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堂屋的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卫国从镇上回来,心里揣着事,脸上却看不出太多波澜。大哥李建国正坐在门槛上,就着光亮笨拙地修补着一只旧箩筐,粗壮的手指与纤细的篾条较着劲。
“哥,别弄了。”李卫国走过去,挨着他坐下,从怀里摸出那包舍不得抽的“大前门”,递了一支过去。
李建国愣了一下,放下手里的活计,接过烟,有些疑惑地看着弟弟。这烟金贵,平时卫国自己也舍不得抽。
李卫国划着火柴,先给大哥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支,深吸了一口,让那辛辣的烟气在肺里转了个圈,才缓缓开口:“哥,我前两天去镇上,托赵经理打听了个事。”
“啥事?”李建国吐出一口烟,眉头微蹙,心里有些打鼓。弟弟现在主意大,做的事常常出人意料。
“给你寻摸了个工作。”李卫国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
李建国夹着烟的手顿住了,眼睛猛地睁大,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像是被烟呛住了,又像是极度震惊下说不出话。他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挤出几个字:“工……工作?啥工作?”
“县里的红旗钢铁厂,机修车间,学徒工。”李卫国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我跟赵经理,还有厂里的领导都说了你的情况。那边……基本算是点头了。估计就这几天,录取通知就能下来。”
“红……红旗钢铁厂?!”李建国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那是县里最大的国营厂之一,是无数农村青年做梦都不敢想的地方!他猛地站起身,由于动作太急,差点带倒身后的箩筐。“学徒工……我……我能行吗?我都没摸过机器……”
“力气你有,肯学肯干就行。”李卫国拉着他重新坐下,目光沉稳地看着大哥激动得有些发红的脸,“头一年工资不高,十八块,但厂里管住,食堂吃饭也便宜。关键是,那是正经八百的铁饭碗,学门技术,比咱一辈子土里刨食强。”
李建国听着,胸膛剧烈起伏,拿着烟的手微微发抖。十八块!还包住!他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挣的工分折合成钱,也未必能剩下这么多!更重要的是,那是工人!是吃国家粮的!这身份的转变,对他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来说,冲击太大了。
“卫国……这……这得花多少钱?找了多少关系?”狂喜之后,李建国猛地想起现实问题,脸上露出担忧和不安。他知道,这样的机会,绝不是平白无故就能落在他头上的。
“哥,这些你不用操心。”李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你弟弟我现在有这能力,就得为家里打算。你去了厂里,好好干,别让人说闲话,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
这时,在灶房忙活的王桂芬和张彩霞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听到李建国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地复述了这个消息,王桂芬手里的抹布“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一把抓住李卫国的手:“卫国,我的儿!你说的是真的?你哥……你哥真能当工人了?”
“娘,真的。通知就这几天到。”李卫国扶着激动不已的母亲。
张彩霞也喜得不知如何是好,看着自己丈夫,又看看小叔子,眼里满是感激和光彩。连在里屋看书的李小红都跑了出来,听到这个消息,小脸上也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李厚朴不知何时也站到了堂屋门口,依旧沉默着,但那双常年浑浊的眼睛里,此刻却像是被投进了火种,亮得惊人。他看着小儿子,什么也没问,只是重重地“嗯”了一声,那一声里,包含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是欣慰,是骄傲,也是对这个家未来的无限期盼。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在小小的李家沟传开了。李建国要去县里钢铁厂当工人的事,成了村里最爆炸的新闻。羡慕、恭喜、难以置信的目光纷纷投向李家。李建国走在村里,腰杆挺得前所未有的直,连带着张彩霞出门,都觉得脸上格外有光。
家里开始为李建国进城做准备。王桂芬翻出最好的棉花,连夜赶制厚实的被褥;张彩霞将李建国几件半新的衣服洗了又洗,叠得整整齐齐。
而李卫国,在安排好了大哥的前程后,心里那关于在镇上购置房产的计划,也变得更加清晰和紧迫。哥哥需要一个更稳定的家,妹妹需要一个更好的求学环境,而这个家,需要一个在城镇扎根的根基。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李家的命运之轮,正在李卫国的谋划下,轰然转向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方向。一切,只待那纸通知正式到来,便可扬帆起航。
喜欢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