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这个没有热搜榜的时代,赵国和秦国的几次交锋,随便拎出来一件都能承包全年的流量。从和氏璧引发的跨国诈骗案,到酒桌上的极限拉扯,再到老将军裸着上身背着荆条上门道歉,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剧情,比现代黄金档狗血剧还要精彩十倍。
一、和氏璧诈骗案:蔺相如智斗老狐狸秦王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突然化身和氏璧迷弟,派人给赵惠文王带话:兄弟,听说你手上那块和氏璧老稀罕人了,我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这话乍一听,赵王差点感动哭了——拿城换块石头,这不是冤大头是什么?但冷静下来一琢磨,不对劲啊!秦国那可是出了名的老赖国,这怕不是新型诈骗手段?
就在赵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宦官头目缪贤举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这位仁兄拍着胸脯打包票:大王放心!要是城池到手,璧就留下;要是秦国耍赖,我保证完璧归赵!就这样,蔺相如揣着和氏璧,踏上了这场充满未知的送宝之旅。
到了秦国,秦王接过和氏璧,那叫一个爱不释手,拉着大臣们左看右看,压根不提换城的事儿。蔺相如一看这架势,心里冷笑:好家伙,果然是套路!立马戏精附体,捂着心口说:这璧上有个小瑕疵,我指给大王看!等璧一到手,直接退到柱子旁边,头发都气得竖起来:大王要是不给城池,我就和这璧一起撞碎在这!
秦王这下慌了,赶紧让人拿地图指十五座城。蔺相如心里明白,这肯定是缓兵之计,于是提出斋戒五天,秦王没办法只能答应。结果当天晚上,蔺相如就派手下人乔装打扮,揣着和氏璧从小路偷偷溜回赵国。等秦王反应过来,只能看着空荡荡的宫殿干瞪眼——这波,蔺相如直接满分!
二、渑池酒局:蔺相如的硬核外交名场面
六年后,秦王又开始作妖,邀请赵王去渑池喝酒。赵王吓得直哆嗦:这不会是鸿门宴吧?蔺相如和廉颇一合计:咱不能怂!去!但得做好两手准备!廉颇把赵王送到边境,约定:要是三十天还不回来,我就立太子当王!(避免秦国扣押赵国国君做人质导致国内无主)这狠话一出,连秦王都得掂量掂量。
酒过三巡,秦王突然来了兴致:听说赵王音乐造诣很高,给大伙儿弹个瑟助助兴呗!赵王哆哆嗦嗦地弹了一曲,秦王立马让史官记上:某年某月,赵王给秦王弹瑟。蔺相如一看这不行啊,抄起瓦罐就冲到秦王面前: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地音乐,您也来击个瓦罐献乐!秦王当然不干,蔺相如直接威胁:五步之内,我脖子上的血就能溅到大王身上”,言外之意就是要拼命,同归于尽呗!
旁边侍卫刚想动手,蔺相如瞪大眼睛一吼,愣是把人吓得往后退。秦王没办法,只能象征性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马上叫史官记:某年某月,秦王给赵王击瓦罐。这波酒桌外交,蔺相如再次逆风翻盘,让赵王保住了面子。
三、负荆请罪:从职场pUA到世纪大和解
蔺相如两次立功,官职直接爬到廉颇头上。这位战国名将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我出生入死打江山,凭啥要排在他后面?见了面非羞辱他一顿不可!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他直接开启躲猫猫模式,上朝称病,出门绕路,连手下都看不下去:您咋这么怂?
蔺相如笑着反问:秦国为啥不敢打赵国?还不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连秦王都不怕,会怕他?要是我俩内斗,吃亏的还是赵国啊!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这位征战沙场的老将军瞬间脸红到耳根——好家伙,自己格局小了!
于是,廉颇二话不说,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就跑到蔺相如家。一进门就扑通跪下:我这老糊涂,差点误了大事!您随便处置我!蔺相如赶紧把人扶起来,两人从此成了过命的交情,上演了一出战国版将相和。
司马光说
蔺相如之智,可谓勇矣。持璧却秦,折冲樽俎,不辱君命,非大勇而不能为也。然其能屈能伸,以国为重,终使廉颇愧悟,将相和协,此乃社稷之福。夫国之兴衰,在于君臣一心,相如与廉颇,足以为后世法。
作者说
看完这段历史,不得不感叹:战国时期的职场生存法则,放到现在都不过时!蔺相如用实力证明,脑子比拳头更管用,谈判桌上的智慧丝毫不输战场上的勇猛。而廉颇从职场刺头认错标兵的转变,也告诉我们:再刚的人,只要意识到错误,愿意放下身段,照样能收获掌声。
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竞争和矛盾。是选择像廉颇一开始那样较劲内耗,还是像他后来那样坦诚认错?是学蔺相如以大局为重,还是只顾个人得失?这些古人的故事,早就把答案写得明明白白。毕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合作共赢,这大概就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处世哲学。
喜欢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