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靖王府之乱楚臣凛冬长夜生死狙杀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伊庇鲁斯的鹰旗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枭臣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1章 巧言令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崔应元跪在冰冷的金砖上,额头顶着地面,浑身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沈砚秋那三个问题,如同三把烧红的铁钳,将他精心打造的“铁案”烙得千疮百孔,滋滋冒着谎言的青烟。他能感受到御座上那越来越重的威压,几乎要将他碾碎。

“陛…陛下…”崔应元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声音嘶哑干涩,“沈砚秋…他巧言令色…这必是…必是他与后金约定的暗号…对!是暗号!”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指向沈砚秋,“那‘总兵’之称,那不同的印章,都是他们为了避人耳目!陛下明鉴啊!”

这垂死反扑,苍白得连他自己都觉得可笑。

沈砚秋甚至连眼神都懒得给他一个,只是平静地对崇祯道:“陛下,若通敌需约定如此漏洞百出、引人注目的‘暗号’,那这通敌之人,与蠢猪何异?臣,尚存几分羞耻之心。”

这话如同一个无声的耳光,扇在崔应元脸上,也扇在一直试图维护此案的魏忠贤脸上。

就在殿内气氛凝滞,崇祯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时,殿外再次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和通报声。

“陛下!辽东八百里加急军报!锦衣卫北镇抚司有密奏呈上!”

崇祯精神一振,立刻道:“快!呈上来!”

一名太监捧着两份奏报,小跑着进来,恭敬地放在御案上。

崇祯先拿起那份来自辽东的加急军报,火漆完好。他迅速拆开,目光扫过,脸色微微一动。那是秦玉容以参将身份发回的正式军报,除了例行汇报辽东军务、玉米长势外,在末尾特意用加重的笔触写道:“…臣部夜不收近日频繁出哨,确知建州贝勒多尔衮主力仍与察哈尔部激战于草原深处,绝无可能于近期派遣使者潜入京畿。且辽东各处关隘严查,未见异常信使往来。臣以性命担保,此间绝无沈侍郎通敌之可能…”

字迹遒劲,带着边军特有的杀伐果断之气。秦玉容虽未直接指证信件真假,但她以辽东前线将领的身份,用军报担保“绝无通敌可能”,并用确凿的军情否定了“通信”的基础,其分量,远比崔应元那漏洞百出的诬告要重得多。

崇祯放下军报,又拿起锦衣卫的密奏。这是北镇抚司一位千户的呈报,里面详细记录了根据线索(自然是苏清鸢暗中递送)查获城南一处私刻印章作坊的经过。抓获的匠人在分开审讯下,供认出曾为崔应元一名远房亲戚伪造过一枚“沈氏砚秋”的私印,样式、材质都与那封假信上的印鉴完全吻合。密奏最后附上了匠人的画押供词和起获的伪造工具、印材作为物证。

人证、物证、军情佐证,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崇祯拿着那两份奏报,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同两柄淬火的利剑,直刺跪在地上的崔应元。

“崔应元!”崇祯的声音不再冰冷,而是蕴含着滔天的怒火,“秦参将军报在此,言明多尔衮远在塞外,无从通信!锦衣卫密奏在此,人证物证俱在,指明你指使亲信伪造印章!你还有何话说?!”

“臣…臣…”崔应元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再也吐不出一个完整的字句。他下意识地望向魏忠贤,眼中满是乞求。

魏忠贤此刻也是心头剧震。他没想到沈砚秋的后手如此凌厉,不仅自辩清晰,更能调动辽东边将军报和锦衣卫的力量!这沈砚秋,何时在军中和锦衣卫里也有了如此能量?他知道,此刻再保崔应元,就是引火烧身!

就在崔应元指望九千岁能出言维护之时,魏忠贤突然上前一步,对着崇祯躬身一礼,语气痛心疾首:“陛下!老奴…老奴真是瞎了眼!竟被崔应元这厮蒙蔽!听他一面之词,便以为沈侍郎真有不臣之心,以致惊扰圣驾,冤枉忠良!老奴有失察之罪,请陛下重罚!”

他这话一出,等于是直接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崔应元头上,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崔应元如遭雷击,猛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魏忠贤那副“忠谨”的侧脸,一股透骨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天灵盖。他张大了嘴,想嘶喊,想将魏忠贤如何授意他构陷沈砚秋的内情全部吼出来,可喉咙里却像是塞满了棉花,只能发出“嗬嗬”的漏气声。

完了。他脑子里只剩下这两个字。他被当做弃子了。

崇祯看着魏忠贤“请罪”的模样,又看看地上已然崩溃的崔应元,胸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岂不知魏忠贤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但眼下,拿下崔应元这个直接执行者,重重敲打魏忠贤,才是稳住朝局的关键。

“好!好一个崔应元!”崇祯猛地一拍御案,霍然起身,“构陷大臣,欺君罔上!其心可诛!其行可鄙!来人!”

殿外侍立的锦衣卫力士应声而入。

“将罪臣崔应元,革去所有官职功名,打入诏狱,严加审讯!给朕查,一查到底!看看他还有多少欺君枉法之事!”崇祯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回荡,带着帝王的决绝。

“遵旨!”两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力士上前,毫不客气地将瘫软如泥的崔应元从地上架起,拖死狗一般向外拖去。崔应元官袍的腰带松散,乌纱帽滚落在地,被一只靴子无情地踩过,留下污浊的印痕。他口中终于发出一声模糊不清的哀嚎,却迅速消失在殿门外沉重的脚步声中。

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檀香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崇祯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一直静立一旁的沈砚秋,眼神复杂,有愧疚,有赞赏,更有一种如释重负。

“沈卿,”崇祯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今日之事,让你受委屈了。”

沈砚秋躬身,语气依旧平稳:“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只求陛下明察秋毫,还臣清白,使忠奸得辨,臣便心满意足。”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态度,又暗指了魏忠贤之奸。

崇祯点了点头,对沈砚秋的沉稳和识大体更为满意。“卿之忠心,朕已知之。你于辽东军粮、军备之事,多有建树,实乃国之干才。即日起,官复原职,仍任兵部侍郎,总督辽东军备事宜。另,朕特准你,督查辽东一应军务,凡有玩忽职守、贪墨军饷、器械不堪使用者,五品以下武官,可先行拿问,四品以上,具本参奏!”

这最后一句,等于赋予了沈砚秋一把尚方宝剑的雏形,让他在辽东军务上拥有了极大的监督和处置权!这不仅是补偿,更是崇祯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认可和依赖。

魏忠贤站在一旁,低垂的眼皮下,目光阴鸷。沈砚秋不但没倒,反而权势更重!他感觉到自己手中的权柄,正在被这个年轻的侍郎一点点撬动。但他此刻,只能将这份忌惮和杀机深深埋藏。

“臣,谢陛下隆恩!必竭尽驽钝,以报陛下!”沈砚秋郑重下拜。他知道,这场风波过后,他在朝堂的脚跟站得更稳了,但也彻底站到了阉党的对立面。前路,依旧遍布荆棘。

---

沈砚秋走出武英殿,夕阳的余晖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上一层瑰丽的金红。他微微眯起眼,适应着这阔别数日的明亮光线。殿内那场惊心动魄的对质,仿佛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

一名小太监悄无声息地跟上来,低声道:“沈大人,徐大人已在文渊阁备好清茶,说是要给大人压惊。”

沈砚秋颔首,徐光启此时相邀,绝不仅仅是压惊那么简单。通敌案虽了,但余波未平。魏忠贤今日断尾求生,必然怀恨在心,接下来的反扑只会更加隐秘和狠毒。而自己新获的督查之权,看似风光,实则也是将自己推到了辽东军务诸多积弊的风口浪尖。

他抬眼望向宫墙外那片被晚霞浸染的天空,目光沉静而悠远。洗刷冤屈,获取信任,只是在这盘大棋中赢得了喘息之机。辽东的军备革新、朝中的党争漩涡、那隐藏在暗处的无数双眼睛…真正的博弈,从未停止。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温家有娘子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伊庇鲁斯的鹰旗妙手风流小神医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套路深茅山升棺人倾城大小姐爱上我六个哥哥很护短:离我家奶包远点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诸天之从国漫开始你找到我了全球冰封十日终焉网游:我在游戏里当官差刀与剑的征程无限流:病娇男主总粘人
经典收藏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大航海之重生主宰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倾城太监:公公有喜了诸葛亮魂穿崇祯大秦:融合红发,天道金榜现世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风格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宋神宗的新宋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相府毒千金大明忠勇侯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史上最强太子!药满田园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寒门小神童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寒甲御天临安风骨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我长生不死愁啊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