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这个大型权谋剧本里,秦国能笑到最后,绝对离不开一位战略鬼才——范雎。公元前266年,这位从魏国死里逃生的逆袭之王,靠着远交近攻这四字口诀,直接给秦国开了个。这招就像游戏里的终极攻略,让秦国从疯狂发育到一路推塔,把其他六国玩得团团转,堪称古代版的降维打击教学现场。
故事还得从范雎的黑历史说起。早年他在魏国当门客,因为被怀疑通敌,差点被老板魏齐活活打死。装死后的范雎,顶着这个假名,跟着秦国使者上演了一出跨国逃亡。到了秦国,他蹲在秦昭襄王必经之路旁,逮着机会就大喊:秦国哪有王?只有太后和穰侯罢了!这话直接戳中了秦王的肺管子——当时秦国大权被宣太后和她弟弟穰侯把持,秦王早就想夺回控制权了。
一番密谈后,范雎成功上位,成了秦王身边的首席智囊。刚坐上丞相宝座,他就掏出了压箱底的战略:大王,咱之前到处树敌可不行!听我的,来个远交近攻!离得远的国家,咱跟他们称兄道弟、送礼物、搞联姻;离得近的邻居,就一个字——打!这思路,直接颠覆了秦国以往的乱拳打法。
想象一下六国开会的场景:燕国正美滋滋地收着秦国送来的宝马和美女,还发朋友圈炫耀秦燕友谊万岁;齐国抱着秦国送的黄金,乐呵呵地当起了吃瓜群众。结果转头就看见秦国对着韩、赵、魏疯狂输出,今天抢座城,明天割块地。韩魏两国哭晕在厕所:合着我们是冤大头?赵国气得拍桌子:这秦国不按套路出牌啊!
范雎这招妙就妙在精准打击。他给秦国制定了一套拆迁计划:先啃掉家门口的韩国,毕竟这是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再暴揍赵国,削弱这个唯一能掰手腕的对手;最后收拾魏国,把中原这块肥肉彻底吞下去。至于远方的齐、楚、燕,时不时送点小恩小惠,让他们保持状态。
这套战略有多狠?举个例子,当赵国和秦国在长平对峙时,楚国和齐国居然全程吃瓜看戏。为啥?因为之前秦国送了不少好处,还天天发消息说我们只是教训不听话的赵国,绝对不动你们。结果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这俩国家才反应过来:完犊子!我们被忽悠了!
更绝的是,范雎还把远交近攻玩出了外交pUA的花活。他派人在各国疯狂散布谣言,今天离间一下魏齐关系,明天挑拨一下楚燕矛盾。各国被搞得人心惶惶,根本没时间联手抗秦。而秦国这边,靠着稳住后方,用疯狂扩张领土,地盘就像吹气球一样越变越大。
随着战略的推进,秦国从当年的西部后进生,直接逆袭成了战国。韩魏两国被打得只剩一口气,赵国元气大伤,楚国被迫迁都,齐国彻底躺平,燕国在瑟瑟发抖。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范雎的四字口诀——短短四个字,把六国安排得明明白白。
司马光说
范雎之远交近攻,实乃战国策略之绝唱。其审时度势,知诸侯之强弱,晓天下之大势。以利诱远国,使其坐观成败;以兵临近邦,逐步蚕食鲸吞。此计既行,秦国之势日盛,六国之亡渐成定局。然雎亦非完人,其睚眦必报之性,终为后世所议。故曰:善谋国者,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因私废公。
作者说
范雎的远交近攻,简直是把人性和战略玩透彻了。放到现在,妥妥的商业竞争大师。他告诉我们:想要做成大事,不能一股脑瞎冲,得学会借力打力。就像创业公司,先和巨头搞好关系避免被针对,转头在细分市场疯狂发育;职场新人先和远处的同事维持表面和谐,集中火力搞定身边的竞争对手。
但这招也藏着警示:范雎虽然靠谋略让秦国崛起,却因睚眦必报的性格遭人诟病。现实中,我们可以学他的智慧,却不能学他的狭隘。毕竟,真正的高手,懂得在竞争中保持格局,在胜利时守住底线。毕竟,远交近攻不是万能公式,用得好是攻略,用不好就是作死指南。
喜欢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