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外,阳光洒落,杨昭、苏墨、李沐风三人立于阶下。杨昭接过那道明黄的圣旨,脸上未见太多波澜,仅是微微拱手。一旁的苏墨与李沐风,神色却起了变化。
李沐风嘴巴微张,想说些什么,却又停住。苏墨眉峰紧锁,轻声言道:“祭酒之职,掌国子监,教化天下学子;工部郎中,又兼管矿山冶炼,此等重任,陛下用心良苦,亦是险棋。”
杨昭将圣旨卷起,他抬眼望向远方那高耸的宫墙,京城的风,似乎更大了。
“此乃预料之中。”杨昭平静言说,“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展开。”
此时,金銮殿内,皇帝已然离去,唯有百官仍在。方才的圣旨,如同惊雷,在朝堂上炸开。
王太傅捻着胡须,面色复杂。他原以为杨昭只是一介商贾,即便有奇技,也难登大雅之堂。未曾想,皇帝竟如此破格提拔。国子监祭酒,那可是文官清流的顶峰,如今却落在一个商贾出身的年轻人身上。这无疑是打破了数百年的旧例。
兵部尚书则满面喜色。他已从那块精钢中,窥见了未来大乾兵锋的锐利。至于杨昭的出身,对他而言,不过是次要。
户部侍郎周大人,脸色青白不定。他方才言语中对杨昭多有贬低,此刻却被皇帝的旨意狠狠扇了一耳光。他深知,杨昭的崛起,将彻底搅乱京城的固有格局,尤其是那涉及盐铁的生意,未来必将与他户部产生诸多摩擦。
次日清晨,杨昭便换上官服,前往国子监。他尚未正式上任,便已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国子监内,气氛凝重。祭酒之位空悬已久,如今突然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接任,许多老儒生和学子都颇有微词。
杨昭没有理会那些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径直来到祭酒的公房。房内,几位国子监的博士和助教已在此等候。他们都是饱学之士,平日里清高自傲,此刻面对杨昭,神情间透出几分不屑。
“下官见过杨祭酒。”为首的一位老博士拱手施礼,语气却带着几分敷衍。
杨昭微微一笑,拱手回礼:“诸位大人不必多礼。杨昭初来乍到,对国子监事务尚不熟悉,还望诸位多多指教。”他的态度谦逊,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从容。
他坐下,目光扫过众人。系统【人才洞察】悄然启动。
【姓名:赵德义】
【忠诚度:35%(对朝廷忠诚,对杨昭不服)】
【潜力:c】
【特长:经学、礼仪】
【弱点:固步自封,轻视商贾】
【姓名:钱文远】
【忠诚度:50%(中立,观望)】
【潜力:b】
【特长:算学、律法】
【弱点:贪财,易受影响】
杨昭心中了然。这些官员,各有心思。若想推行新学,改革教育,单靠皇帝的信任是不够的,还需要这些人真正的支持。
“杨祭酒。”赵德义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尖锐,“国子监乃教化之地,以圣贤之道为本。陛下命你兼任工部郎中,掌管奇技,老夫不解。莫非陛下是想让国子监的学子,也去学习那些奇技淫巧不成?”
此言一出,其他几位官员也面露赞同之色。他们认为,杨昭的到来,玷污了国子监的清誉。
杨昭笑了笑:“赵博士误会了。陛下命我兼任工部郎中,并非要将奇技引入国子监,而是希望国子监能为朝廷培养更多实用之才。譬如,通晓算学、懂得水利、熟悉矿产之人,他们虽非经学大家,却能为国所用,造福百姓。”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当然,若有学子对这些‘奇技’感兴趣,国子监也当为他们提供学习的途径。毕竟,格物致知,也是圣贤之道的一部分。”
他轻描淡写地将“奇技淫巧”提升到“格物致知”的高度,让赵德义等人一时语塞。
“陛下旨意已下,杨某自会尽力而为。”杨昭的语气变得沉稳,“但杨某也希望,在座的诸位大人,能与杨某同心同德,共谋国事。若有阳奉阴违者,杨某自会禀明陛下,绝不姑息。”
他没有疾言厉色,但话语中的决然,让殿内几位官员脸色微变。他们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的祭酒,并非等闲之辈。
离开国子监,杨昭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工部。工部尚书已得了旨意,对他还算客气。但当他来到自己负责的“矿山冶炼司”时,却发现这里空空荡荡,只有几名老吏在慢悠悠地整理着卷宗。
“杨郎中,您来了。”一名老吏慢吞吞地拱手,“司里人手不够,许多事都耽搁着。”
杨昭环顾四周,这哪里是“人手不够”,分明是敷衍了事。他深吸一口气,心中一股怒意升腾。
皇帝给了他权力,但也给了他一座烂摊子。
杨昭明了,自己的新官上任,远不止是坐在公房里批阅公文那么简单。一场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让这艘看似沉重的巨轮,真正动起来。
喜欢杨凌传之逆袭家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杨凌传之逆袭家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