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高度专注的监视中缓慢流逝,如同凝固的油脂般黏稠滞涩。峡谷上空苍白的天光渐渐西斜,将“剥皮者”营地与晨曦站的影子不断拉长,扭曲地铺展在荒芜的大地上,宛如一幅正缓缓卷动的巨幅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死亡的阴霾与围困的窒息。
“铁堡垒”像一尊蛰伏在岩壁阴影里的石像鬼,纹丝不动。车厢内部,林凡与艾莉早已进入一种特殊状态——摒弃了绝大多数情绪波动,只剩下纯粹的观察与计算,仿佛两台精准运转的机器,目光死死锁定着前方的营地。
艾莉面前的战术平板上,一张粗糙却不断填充细节的数字地图正逐步成型。她指尖轻点,将一个个关键节点精准标注:代表火箭发射器基座的红色三角、标记清障车聚集点的橙色方块、勾勒外围机动巡逻队主要路线的蓝色虚线,还有那几辆被严密守护、覆盖着帆布的卡车所在的核心区域——一个醒目的黑色问号在屏幕上不断闪烁,像是在无声地叩问其中的秘密。
“外围轻装巡逻队,每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会经过我们可视的东南侧边缘。”艾莉低声汇报,声音平稳得如同在朗读一份冰冷的数据手册,“每组五到七人,路线固定,但间隔时间有正负十分钟的随机浮动,应该是为了增加行动的不可预测性。”
林凡微微颔首,目光透过加厚的风挡玻璃,落在远处那些如同蚁群般移动的小黑点上。“岗哨换岗的规律呢?”
“目前观察到两个固定岗哨,换岗时间分别在日落前后和预计的黎明前。”艾莉一边补充,一边在地图上标记出岗哨位置与推测的换岗时间点,指尖划过屏幕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们的进攻意图很明确,那几辆清障车正对的方向,正是晨曦站围墙受损最严重的段落,火箭发射器基座也能提供足够的覆盖火力,压制围墙上的守军。”
一幅清晰的局势图在两人脑海中浮现——“剥皮者”采用的是看似粗犷、实则高效的经典围城战术。用绝对的兵力与火力形成压制,一点点削弱守军的意志,同时紧盯着防御薄弱点,等待发动致命一击的时机。这套战术简单直接,却对目前孤立无援的晨曦站极具杀伤力。
强行冲击的念头只在林凡脑海中闪了一瞬,便被他彻底摒弃。面对如此严密的阵型与重火力,“铁堡垒”冲下去的结局,只会是被无数火箭弹与重机枪撕成碎片,或是被清障车逼入绝境,沦为一堆昂贵的废铁。迂回绕行?峡谷天险与瘴气是天然的屏障,绕行不仅意味着更多未知,还可能遭遇“剥皮者”的外围哨卡,风险同样高得近乎自杀。
“尝试捕捉他们的通讯同时进行破译与监听。”林凡开口,语气斩钉截铁。眼下,信息才是他们唯一能依靠的武器。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艾莉立刻调整车载无线电扫描仪的频率与参数,纤细的指尖在虚拟旋钮上精细微调,试图从嘈杂的静电噪音与无关信号中,剥离出“剥皮者”使用的频道。很快,扬声器里传出一阵嘶哑的男声,伴随着强烈的电流干扰,对方说着带着浓重口音、语法混乱的土语,还夹杂着大量俚语与粗口。
“‘碎骨’小队回报,南边沟里没发现能钻进去的‘耗子’……”
“了望塔那帮缩头乌龟今天屁都没放一个……”
“妈的,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冲进去?老子都快闲出鸟来了!”
这些通讯内容大多是无意义的抱怨与粗鄙的叫嚣,加密程度极低,使用的似乎是灾变前遗留下来、经过改装的老式步话机。艾莉一边快速记录着这些碎片信息,一边尝试破译他们用于指代单位与位置的简单代号。
“他们用‘硬骨头’指代晨曦站,‘铁皮罐头’应该是指守军的装甲车辆。”艾莉的语速极快,眼神却始终盯着屏幕,“‘屠夫’就是头目布洛克,这点已经确认。不过他们的通讯纪律虽然松散,但基本的指挥链路还在,而且……没有任何关于那几辆卡车,或是‘齿轮’的信息。”
就在这时,无人机传回的高空监视画面中,出现了一丝异动。一支从核心区域走出的巡逻队,与另一支刚从外围返回的队伍在营地边缘相遇。短暂的交流间,艾莉敏锐地捕捉到,从核心区域出来的小队约有三人,放大无人机传回的图像可发现他们的臂膀上佩戴着一个模糊却依稀可辨的徽记——那是一个齿轮图案,线条比“剥皮者”主流的骷髅齿轮标志更规整、更精致,风格截然不同。
“林凡,看这里。”艾莉迅速将画面局部放大,并用红色方框标记出来。
林凡的目光瞬间锁定在那个徽记上。更让他在意的是,这三名成员的举止与周围吵吵嚷嚷的匪徒截然不同。他们更安静,站姿挺拔,交流时动作简洁,几乎没有多余的表情与肢体语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经过专业训练的纪律感。检查外围巡逻队带回的物品时,他们的动作精准高效,与旁边那些散漫推搡、互相笑骂的普通“剥皮者”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又是齿轮……”林凡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这个符号,就像幽灵般缠绕着他们——从李鸣的临终警告,到“剥皮者”车队的标志,再到眼前这些行为特殊的成员。它早已不是简单的装饰,更像是一种身份标识,代表着“剥皮者”内部一股更隐蔽、更有组织的力量。
“他们的装备也更好。”艾莉将画面再次放大,聚焦在几人携带的武器上,“制式更高,保养状态明显优于其他人,看起来……有点像伊甸的风格,但又不完全一样。”
这个发现让原本就复杂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剥皮者”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层。这些“齿轮”成员究竟是什么身份?是技术顾问?监督者?还是……代表着“剥皮者”背后那个可能存在的“技术支持”势力?他们与营地中心那些神秘的卡车之间,又是否存在直接关联?
“记录下他们的活动规律,尽可能捕捉他们之间的通讯。”林凡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这或许是个突破口,但也可能是更深的陷阱。”
随着时间推移,夜幕缓缓降临。营地里燃起了篝火,星星点点的火光在黑暗中连成一片,如同嗜血野兽睁开的眼睛,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而晨曦站内,只有零星几点微弱的光亮,在庞大的黑暗包围下,显得格外渺小与无助,仿佛随时会被黑暗吞噬。
艾莉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将初步绘制完成的布防图与观测总结展示给林凡,声音冰冷而客观:“强行突破,成功率低于百分之五;迂回潜入,不确定性太高,而且无法保证‘铁堡垒’能安全抵达接应点。”她的结论,像一把冰冷的刀,刺破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映照着窗外残酷的现实。
林凡沉默地盯着屏幕上那张如同死亡棋局般的布防图。敌我力量悬殊,对方的棋盘上车马炮俱全,而他们,似乎只剩下一颗过了河的、孤零零的卒子,以及一辆如果直接参与搏杀,损失将不可估量的“铁堡垒”。
他靠在椅背上,左臂的伤口在寂静中隐隐作痛,每一次搏动都在提醒着他之前的厮杀。外骨骼的能源显示还剩下75%,每一次细微的调整、每一次传感器全开,都在消耗着宝贵的储备。他们携带的食物与水,在这种高强度的潜伏监视下,消耗速度也远超预期。
“我们等不了太久。”林凡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刀,“晨曦站等不了,我们的物资也等不了。必须找到那个‘裂隙’。”
这个“裂隙”,或许是“剥皮者”防守的疏忽,或许是他们内部矛盾的爆发,也可能……就藏在那些行为异常的“齿轮”成员身上。他们像棋盘上突兀出现的、规则不明的棋子,既是潜在的威胁,也可能藏着打破僵局的希望。
“夜色渐深,峡谷的风声如同亡灵的哀叹,在空旷的天地间永无止息地回荡。“铁堡垒”内部,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两人平稳却紧绷的呼吸声。对峙的棋盘已然铺开,下一步棋该如何落下,不仅需要极致的耐心,或许还需要……一丝命运的青睐。他们就像潜伏在阴影中的猎手,紧盯着猎物,等待着那个转瞬即逝、能决定生死的破绽瞬间。
喜欢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