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的突破性报告,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SJoc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各国高层之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信息被严格控制在最高决策圈和核心科学家范围内,但即便如此,观点的激烈碰撞也几乎要撕裂临时搭建起来的合作框架。
主张“激进接触”的一派,主要以顶尖物理学家和部分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为首。他们的理由充分而诱人:
“这是我们理解‘观测者’文明,乃至理解宇宙本质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位德高望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加密视频会议上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仿佛能透过屏幕抓住那幽蓝的星门,“罗刹获得的‘接口’和‘指南’,是通往全新知识殿堂的钥匙!‘基础能量引导’?这或许能让我们窥见能量本质的奥秘!我们不能因为恐惧而裹足不前!”
“战略上,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另一位大国代表声音沉稳,但话语中的锋芒毕露,“星门已经在那里了,是福是祸,不会因为我们视而不见就改变。既然我们拥有了唯一的‘钥匙’,就必须尽快弄清楚这扇门后面是什么。是新的家园?是无限的能源?还是……潜在的威胁?未知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我们必须将其转化为机遇。”
而主张“极端谨慎”甚至“永久封存”的一派,力量同样强大,主要由安全顾问、军事战略家和生物保守派科学家组成。他们的担忧现实而沉重: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能随手铸造星门、执行‘空间剥离’的文明!其技术代差可能如同人类与蚂蚁!”一位身着戎装的安全官员面色冷峻,“罗刹获得的所谓‘低阶权限’,焉知不是对方故意开放的诱饵?‘湮灭协议’的警告绝非儿戏!一次错误的能量引导尝试,可能导致整个太阳系的灾难!”
“我们连门后的基本物理规律都一无所知。”生物学家补充道,“贸然开启,可能引入无法想象的生态灾难、维度污染,甚至是意识层面的侵蚀。这比潘多拉魔盒更危险,我们承担不起打开的后果。”
“星海”的立场变得微妙而关键。苏晓在SJoc协调中心的会议室里,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她必须代表“星海”,在激流中寻找平衡。
“罗刹是唯一的接触者,他的安全和意志必须放在首位。”苏晓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面对一众位高权重者,毫不退缩,“任何接触尝试,必须基于他的能力和意愿。我们不能将他,也不能将人类文明,作为一场鲁莽赌博的筹码。”
她巧妙地引导着讨论方向:“在考虑任何‘开门’行动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充分利用罗刹新获得的【环境感知扩展】能力?对星门结构、其安全力场范围、能量流动模式进行更深入的、非侵入性的测绘?同时,尝试用【状态查询】获取更多关于‘导航坐标’、‘能量储备来源’等关键信息?知己知彼,方能做出最稳妥的决策。”
苏晓的务实建议得到了许多中间派的支持。最终,经过长达数十小时的激烈辩论和幕后磋商,SJoc达成了阶段性共识:
第一阶段:深度感知与信息收集。授权罗刹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使用【状态查询】和【环境感知扩展】能力,构建星门及其周边空间的超高精度模型,并尽可能挖掘“接口说明”中隐含的一切信息。所有探测数据全球共享。
第二阶段:模拟与推演。集中全球计算资源,基于罗刹收集的新数据,对星门内部可能的空间结构、能量传导模式,以及尝试“基础能量引导”可能引发的各种后果,进行海量模拟推演。
第三阶段:接触论证。在前两个阶段取得充分成果后,再就是否、以及如何进行初步的能量接触实验进行投票表决。
任何行动,必须获得SJoc常任理事国(即拥有否决权的几个主要大国)一致同意,并需得到罗刹本人的确认。
决议传回“星海”总部,罗刹看着那份冗长而谨慎的文件,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他理解高层的谨慎,这庞大的决策机器能够以这样的效率运转,已经堪称奇迹。但他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束缚,仿佛被无数根线牵引着的木偶。
“你怎么想?”韩先生的声音从内部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们是对的,谨慎是必要的。”罗刹缓缓道,“但我能感觉到,星门……或者说它背后的‘协议’,并非充满恶意。它是一种冰冷的、按规则运行的工具。危险来自于我们的无知,而非工具本身。”
他顿了顿,目光透过观察窗,仿佛再次“看”向了那片遥远的幽蓝:“我会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但韩先生,我有一种预感……”
“什么预感?”
“星门的‘待命’状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罗刹的声音低沉下来,“‘观测者’建造它,总有目的。也许……它在等待的,不只是我们的‘坐标’。”
就在这时,罗刹意识中的星光烙印,再次传来一阵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波动。这一次,不再是“低语”或信息流,更像是一种……遥远的共鸣?仿佛在无尽的深空彼岸,有什么东西,与这座星门,或者说与他身上的烙印,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呼应。
波动消失得极快,快到罗刹几乎以为是精神透支产生的幻觉。
但他知道,不是。
阈限之光已然亮起,而门的彼端,似乎也并非完全的沉寂。
喜欢开局被分手,我继承了大富翁游戏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开局被分手,我继承了大富翁游戏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