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联盟的旗帜在桑比国光伏电站上空飘扬时,高小凤正与高小琴视频通话——屏幕那头,高小琴刚结束与东南亚、拉美十国代表的线上会议,桌上摊着厚厚的“世界经济发展通道”规划图。“A国还在搞‘小院高墙’,我们就搭建一条‘共赢走廊’,把困难国家都拉进来。”高小凤看着妹妹眼里的光,当即拍板:“就以香港基金为枢纽,联动联盟在全球的资源,把这条通道建成‘造血式’的发展动脉,而不是简单的援助。”
彼时,全球已有23个国家因A国的贸易封锁、技术壁垒陷入发展困境:东南亚的缅国缺乏农业灌溉技术,粮食产量连年下滑;拉美的厄国坐拥锂矿却无开采能力,资源只能烂在地下;非洲的布国因缺电,全国仅30%人口能用上稳定电力;东欧的塞国则因物流通道受阻,工业产品堆积如山。这些国家曾多次寻求A国援助,却要么被附加政治条件,要么被索要资源抵押,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高小琴按照姐姐的思路,迅速制定“世界经济发展通道”三大核心举措:一是“技术造血通道”,由联盟筛选光伏、氢能、智能农业等成熟技术,在困难国家建立“技术示范基地”,缅国的光伏灌溉基地、布国的储能电站、塞国的智能物流枢纽均纳入首批名单,技术人员由联盟与非洲、印太协作联盟成员国共同派遣,免费提供培训;二是“资源循环通道”,协调厄国等资源国与中国、欧盟的制造业企业对接,厄国以优惠价供应锂矿,联盟则组织企业投资建设锂矿加工厂,让厄国从“卖原料”升级为“产成品”,同时用加工收益反哺国内基建;三是“贸易保障通道”,依托香港基金建立“跨境贸易结算中心”,规避A国主导的货币清算体系,为缅国的粮食、塞国的工业品提供保底收购,确保困难国家的出口收益稳定。
方案落地当天,高小琴便带着团队飞赴缅国——在缅国中部的干旱区,联盟捐赠的200套光伏提水设备迅速安装到位,中国农业专家手把手教当地农民调试设备,原本龟裂的农田很快重现绿意。三个月后,缅国的稻谷产量同比增长35%,多余的粮食通过“贸易保障通道”销往东南亚,为缅国换回了急需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厄国的锂矿加工厂破土动工,中国电池企业不仅带来了开采技术,还承诺培训500名厄国技术工人,投产后厄国的锂矿附加值将提升8倍,每年能为国家增加2亿美元财政收入。
布国的改变则更为直观——联盟援建的150兆瓦储能电站建成前,布国每天停电超过8小时,医院的手术只能靠发电机维持;电站投产后,首都及周边城市实现24小时供电,布国总统在电站竣工仪式上动情地说:“A国的援助要我们抵押港口,联盟的帮助却让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力心脏’,这才是真正的伙伴。”塞国的智能物流枢纽也发挥了大作用,联盟提供的无人配送车、跨境货运调度系统,让塞国的工业产品通过波兰、匈牙利的通道快速运往欧盟,积压的订单在两个月内全部交付,工厂重新开工,失业率下降12%。
这些变化很快引发连锁反应——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非洲乍国、拉美玻国、东欧波黑国纷纷申请加入“世界经济发展通道”,高小琴团队不得不将“技术示范基地”扩展至50个,香港基金的跨境结算规模半年内突破300亿美元。更意外的是,欧盟的一些中小企业也主动联系高小琴,希望通过通道与厄国、布国合作,“联盟的通道没有政治附加条件,比A国的‘友岸外包’更靠谱。”一位德国汽车零部件商的话,道出了不少企业的心声。
消息传到A国,白宫紧急召开“应对联盟经济通道”会议,却拿不出有效对策——若制裁参与通道的国家,会进一步失去资源供应;若阻止本国企业合作,又会引发国内商界不满。最终,A国只能象征性地将部分联盟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却发现这些企业早已通过通道在困难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制裁根本无法奏效。一位财政部官员无奈承认:“联盟的通道把困难国家变成了‘发展共同体’,我们的封锁政策,正在被这种‘造血式合作’彻底瓦解。”
高小凤在非洲联盟总部收到高小琴发来的视频——视频里,厄国的锂矿加工厂工人正在组装电池外壳,布国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缅国的农民对着镜头展示丰收的稻谷。高小凤笑着给妹妹回复:“这条通道不是我们给的,是困难国家自己挣来的,因为他们选择了合作,而不是依附。”高小琴很快回传了一张照片:“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的标识在香港结算中心亮起,23个困难国家的国旗围绕着标识排列,配文写道:“路通了,希望就来了。”
夕阳下,非洲联盟总部的广场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围着光伏模型奔跑,高小凤知道,“中国方案”早已不是一个概念——它是缅国农田里的光伏水,是厄国工厂里的锂矿机,是布国夜晚的灯光,是塞国运输线上的货车。A国的霸权或许还会在局部制造麻烦,但当“技术造血”“资源循环”“贸易保障”的通道越建越宽,当越来越多困难国家靠自己的双手摆脱困境,霸权主义终将失去生存的土壤。而这条由协作与共赢铺就的发展通道,终将延伸至全球每一个需要希望的角落。
喜欢凤鸣重生: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凤鸣重生:胜天半子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