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耕步入正轨,水利设施初步恢复,司隶大地显露出一派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景象。田畴间禾苗青青,学堂里书声琅琅,医棚和工坊服务队的身影也成为了乡间常见的风景。然而,费祎与坐镇长安的诸葛亮、诸葛光都清楚,一个健康的社会离不开活跃的商业流通。司隶内部需要物资交换,更需要与外部,尤其是与帝国核心区域益州、汉中、雍凉连成一体,才能彻底盘活经济,巩固统治。
这一日,洛阳重新修葺一新的西市,举行了一场简单却意义非凡的仪式——**司隶与益州官方商队首通典礼**。
费祎亲自到场,与益州商会代表、以及众多闻讯赶来的本地商户、百姓共同见证。只见一支由上百辆大车组成的庞大商队,满载着蜀锦、邛竹杖、精美的漆器、成箱的“快乐酥”、“炒青茶”、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琉璃镜,缓缓驶入市场。而司隶这边,准备用于交换的,则是新收的药材、皮毛、以及部分品质上乘的本地麻布、干果等土产。
市场内人声鼎沸,许多洛阳百姓还是第一次如此集中地看到这么多来自“西边”的稀奇物产,尤其是那据说能“解忧”的“快乐酥”和能照清人毫发的琉璃镜,更是引起了极大的围观。
费祎登上一处临时搭建的木台,高声宣布:“自即日起,司隶与益州、汉中、雍凉等地商路全面重启!官府将设立‘市易司’,规范市场,平抑物价,保障买卖公平!降低关津之税,鼓励行商坐贾!凡诚信经营者,官府予以保护;凡有欺行霸市、囤积居奇者,严惩不贷!”
话音刚落,市场内便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对于商户而言,这意味着财路重开;对于百姓而言,这意味着市场上将有更多、更便宜的商品可供选择。
官方商队的到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很快,嗅觉灵敏的民间商人也开始行动起来。原本停滞的商贸脉络,如同被疏通的血管,重新开始有力地搏动。洛阳、河内、河东等地的市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荣起来,不仅有益州来的货物,司隶本地的物产也开始流通出去。
就在商贸逐渐复苏之际,一封来自成都的密信,被快马送到了费祎案头。信是刘禅亲笔所写,语气依旧带着他特有的随意:
“费爱卿啊,司隶情况朕已知晓,尔等辛苦了。听说那边红枣、核桃不错?朕想着,‘快乐酥’虽好,吃多了也腻。让‘皇家工坊’看看,能不能用司隶的红枣、核桃,研发个新点心?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邺城酥’!寓意嘛,你懂的。等做好了,先给前线将士和司隶百姓尝尝鲜,也算是……嗯,提前庆祝一下。”
费祎看着这封信,先是愕然,随即忍不住抚掌轻笑。陛下这心思,真是天马行空,却又总能切中要害!这“邺城酥”尚未问世,其名其意,便已带着一股逼人的气势和自信。
他不敢怠慢,立刻召来了随行的“皇家工坊”技术骨干(核心仍是系统工匠),将陛下的意图传达下去。
工坊的工匠们对陛下的“奇思妙想”早已习以为常,甚至颇为兴奋。他们立刻投入到“邺城酥”的研发中。选取司隶本地品质最好的红枣,去核制成细腻的枣泥;挑选饱满的核桃仁,精心烘烤,保留香脆口感;再配以上等的面粉、油脂和来自益州的砂糖……经过多次试验和配方调整,一种外皮酥脆、内馅是香甜枣泥包裹着酥脆核桃仁的新式点心终于试制成功!
费祎和诸葛光等人作为第一批品尝者,都对这“邺城酥”赞不绝口。枣泥的甜润与核桃的香酥完美结合,口感层次丰富,既保留了“酥”的特点,又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此物味道极佳!且寓意深远!”诸葛光评价道,“陛下此举,看似随性,实乃妙棋。以此物犒军抚民,既可提振士气,收拢人心,亦可向河北昭示我朝之自信与决心。”
于是,第一批量产的新式点心被正式命名为“邺城酥”,并加急生产。很快,一盒盒包装精美(印着“大汉皇家工坊”字样和简易图案)的“邺城酥”,便被优先送到了驻守司隶前线、对邺城形成压迫之势的汉军将士手中,同时也作为官府对司隶各地表现优异的农户、工匠的奖励,以及抚恤孤寡的慰问品。
当汉军士兵在营地里分享着这香甜可口的“邺城酥”,谈论着这个名字的寓意时,士气愈发高昂。
“兄弟们!陛下连拿下邺城后的点心名字都想好了!咱们可不能给陛下丢脸!”
“没错!等打下了邺城,咱们坐在城头上吃!”
“这‘邺城酥’真香!比‘快乐酥’还好吃!”
而在司隶的乡间,得到“邺城酥”作为奖励的农户,更是将其视为无上的荣耀,舍不得吃,要留着供奉起来或者给家里孩子开眼界。
“看看!这是官家奖的‘邺城酥’!是陛下想着咱们呢!等王师打下了邺城,咱们的日子就更好了!”
“邺城酥”这个名字,伴随着它香甜的滋味,如同一个充满自信的预言,在司隶和前线的军营中迅速流传开来。它不仅仅是一种点心,更成了一种精神象征,潜移默化地强化着人们对统一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
商路的重启,带来了物资的流通和经济的活力;而“邺城酥”的野望,则凝聚了人心,指明了方向。司隶,这个帝国新收复的心脏地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整个季汉融为一体,并为下一步的雷霆行动,积蓄着磅礴的力量。
喜欢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