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城,将军府。
孙兵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中,手中摩挲着族弟从天水城考察回来后写的信,耳边似乎回荡着城内隐约传来的、关于天水城的议论。抵抗?粮草不济,军心浮动,外无援军。死守?不过是拉着一城军民陪葬。
他想起了谢征信中的一句话:“吾非降于兵锋,乃降于仁政,降于民心所向,降于一可期之未来。”
良久,孙兵猛地站起身,走到案前,提笔蘸墨,他的手微微颤抖,但落笔却异常坚定。
“浔阳城守将孙兵,谨拜隽王爷、隽王妃麾下:天时有变,民心如水。兵观天水之治,暮春之变,深知天命有归,非人力可逆。为免浔阳生灵涂炭,兵愿率全城将士百姓,归顺隽王府……”
写罢,他掷笔于案,长长吁出了一口气。一种奇异的轻松感取代了之前的焦灼。
安岭城守将肖宇辉,性格刚愎,以“忠勇”自诩。然而,现实是冰冷的。粮道被彻底切断,城内存粮日渐消耗,军心浮动。天水城的繁荣、暮春城的平稳过渡、浔阳城的主动归顺,这些消息如同无孔不入的寒风,吹凉了守军的心。
在巨大的压力与沈昭宁持续的心理攻势下,加之麾下将领已然离心,肖宇辉最终在沉默中做出了选择。他仿效孙兵,呈上了降表。
边境三城,再加天水城,至此,兵不血刃,渔阳郡辖下城池尽数归附。
消息传回天水城,隽王府内一片欢腾。拓跋隽看着沙盘上整个渔阳郡,豪气云天。沈昭宁站在他身侧,唇角含笑。
“宁儿,此乃你之奇功!”拓跋隽激动的赞赏道。
沈昭宁谦逊一笑:“是阿隽威名远播,新政深入人心,亦是谢城主、孙将军、肖将军诸位深明大义。”她顿了顿,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图,“渔阳已定,根基已固。接下来,该是将新政推行下去,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渔阳郡的收复,不仅是疆域的扩张,更是人心所向的证明。隽王府的旗帜,在这片土地,已然牢牢立起,迎风招展。
春回大地,冰雪消融。经过整个冬天工匠们的辛勤赶制,大批新打造的曲辕犁和各种农具终于准备就绪,开始陆续分发到渔阳郡各处的百姓手中。
沈昭宁特意从交易商城里兑换了高产的红薯和土豆种子,派人到各个村落教导种植方法。她还准备了不少玉米种子,让有经验的老农根据不同的土质,选择最适合的作物栽种。
看着领到种子的百姓们欣喜的模样,沈昭宁心里既欣慰又有些无奈。尽管渔阳郡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但人口仍很多,虽然她已经尽力兑换了大量种子,分到每家每户手里的还是太少。
大家别急,她站在田埂上,对聚拢过来的农户们解释道,这些种子今年先用来育种,好好照料,等到明年收成后,留下的种子就够种满整片田地了。
一位老农捧着分到的红薯种,激动得双手发颤:王妃放心,我们一定好生照看这些种子!
春耕的号角在渔阳郡的田野间回响,新式的农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曲辕犁深耕土地,耧车播种均匀,原本需要壮劳力反复耕作的田地,如今效率倍增。虽然分到的种子不多,但希望的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忙完春耕的部署,沈昭宁未作停歇,带上春桃、卓玛及赵刚等几个护卫,即刻策马赶往城东海边的盐田。经过整整一冬的修筑,这片盐田已初具规模。
才近盐场,咸涩的海风便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方整齐划一的盐池,在初春的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工匠们正在盐池间忙碌地疏导水流,见到王妃驾临,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行礼。
不必多礼。沈昭宁抬手示意,目光却未离开那些盐池,进展如何?
盐监快步上前,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喜色:回王妃,按照您给的图纸,咱们修了纳潮、蒸发、结晶、储盐四个区域。这几日天气晴好,头茬海盐已经晒出来了!
沈昭宁蹲下身,捻起一撮新出的盐粒。雪白的结晶在指间沙沙作响,质地细腻,毫无杂质。她眼中闪过欣慰,这一冬的辛苦没有白费。
这都是王妃的功劳。盐监感慨道,从前咱们只会煮盐,费时费力不说,出盐还少。如今靠着这晒盐的法子,产量翻了十倍不止!
沈昭宁环视这片欣欣向荣的盐场,心中已有计较。有了稳定的盐产,不仅军需无忧,更能通过盐贸积累财富。她吩咐道:立即组建运盐的队伍,在各地开设盐铺。记住,盐价要定得公道。
属下明白。盐监郑重应下。
离开盐田时,沈昭宁回头望去。夕阳下的盐池泛着金红色的光芒,工匠们仍在忙碌着。这片盐田,必将成为他们立足渔阳郡最坚实的根基。
隽王府书房。
这一日,沈昭宁对着新绘制的渔阳郡疆域图蹙起了眉头。拓跋隽放下手中的军报,走到她身侧:“宁儿,为何事烦忧?”
“阿隽,你看,”沈昭宁指尖划过地图上代表三城的标记,“暮春、浔阳、安岭,虽已归附,但各自为政多年,吏治积弊,法令不一。
谢征、孙兵、肖宇辉三人,虽已投诚,但其麾下旧吏、军中故旧,盘根错节。若不能迅速整肃纪律,统一号令,这三城非但不是助力,反而可能成为隐患,甚至滋生腐败,毁我新政根基。”
她抬起头,目光清冽如泉:“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如今我们初具规模,若纪律不严,号令不行,与旧朝何异?必须立威,必须让所有人明白,既入我彀中,便需遵我法度!”
拓跋隽深以为然,他深知军队纪律的重要性,更明白政权稳固离不开清明吏治。“你觉得我们该如何?”
“设立‘清风卫’,在整个渔阳郡!由薛冉总领,赋予其监察、缉捕、审讯之权,专司整肃军政纪律,纠劾贪腐,震慑宵小!”沈昭宁语气斩钉截铁,“而且,这第一把火,必须要烧得够旺,够响!”
数日后,“清风卫”的黑色鹰旗在三座城池的官署前同时竖起。薛冉麾下的侦缉司精锐,如同无形的网,悄然撒向三城。他们不仅监控各级官吏,也暗中搜集军中风纪情况。
喜欢和亲公主的强国之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和亲公主的强国之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