇地戳了戳粗壮的导线:“乖乖,这就是咱们未来‘弹幕之墙’的大脑雏形?看着是挺唬人的!就是不知道够不够快?”
“这就是我们后续计划的核心!”艾伦接过话头,语速加快,“毅哥提到的预警雷达系统,其核心挑战就在于信号的高速处理和目标的快速解算、跟踪。这正是‘火种一号’下一步要攻克的难关!”
他转向众人,眼神灼灼:“后续计划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提升集成度与频率: 我们要优化蚀刻工艺,缩小单个晶体管的尺寸,减少连接线长度和寄生效应。目标是短期内将主频提升到几千赫兹,同时尽量缩小体积,目标是适配到装甲车辆内部。
第二阶段是,专用化设计: 雷达信号处理需要特定的算法和运算单元。我需要设计出提供雷达信号处理的核心算法模型。我们会根据这些算法,为‘火种一号’设计专用的协处理模块。加雷斯和瑞博的小组已经开始学习这些概念了。
第三阶段是,材料与散热突破: 艾伦指向旁边工作台上几块散发着寒气的深蓝色水晶,“我们正在研究结合冰霜元素核心或永恒冰晶来制作高效散热基板。同时,奥术水晶可能提供更纯净、更高效的‘魔法脉冲’作为时钟源,替代现在的机械振荡器。如果成功,频率和稳定性都会有质的飞跃!”
第四阶段是,模块化与并行化: 最终目标是实现模块化设计。单个处理器性能不够?我们就并联多个单元!让多个‘大脑’协同工作处理雷达数据流。就像把很多个‘艾泽拉斯一号’的小核心并联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计算阵列!这需要更复杂的互联架构和同步机制,是长期目标。”
艾伦深吸一口气,看向蒋毅和陈鑫:“蒋总,鑫哥,处理器是预警雷达,乃至未来任何自动化防御系统的‘大脑’。‘火种一号’虽然还很原始,但火种已经点燃!给我时间和资源,配合鑫哥的理论指导,我有信心在三个月内,拿出可用于雷达原理验证机的第一代专用信号处理单元!体积会比这个小很多,频率和算力也会满足基础需求!”
他顿了顿,看向那个嗡嗡作响的原型机,眼中充满工程师的执着:“有了它,我们才能让‘弹幕之墙’真正‘看得见’高速目标,才能让自动近防炮的‘眼睛’和‘反应神经’跟得上龙族的俯冲!”
实验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原型机风扇的嗡鸣和那些晶体模块发出的微弱光芒在闪烁。蒋毅脸上的焦虑已被坚定的期待取代,陈鑫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露出了赞许和思考的神情。胡浩则咧着嘴,仿佛已经看到无数条加特林火鞭在处理器大脑的指挥下,精准地抽向天空中的阴影。
喜欢魔兽世界:赤色黎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魔兽世界:赤色黎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