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壁垒”的成功验证,如同在黑暗的棋局上落下了一枚关键的子,瞬间改变了人类抵抗阵线内部僵持的战略态势。伊万诺夫将军那“决死突击”的悲壮提议,与索菲亚博士“深度隐藏”的保守策略,在这项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面前,都显得不再极端。一个新的、更加精准、也更加危险的共识,在激烈的远程争论中逐渐成型——“手术刀计划”。
计划的核心,并非摧毁太平洋上那个能量等级堪称恐怖的“熔炉”核心,那在目前看来依旧是自杀行为。目标被修正为:利用“共鸣壁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选取数个关键且相对脆弱的“熔炉”次级能量节点或重要物资输送枢纽,进行精准、快速、破坏性的打击。目的是延缓“最终序化”的进程,打乱硅基网络的部署节奏,为抵抗阵线争取更多宝贵的研究、发展和集结时间。
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这需要综合“星瞳观测所”的全球能量扫描、“海渊之城”的海洋环境监测、各据点自身的情报搜集,以及陆沉通过地脉感知到的网络薄弱点。
经过连续四十八小时不眠不休的数据分析和远程辩论,首批五个优先级最高的打击目标被确定:
1. 目标“锚点-A”:位于北冰洋格陵兰岛冰盖之下,一个正在疯狂抽取地热并改造周边地质结构的大型能量中继站。破坏它,可以延缓对北半球地脉的侵蚀,并为“北境堡垒”减轻压力。
2. 目标“编织者-b”: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深处,一个负责整合和“纺织”硅基菌毯,加速沙漠硅化的大型生物工厂。摧毁它,能暂时遏制非洲大陆生态的彻底崩溃。
3. 目标“深喉-c”: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边缘,一个疑似正在向地壳深处注入某种催化物质,以加速“熔炉”核心与地核连接的深海钻井平台。
4. 目标“镜廊-d”:位于北美洛基山脉某处,一个布满了巨大能量反射镜阵,负责将“熔炉”核心能量定向投射至电离层,以强化全球信息场的设施。
5. 目标“蜂巢-E”:位于西伯利亚平原,一个大规模孵化新型飞行类寄生兽(很可能是“铁雨”单位的升级版)的巢穴。
目标确定,接下来是执行人选的遴选与集结。这不再是东部战区一家之事,而是需要联盟通力合作。
“北境堡垒”的伊万诺夫将军当仁不让,接下了距离他最近的“锚点-A”任务,他将亲自率领麾下最精锐的“白熊”特种部队,利用极地环境掩护和刚刚到手的“幽灵”隐匿单元原型,执行这次冰原突袭。
“海渊之城”的索菲亚博士,则利用其独特的水下优势,负责对付位于深海区的“深喉-c”。她们将出动经过改装的小型潜航器和装备了水下声波武器的深潜员。
位于欧洲的“高山哨站”接下了“镜廊-d”,他们熟悉山地作战,且拥有一些保存完好的、适合高原环境的精准打击武器。
而最危险、位于寄生兽活动最密集平原地带的“蜂巢-E”,则由东部战区主动承担。山魈率领的“利剑”大队将再次出击,这一次,他们将携带更加成熟的小型化“幽灵”装备和经过陆沉初步强化的单兵地脉感应器。
至于位于非洲的“编织者-b”,则由当地新联系的、一个代号“萨赫勒之矛”的小型游击据点负责主导,联盟将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装备支持。
人员与任务分配完毕,接下来是更加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准备阶段。
地脉通信网络变得前所未有的繁忙。不再是战略争论,而是具体到每一个行动细节的协调:渗透路线的规划、汇合点的确认、攻击时机的同步、撤退方案的制定、以及万一失败后的应急措施……
技术共享进入了实质阶段。东部战区将“共鸣壁垒”的核心构建参数,有限度地分享给了各行动单位,并派出了以陈涛为首的技术顾问小组(通过地脉信道进行远程指导),协助他们理解和运用这项新技术。作为回报,各据点也拿出了自己的“家底”:“北境堡垒”提供了一种高效热能炸药配方;“海渊之城”分享了水下推进器的小型化技术;“高山哨站”贡献了高海拔环境下的伪装技巧。
一种前所未有的、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协作精神,在生存的压力下被强行催生出来。信任在共同的目标和共享的技术中,一点点艰难地建立。
与此同时,陆沉并没有停下。他在协助技术协调的同时,大部分时间依旧沉浸在“烛龙之眼”实验室。他要确保,当各个“手术刀”挥出时,覆盖其上的“共鸣壁垒”足够坚固和持久。
他不断优化着能量输出模型,尝试将更多、更遥远的地脉节点纳入“共鸣”范围,以扩大壁垒的覆盖面积和稳定性。这个过程同样伴随着风险,他几次因为精神力过度延伸,险些被地脉那庞杂的意念洪流所同化,幸亏赵毅一直守在旁边,及时将他唤醒。
在行动开始前的最后七十二小时,陆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求各行动单位,在抵达预定攻击位置后,暂时关闭自身的“幽灵”隐匿单元,完全依赖他通过地脉网络远程构建和维持的“区域性共鸣壁垒”。
这个决定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意味着将各小队的安全,完全寄托于陆沉一人身上和那条并不绝对稳定的地脉信道之上。
“你确定能同时维持五个区域的壁垒?”赵毅担忧地问。
“不能完全确定。”陆沉坦诚道,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但这是最优解。分散启动‘幽灵’单元,能量波动虽然微弱,但数量多了,仍有可能被硅基网络的深层扫描捕捉到。而由我统一引导地脉之力构建壁垒,可以将所有波动‘打包’成一份更加‘自然’的地脉背景噪音,隐蔽性更高。而且……我能通过壁垒,更清晰地感知到各区域的情况,必要时可以提供预警。”
这是一种将指挥权和生存权高度集中的豪赌。但基于陆沉之前展现出的能力和“共鸣壁垒”验证的成功,各据点最终选择了信任。
倒计时:最后二十四小时。
全球各地,五支肩负着“手术刀”使命的特种小队,如同暗影般,借助着夜色、复杂地形和初期“幽灵”单元的掩护,悄然离开了各自的据点,向着遥远而危险的目标区域潜行。
地脉通信网络中,只剩下最简洁的确认信号和状态报告。
陆沉独自坐在“烛龙之眼”实验室的主控台前,闭上了眼睛。他的意识不再局限于这间地下室,而是沿着地脉的网络,如同蛛网般向着全球五个不同的点位蔓延开去。他仿佛化身为五双无形的眼睛,注视着那些在黑暗中前行的人类勇士,感受着他们坚定的心跳和压抑的呼吸。
他“看”到伊万诺夫的“白熊”小队在极地暴风雪中艰难跋涉;“看”到索菲亚的深潜器如同幽灵般滑入冰冷的深海;“看”到“高山哨站”的战士在稀薄的空气中攀越悬崖;“看”到“萨赫勒之矛”的游击队员利用沙尘暴的掩护穿越荒漠;也“看”到山魈和“利剑”大队,如同猎豹般,在死寂的平原废墟间穿梭,逼近那座不断蠕动、散发着不祥孵化能量的“蜂巢-E”。
五把“手术刀”已经出鞘,即将刺向敌人遍布全球的神经节点。
而陆沉,就是那个握着刀柄,并试图用无形的“共鸣壁垒”笼罩这一切的人。
他能成功吗?这五把“手术刀”,能否在最终序化来临前,为人类文明切出一个喘息的窗口?
全球的暗影已然流动,决定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
喜欢末世重生开局说服军区搞超声炮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末世重生开局说服军区搞超声炮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