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过后,族里人反而更团结了。子衍说,要铸一件大鼎,献给王室,证明家族的实力,也让那些排挤他们的贵族看看——他们家族还没垮!
消息一传开,工匠们都干劲十足,日夜赶工。老工匠带着人重新做陶范,把烧黑的陶范清理干净,又新做了几块鼎范,每一块都做得格外精细,纹饰刻得比以前更漂亮;负责熔炼的工匠也没闲着,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烧炉,调试铜、锡、铅的比例,虽然还是“凭感觉”,但比以前更用心了。
马骥也被安排了任务——给熔炉递木炭。子衍说他靠近炉火时挂坠会发热,能“神佑”熔炉,让铜水温度刚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马骥觉得这是子衍的借口,说白了就是让他“打打杂”,但他也没反驳,毕竟能帮上忙就行。
他抱着木炭筐,战战兢兢地站在熔炉边,每次递木炭都数着数:“1、2、3……不能多,不能少,不然温度就错了。”负责熔炼的工匠嫌他慢,催他:“灵人快点!磨磨蹭蹭的,炉温都降了!”
马骥赶紧加快速度,可手一抖,木炭掉了一块在地上,他赶紧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再递进去。老工匠看了,没好气道:“掉地上的木炭别用了,有灰,会影响铜水质量!”
马骥脸一红,赶紧把掉在地上的木炭扔了,心里想:不就是块木炭吗?至于这么讲究?可他也不敢说,只能乖乖照做——在铸鼎这件事上,老工匠说的都是“圣旨”。
终于到了浇注的日子。这天早上,天还没亮,工匠们就都起来了,把熔炉烧得通红,铜料在里面融化,变成金闪闪的铜水,冒着热气,看着就吓人。马骥站在老远,都觉得脸发烫,不敢靠近。
“准备浇注!”老工匠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
两个年轻工匠抬着坩埚,小心翼翼地把铜水倒进巨大的陶范里。铜水像一条金色的河流,缓缓流入陶范,没有像以前那样“滋滋”冒水汽,也没有炸范,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出一点错。
马骥也紧张得手心冒汗,眼睛死死盯着陶范,心里默念:千万别坏!千万别坏!要是坏了,子衍肯定又要愁了!
铜水浇注完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要等铜水冷却,才能敲开陶范。这期间,没人敢离开,都守在旁边,马骥来回踱步,时不时就问子衍:“会不会坏啊?铜水会不会漏啊?”
子衍被他问得烦了,没好气道:“别问了!老工匠说了,这次的范烤得干,铜水温度也刚好,不会坏的!你再问,我就把你扔进熔炉里!”
马骥赶紧闭上嘴,不敢再问——他可不想变成“铜水”。
终于,到了敲范的日子。老工匠拿着锤子,手有点抖,深吸一口气,对准陶范的缝隙,轻轻敲了下去。“咔嚓”一声,陶范裂开了一道缝,老工匠继续敲,陶范一片片掉下来,露出里面的青铜鼎——鼎身光滑得很,没有一点气孔,纹饰清晰,泛着暗金色的光芒,漂亮得让人挪不开眼!
“成了!成功了!”工匠们瞬间爆发出欢呼声,有人激动得抱在一起,有人甚至哭了——这鼎,凝聚了他们太多的心血!
马骥也激动得跳起来,差点蹦到鼎上:“成功了!我就知道会成功!”
子衍走过去,抚摸着鼎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真正的笑容,他转过身,拍了拍马骥的肩——这次用的力气有点大,差点把马骥拍倒:“好!好!马奇,这次你立了功!等把鼎献给王室,我一定好好赏你!”
马骥站稳身子,摸着胸口的挂坠——挂坠变得异常灼热,像是在疯狂吸收着鼎的“能量”,暖暖的,很舒服。马骥心里想:终于成功了!这鼎,不仅是工匠们的心血,也是他在商朝的“成果”,值得骄傲!
工匠们围着鼎,兴奋地讨论着要在鼎上刻什么铭文——要刻上子衍家族的名字,刻上铸鼎的缘由,还要刻上“天降灵人相助”,让所有人都知道,子衍家族有“灵人”帮忙!
马骥听着,心里有点小得意——没想到,他这个“现代异类”,还能在商朝的青铜鼎上留下“痕迹”,也算没白来一趟!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