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一早,马骥刚睡醒,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还有士兵走路的“咚咚”声。他揉着眼睛出门,看到学宫的人都在整理衣冠,一个穿青色官服的小吏正到处喊:“快收拾好!大王今天要来学宫问道!”
“大王?”马骥愣了愣,心想这可是大事,赶紧躲回住处,想装没人在家——他可不想跟国王打交道,万一说错话,掉脑袋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他刚躲进屋里,门就被敲响了,外面传来学宫丞的声音:“马先生!快开门!大王要见你!”
马骥心里咯噔一下,打开门,苦着脸说:“大人,我就是个采风的,不懂治国,大王见我干嘛?”
“谁让你‘马氏奇谈’的名声传出去了!”学宫丞拉着他就走,“有人跟大王说你思想清奇,大王好奇,特意要见你!快走,别让大王等急了!”
马骥被他拉着,心里骂了一万句“mmp”,只能硬着头皮往正殿走。正殿外站满了士兵,殿内更是庄严肃穆,齐王坐在上位的宝座上,穿件绣着龙纹的长袍,手里拿着玉圭,眼神威严。两侧站着各派的学术泰斗,儒家的荀先生、法家的李先生、道家的庄先生,都穿着正式的衣服,表情严肃。
马骥跟着学宫丞走进殿,赶紧跪下磕头:“草民马骥,拜见大王!”
“起来吧。”齐王的声音很平和,“寡人听说你常有惊人之语,今天正好问问你,怎么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马骥站起来,手心全是汗,脑子里一片空白——治国?他就看过几本历史书,连小区物业都没管过,怎么知道治国?总不能跟齐王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吧?
他深吸一口气,死马当活马医,把现代管理学的词用古语包装了一下,开口说:“回大王,草民觉得,治国首先得‘定目标’!比如想让老百姓多赚钱,就得说清楚一年要多收多少粮食、多织多少布,让当官的知道该干什么。”
齐王微微点头:“继续说。”
马骥胆子大了点,又说:“然后得‘修路子、挖水渠’!路修好了,粮食、布帛才能运出去卖;水渠挖好了,庄稼才能长得好,老百姓才能有饭吃。这叫‘固本培元’,把基础打牢。”
他还想起现代的“科技创新”,又补充:“还要鼓励大家改进农具、琢磨新法子!比如有人能把犁做的更省力,有人能把炼铁的技术变好,就赏他粮食、赏他爵位,这样大家才会愿意动脑筋,国家才会越来越强。”
最后,他又加了句现代的“绩效考核”:“还得定期查当官的有没有完成目标!要是完成了,就升他的官;要是没完成,就罚他俸禄,这样当官的才不敢偷懒,法令才能执行下去。”
他一口气说完,低着头,不敢看齐王的表情。殿内一片寂静,两侧的学者们都皱着眉,互相使眼色——马骥说的这些,既不是儒家的“仁政”,也不是法家的“严刑峻法”,更不是道家的“无为”,全是些“定目标”“查考核”的新词,听起来很实用,却又有点太“功利”了。
过了好一会儿,齐王才开口,手指轻轻敲着宝座的扶手:“你说的‘定目标’‘固本培元’‘查考核’,虽然话说得奇怪,却好像说到了点子上。治国就是要实在,不能光说不做。你说得不错。”
马骥愣了愣,没想到齐王居然夸他了,赶紧磕头:“大王过奖了,草民就是瞎说说!”
齐王笑了笑,没再问他,转而跟荀先生讨论起“仁政”来。马骥站在旁边,松了口气,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总算蒙混过关了!
他偷偷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刚才在他说“治国”的时候,轻轻震颤着,像是在吸收殿内“权力”和“智慧”碰撞的能量,温度比平时高一点,却很稳定。
后来他才知道,齐王其实是看中了他说的“定目标”“查考核”,这些能帮齐王加强对官员的控制,跟法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只不过马骥用了更“新鲜”的说法,让齐王觉得很有意思。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