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血腥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毒素混合的怪异气味。赤峰指挥着部下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漏网之鱼,同时也寻找着任何可能存在的有价值之物。
“王爷,”赤峰大步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困惑,“大部分地方都搜过了,除了些零散的毒经和金银,没找到什么特别的东西。这‘蝮蛇’的老巢,似乎比想象中要‘干净’。”
拓跋隽蹙眉,这不合常理。毒牙堡为沈崇煊办事,不可能不留存任何往来凭证或机密文件。他目光扫过那片仍在燃烧的废墟,最终定格在蝮蛇毙命的那座石殿。殿内已被粗略搜查过,除了一些生活用具和毒药材料,并无特别发现。
“再搜!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拓跋隽冷声道。他绝不相信太子会如此信任一个杀手头子,不留任何后手。
士兵们再次涌入石殿,更加仔细地敲打墙壁、地面,检查每一件家具。墨影不知何时也已返回,仔细的在殿内巡视,不落下任何角落,他的目光比常人更为锐利。
突然,他的脚步在石殿内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停下。那里摆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青铜香炉,造型古朴,表面覆盖着一层因常年焚烧香料而形成的包浆,与整个石殿阴森的风格有些格格不入。墨影伸出手,轻轻转动香炉的顶部兽首。
“咔哒。”一声极轻微的机括声响起。香炉后方,一块看似与周围墙壁浑然一体的石板,竟悄无声息地向内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幽深洞口!
密室!
一股陈腐、阴冷、夹杂着更浓郁药味和一丝若有若无墨香的气息从洞内涌出。
“火把!”拓跋隽眼神一凝,立刻下令。
两名亲兵举着火把,率先进入,拓跋隽、赤峰、墨影紧随其后。密室不大,约莫一间普通厢房大小,里面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石桌,几个铁箱。
石桌上,散落着一些书信和账册。拓跋隽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信上的字迹他认得,正是沈崇煊心腹幕僚的手笔!内容是关于指使“毒牙”在边境的水源中投毒,制造恐慌,嫁祸给炽焰部落,并承诺事成之后给予高官厚禄!
他又快速翻阅了其他信件和账册,里面不仅详细记录了沈崇煊与“毒牙”多年来的金钱往来、暗杀名单、在各地官员中安插的钉子,甚至还有几封与天狼部落秘密联络,约定共同夹击拓跋隽边境驻军的密信!信中许诺割让边境三城作为报酬!
通敌卖国!铁证如山!
“好!好一个东陵太子!”拓跋隽怒极反笑,手中信纸被他攥得几乎碎裂。这些证据若是公之于众,足以让沈崇煊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王爷,这些……”赤峰也看得心惊肉跳,同时又兴奋不已。这可是扳倒沈崇煊的致命武器!
“全部封存,小心带走,一片纸都不能少!”拓跋隽强压下怒火,下令道。
士兵们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所有书信账册装入特制的防水皮囊。
就在这时,墨影却走到了密室最里面的角落。那里堆放着几个不起眼的麻袋,像是用来装药材的。但墨影敏锐地听到,其中一个麻袋里,传来了极其微弱的、压抑的呼吸声。
他短刃一挥,割开了麻袋。
麻袋里蜷缩着一个人。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中年男子,他双手被反绑,嘴里塞着破布,脸上满是污垢和惊恐。看到持刀的墨影和火光下的拓跋隽等人,他吓得浑身发抖,如同受惊的鹌鹑。
“你是谁?”拓跋隽沉声问道。能在密室中被发现,此人绝不简单。
士兵取下他口中的破布,那男子咳嗽了好几下,才用沙哑颤抖的声音道:“饶……饶命……小……小人俞文舟……是……是被他们掳来的药师……”
“药师?”拓跋隽审视着他,“为何被关在此处?”
俞文舟涕泪横流,断断续续地交代起来。他本是游方郎中,擅长药理,尤其对解毒有所研究。一年前被“毒牙”掳来,逼迫他参与研制各种奇毒和那“毒人”。他不愿助纣为虐,多次反抗,便被毒打、囚禁,逼他交出祖传的解毒秘方和制药心得。
“那……那血池里的毒人……还有万毒窟好些新炼制的毒药……都……都有小人的部分手笔……但小人是被逼的啊!”俞文舟磕头如捣蒜,“求王爷明鉴!小人愿将所知一切和盘托出,只求一条活路!”
拓跋隽与随后赶来的秋菊对视一眼。秋菊上前,仔细查看了俞文舟的瞳孔、舌苔和指甲,又询问了几个专业的药理问题。俞文舟虽惊惧,但对答如流,显示出深厚的药学功底,尤其是在毒素与解毒方面,见解独到。
“王爷,此人确有真才实学,而且……他体内有多种毒素残留的痕迹,应是长期被逼迫试毒或接触毒物所致,所言非虚。”秋菊回禀道。
此时,沈昭宁安排好城中事务后,也在护卫的保护下赶到了毒牙堡。她进入密室,了解了前因后果。
看着跪在地上、如同惊弓之鸟的俞文舟,沈昭宁心中一动。此人能被“毒牙”如此看重,甚至关在藏匿核心证据的密室里,其价值不言而喻。己方正缺这样精通毒理的人才,无论是为了防范未来的暗杀,还是为了救治可能中毒的将士,他都至关重要。
她走到俞文舟面前,并未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平和地开口:“俞先生,请起。”
俞文舟愕然抬头,看着这位气质清贵、容颜绝美的女子,有些不知所措。
“助纣为虐,非你本心。被囚受辱,更是苦难。”沈昭宁声音清晰,“如今‘毒牙’已灭,蝮蛇伏诛。你一身所学,难道就甘心随着这魔窟一同埋没,或者继续背负着被迫犯下的罪孽惶惶不可终日吗?”
俞文舟愣住了。
“王爷与我,志在终结这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不是为了研制害人的毒药,而是为了救治无辜,防范奸邪,让更多的人免于毒害之苦。”沈昭宁的话语带着一种真诚与感召力,“你可愿弃暗投明,将你的学识用于正道,戴罪立功?”
喜欢和亲公主的强国之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和亲公主的强国之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